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镧钨电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镧钨电极

镧钨电极,是欧洲国家在八十年代推出的企望替代钍钨产品的改良品种,一经推出,以其优良的焊接性能在国际焊接界倍受关注并非常流行,尤其受到欧洲焊接学院派的追捧。

来源

镧钨电极是欧洲国家在八十年代推出的企望替代钍钨产品的改良品种,一经推出,以其优良的焊接性能在国际焊接界倍受关注并非常流行,尤其受到欧洲焊接学院派的追捧,因为这个原因,镧钨电极的出口量仅次于钍钨,而在国内市场认知度并不高。其特点是导电性能最接近2%钍钨电极,耐用电流高而烧损率最小。[1]

含量

最常见的镧钨电极含有百分之二氧化镧(La203),被称为氧化镧。在欧洲和日本,镧钨电极在大部分应用中一直是最常用来替代钍钨电极。有含氧化镧2%,氧化镧1.5%和氧化镧1%等三种。三氧化镧具有最低的电子逸出功,起弧最容易,尖端温度最低,这样有助于阻止晶粒长大,提升使用寿命。通过测试含镧2%的镧钨电极表明:如果无过载电流,寿命比钍钨更长,在大多数使用中起弧更易。

特点

尤其擅长(a)防止热冲击,(b)短周期焊接中重复点火的情况下,焊接良好(c)避免污染。在焊接管道时,焊工对这种镧钨电极尤其满意。因为使用寿命长减少停机时间。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也需要1.5%氧化镧的镧钨电极,低电流下容易起弧而且能稳定低电流下的电弧。钨电极中的镧是一种稀土,而且没有放射性。这种镧钨电极主要用于直流焊,在交流焊接时也会有不错的效果。含氧化镧1.0%的镧钨电极与铈钨电极是同时出现在市场上的。[2]

优点

含量为1.5%(与含量2.0%有区别)的钨镧电极具有最接近2.0%钨钍电极所表现出来的导电性能,因此,焊接人员可以轻松的更换电极,而不用更换设备的参数。

在1998年有一个很著名的现场试验,就是将2.0%钍钨电极,2.0%铈钨电极和1.5%镧钨电极分别在70安和150安电流,300伏直流电环境下进行焊接任务,结果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1.5%镧钨电极都表现出了其卓越的焊接性能,同时还体现了它的烧伤率小的特点。镧钨电极也适用于交流电焊接任务,而且性能卓越。

制备方法

镧钨电极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主要用于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和PLASMA(等离子)技术领域,进行金属的焊接、切割、喷涂、熔炼的一种钨电极的制造方法。

(1)采用醋酸镧与包括APT、WO3和W粉的固体原料加水制成的料浆混合均匀,制备镧钨包覆粉;

(2)镧钨包覆粉中镧盐的分解过程是在氢气气氛中与还原过程同步进行,一次还原温度控制在600~700℃,时间为2~3小时,二次还原温度控制在800-970℃,过程中氢气流量为0.5-2.0m3/h。

包装要求

10只/塑料盒,长度是150mm或175mm,1000只每纸箱。

产量

全世界每年钨电极的总消耗量以达到1600t,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仍在增长。中国钨电极的年总产量约占全世界钨电极产量的3/4。中国钨电极的年产量一直稳步增长,而且从2005年起产量出现大幅增长,在2009年达到1200t。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