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春镇行政区域面积20323公顷,常住人口41943人 。[1]

中文名称: 长春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长春镇

面 积: 20323公顷

人 口: 41943人(2017年)

历史沿革

1949年设长春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

概况

霞浦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沿海,东冲半岛北部。辖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长春村。名胜古迹有法华寺、大京古城堡、传胪城堡城墙。

沿革

1949年设长春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1996年,辖洪江、渔洋翷、秋竹岗、长门、武曲、传胪、长春、武岐、文岐、埕坞、长溪、法华、赤沙、里城、外城、加竹、闾峡、蜘蛛网、斗米、积石、亭下溪、下洋城、渔家地、大京、小京、祖厝等27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921101:~201 220洪江村 ~202 220渔洋里村 ~203 220渔洋垾村 ~204 220秋竹岗村 ~205 220长门村 ~206 220武曲村 ~207 121长春村 ~208 220传胪村 ~209 220祖厝村 ~210 220长溪村 ~211 220文岐村 ~212 220武岐村 ~213 220埕坞村 ~214 220大京村 ~215 220斗米村 ~216 220蜘蛛网村 ~217 220闾峡村 ~218 220小京村 ~219 220法华村 ~220 220里城村 ~221 220外城村 ~222 220赤沙村 ~223 220加竹村 ~224 220亭下溪村 ~225 220下洋城村 ~226 220渔家地村 ~227 220积石村

气候环境

长春镇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外接东海,内畔东吾洋,省道沙吕线贯穿全境,镇所在地距县城40公里。境内为沿海丘陵地貌和低丘堆积平原,大部分山地海拔在400米以上,属现代冲击平原,长溪为唯一较大水系,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长春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长冬短,常年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素有“闽东夏威夷”美誉。极端最高温38.5℃,极端最低温度-3.4℃。年均无霜期260—300天,日照指数1860小时,年平均风速度2.2m/s,风向以东、东南为主,年均降雨量1350.6mm。

行政区划

长春镇机构设置设镇党委和镇政府两大机构。镇党委下设:组织、宣传、统战、纪检信访、共青团、妇联等;镇政府下设:党政办、计生办、综治办、社会事务办、村建办五大办公室和人民武装部,并设有司法、民政、科技、林业、经管、海管、农技、统计、企业、文化等站(办)业务部门。辖区内有洪江、渔洋里、渔洋垾、秋竹岗、长门、渔家地、武曲、祖厝、传胪、亭下溪、下洋城、积石、长春、武岐、文岐、长溪、埕坞、法华、里城、外城、赤沙、加竹、吕峡、大京、蜘蛛网、斗米、小京27个村委会,136个自然村,总人口59305人,劳动力总数27583人。

自然资源

境内山水、森林、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海岸线长84公里,浅海与滩涂面积15.6万亩,均居全县首位,全镇山地面积23.5万亩,耕地面积3.2万亩,森林面积11.3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

交通概况

县道沙吕线贯穿全境,沿县道分布有13个行政村,从镇所在地驱车40分钟可与同三高速路互通口对接。沿海域分布三个渔港码头,一个陆岛码头。水陆通达,交通十分便利。2008年第7号强热带风暴“海鸥”在经历海上1000多公里的长途奔袭之后,18日18时10分最终落脚在了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

经济发展

全镇山地面积23.5万亩,耕地面积3.2万亩,森林面积11.3万亩,养殖面积3.5万亩,粮播面积4万亩,总产量0.96万吨,年产各类水果843吨,茶叶19吨,?年创产值248万元,水产品总量37897万吨,创产值12509万元。东吾洋沿岸晚熟龙眼、荔枝带、大京优质茶园、吕峡西瓜基地、?长溪台湾青枣试验园区、文武垦区花卉培育中心等五大高优家业基地已渐成规模。长春镇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2000年曾荣获福建省十佳环保乡镇荣誉称号。拥有土井种猪场、里城“太阳犬”繁殖中心等三大畜牧业基地。现有大黄鱼、鲍鱼、南美白对虾等育苗室6家,在巩固海带、紫菜、虾、鲟、蟹、鳗等传统养殖项目的基础上近年来相继引进南美白对虾、太平洋牡蛎、鲍鲍鱼、弹涂鱼(跳鱼)、香鱼、二都蚶等高、优、名、特水产品种,形成立体综合养殖体系,养殖业已成为长春的支柱产业。全镇现有各类生产船只1994艘,年创产值4600万元,远洋捕捞获得了长足发展。拥有长春螺旋藻鳗钙有限公司、东吾洋海带加工厂等乡镇企业623家,年创产值1.49亿元。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全镇企业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

在新的世纪里,长春镇以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市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律建设为,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稳镇、科教兴镇、养殖强镇、工贸富镇、旅游活镇”战略,着力发展“四色产业”(绿色-高优农业、蓝色-养殖与捕捞业、金色-滨海旅游业、白色-能源产业),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战略,努力营造一个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局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视频

美丽的拜泉长春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