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
图片来自edigest

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英语:Long Term Housing Strategy Steering Committee)简称长策会,于2012年成立,现已解散[1],为当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个负责检讨香港房屋长远发展及相关政策,同时进行相关监督及引导事务的委员会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局长

组织介绍

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会员包括18名人员:

历史

2012年,香港特区政府即将重新启动冻结了14年的长远房屋策略检讨[2][3],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成立。同年9月5日,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举行了初步会议。同年9月13日,香港政府公布了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会员名单。运输及房屋局发言人表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上任前的《梁振英政纲》中表明,是会制订长远房屋策略,故此香港政府已经成立两级职级的组织架构,包括由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主持的一个涵盖不同界别人士的督导委员会(即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总览香港长远策略的各个环节及措施,并且提供意见。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下则成立跨部门小组,成员包括了决策局及其他一切相关的香港政府部门。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将会检视香港社会不断转变的房屋需要和缓急次序,并且建议措施予以应对[4]。同年10月15日,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将会召开首次会议[5]。香港政府在会议上同意修改委员会的职业权力范围,在研究房屋需求外,亦增加了供应字词,同时又同意向委员会提供香港土地供应的资料[6]。主席张炳良于会议后表示,会议讨论到委员会的职业权力范围和未来方向,及检视了房屋资料的分析。长远房屋政策以10年为目标,未来将会召开8次会议,期间将会需要不时检讨,令到各项指标更为切合实际情况。

2012年11月17日早上,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召开闭门简报会议,议题针对房屋土地供应问题及进展等。

2013年1月5日,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举行简介会,介绍对上一次、即15年前制定的房屋需求评估模式,以及介绍香港经济香港人口的状况及未来增长推算[7];由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规划署署长凌嘉勤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丽房屋署官员。

2013年1月10日,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召开第3次会议,委员分组讨论香港公屋轮候册数字,以及不同群组需要。以分组方式,讨论公屋政策问题,包括现行政策、非长者单身人士的配额计分制等。另一小组则讨论特定群组,包括长者、35岁以上单身人士、环境恶劣居所居住者、年青人及首次置业人士住屋需求和受助的纾缓次序。有委员不认为需要以年龄界定资助置业,故此无倾向优先协助25至39岁群组家庭置业;部分委员表现关注有年青人藉著父母代为支付首期及供款置业,而非属于最需要资助的类别。亦有委员继续对长远恢复推出资助置业贷款有所保留,恐怕会刺激到楼价飚升。此外,委员会亦讨论了属于环境恶劣居所的㓥房。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于会议后表示,香港政府将会委托机构研究㓥房状况,包括推算数目及涉及人士等,从而提供稳定及可靠的基础以帮助作出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结论。

2013年2月2日早上,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不同组群对于公共房屋的需求及优先次序,包含讨论如何帮助30岁以上的非长者尽快获得配额,包括考虑调较配额计分制及公屋富户政策等;亦讨论了配额及计分制、富户政策、公共屋邨宽敞户政策、纾缓挤迫户的住屋安排、重建高楼龄公共屋邨及打击滥用公屋的措施等[8]。有委员提出为申请居屋等资助房屋设订入息下限,亦有委员提出在处理非长者单身人士的公屋申请时,优先处理年纪比较大或者居住环境恶劣的人士的个案。

2013年2月21日,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不同群组的住屋需求及讨论如何推算将来的房屋需求,当中将会考虑到住户数目的净增长、受到重建影响的住户及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重置问题等因素。

参考文献

  1. 《香港01》【拆局】长策目标渐行渐远 建屋承诺变空谈 王坤:政府早有预谋
  2. 政府即将重启冻结14年长远房屋策略检讨
  3. 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名单公布
  4. 长远房屋督导会公布名单 《东方日报》 2012年9月14日
  5. 长远房策委员会今首次开会《明报》 2012年10月15日
  6. 长策会或“扩权”谈土地供应 《明报》 2012年10月16日
  7. 长策会推算未来楼宇需求 八万双非儿或来港争屋 《星岛日报》 2013年1月6日
  8. 长远房策委员会今开会 《明报》 201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