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乐镇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西部,地接东阳诸暨,37省道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214.4平方千米(2017年),辖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2128人(2017年),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嵊州市域副中心,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百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乡镇,也是省136个中心镇之一。2019年10月,长乐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1]

中文名称: 长乐镇

外文名称: Chang Le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浙江绍兴市嵊州市

电话区号: 0575

地理位置: 嵊州市西部

面 积: 214.4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62128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浙DE

历史沿革

长乐系古人取自“知足常乐”之义,因“长”与“常”同音,故取名长乐。1949年6月建立长乐区,下辖开元、太平、石砩、剡源、辅仁、安国、贵门乡和长乐镇。1950年1月增设继锦乡,划出安国、贵门乡归属新建的南山区。同年6月,7个乡(镇)划分为11个乡、1个镇。1955年长乐镇改为县属镇。1956年继锦乡和方口乡的罗村划属甘霖区的白鹤乡,方口乡的小溪环、西朱村划属南山区平山乡,其余行政区域调整合并为长乐镇、大昆乡、开元乡、通源乡、太平乡、石璜乡。1958年初,绿溪乡从南山区划回。同年10月,以区建立人民公社,7个乡镇划分为8个管理区(增设剡源管理区)。1959年7月,长乐改为县直属镇。1961年10月,撤销大公社,恢复区建制,辖1个镇,8个人民公社(开元管理区分为开元、方口2个人民公社)。1964年11月,长乐镇改设长乐人民公社,归属长乐区。1965年2月,区机构撤销。1973年、1981年1月分别重建区委、区公所。1983年10月实行政社分设,改设为8个乡、1个镇。同年12月,石璜区建立,长乐区的石璜、通源乡划归石璜区管辖。1986年9月,开元乡改为开元镇。1992年5月,太平、大昆、方口3个乡并入长乐镇,剡源乡并入开元镇。2001年12月,长乐镇、开元镇、绿溪乡合并为长乐镇。

工业经济

基本形成了以电机电器为主导,服装、水带、绢丝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产业格局。全镇现有大小电机电器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达32多亿元,是华东地区电机电器集散地。先后开发和引进纳米树脂材料、一次性镇痛医疗器、环保电瓶车、金属网板等新项目的生产线,成为长乐镇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加快工业区建设,构筑企业发展的新平台。到2003年底,区规划占地面积3300亩,总投资额达4.26亿元,入园企业71家,项目92只,为长乐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

农业

按照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三化”要求,长乐镇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茶叶、香榧、养殖、花卉”四大标准化产业,引进名、特、新品种,构成了以名优水果、蔬菜、茶叶为主的十条产业带。建立了万亩香榧和苗木花卉基地,三千亩有机茶叶、高山蔬菜和名优水果基地,千亩青虾养殖基地,雀桥白茶、山背有机茶,尤家村、砩前村冷水茭白,孔村高山蔬菜、青虾养殖等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农民致富聚宝盆。品牌战略逐渐打响,“健魄”牌茶叶、“剡源”牌青虾等优质农产品在省内外名声鹊起。

城镇建设

以高规划为起点,加速打造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坚持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以东接开元、西联太平、辐射绿溪的城市发展框架,合理布局行政区、住宅区、商贸区、加快路网硬化、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发展目标

长乐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区域重镇、生态大镇”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一个规范、透明、高效、实干的服务型政府,不断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长乐发展

社会事协调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完善教育设施。经撤并后,全镇拥有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三所,中心小学三所,完小三所,已被列为浙江省教育强镇。开展双清双整治活动。投入三百万元新建尤家村垃圾填埋场,新建或改建了水冲式共厕、封闭式垃圾房、收集桶等环卫配套设施,整治环境卫生,保洁区面积从1.3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实施农村改水工程,逐步实现“长开太”建成区供水一体化工程,投入152万元彻底解决了沃基、太平等16个村饮水问题。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社区、农村医疗条件和设施,启用长乐人民医院新大楼,缓解了农村因病致贫和看病难问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开展下村上门免费体检活动,保持低生优育良好势头,实现计生工作网络化管理,被绍兴市命名为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实施康庄民心工程,投资1500万元改善了35个行政村老百姓的出路,累计改造路基54.26公里、硬化路面34.7公里。开展了社会救助事业,对“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供养,院内供养人数达到40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社会稳定,2003-2004年被评为绍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文化建设 文明遐迩长乐文化底蕴深厚,自古有结社吟咏之文风,先后成立了闻名遐迩的长乐农民乐团剡西诗社剡西书画社越剧联谊会和地方文化研究会等群众性文艺社团,绍兴市首个镇级文联先后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等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和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又被评为“绍兴市首批文化示范镇”。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全面打造长乐特色的文化名镇与电机强镇,长乐镇于2005年9月15日至16日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活动,农民乐团演奏《太平盛世》奏响了新乐章,剡西诗社谱写了新诗篇,越剧联谊会唱响了富民曲,剡西书画社书画展和现场书法表演描绘了新景象,音乐舞蹈协会主动参与文艺演出走向了新舞台,地方文化研究会编制的《浙江名镇话长乐》开拓了新局面。与此同时,相继举办了长乐之夜团拜会、新春书画展览、元宵越剧演唱会、上南庄村农民文化节、沃基村小学校园歌手大奖赛、特色文化大会串、送戏下乡、“三学一创”等活动,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集镇建设 日新月异长乐镇以小城镇综合改革为契机,大力实施以“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功能配套、辐射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逐年提高,现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2.7万,规划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8.2万。合理布局了行政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中心初具雏形,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全面提速,金融服务、电力设施、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取得长足发展,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为今后更快更好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长乐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视频

千年古镇长乐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