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生镇隶属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部,东邻乔梓乡,南靠桑柘镇,西接岩东乡,北连保家镇,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府驻地32千米,区域总面积57.41平方千米。

清代,长生镇一带分属岍山、乔梓2乡;2011年11月,由迁乔乡改为长生镇。截至2018年末,长生镇户籍人口为10231人。截至2020年6月,长生镇下辖3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水田场。

长生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红苕、土豆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山羊、牛、家禽为主;工业以个体加工业为主。2018年,长生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建置沿革

清代,分属岍山、乔梓2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迁乔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属第四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一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岍山乡并入。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第二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第二区改为第二指导区,迁桥乡仍属之。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改属第五指导区。

1950年5月,改属第五区。

1958年10月,迁桥乡改为迁桥区队。

1961年3月,迁桥区队改为迁乔公社。

1984年1月,迁乔公社改为迁乔乡。

2011年11月,迁乔乡撤乡设镇,改为长生镇。

行政区划

2011年,长生镇下辖有三合、龙汇、长生3个社区;下设26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长生镇下辖3个社区:长生社区、三合社区、龙汇社区,镇人民政府驻水田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生镇地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部,东邻乔梓乡,南靠桑柘镇,西接岩东乡,北连保家镇,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府驻地32千米, 区域总面积57.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生镇地处中低山丘陵槽坝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属丘陵和中高山地带,海拔500米-14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南部冬瓜岭岩口,海拔1480米;最低点位于北部何家屋基,海拔520米。

气候

长生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8℃,1月平均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8℃(2010年1月3日);7月平均气温24.6℃,极端最高气温39℃(2011年07月25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0℃,最大日较差18.6℃,生长期年平均300天,无霜期年平均285天,最长达320天,最短为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12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7月最多。

水文

长生镇境内主要河道有一级河纸厂沟、杨家沟2条,总长4千米;二级河干溪坝等3条,总长3千米。

土壤

土壤属山地泥沙类型,其它为石灰土、轻粘土。

自然灾害

长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泥石流,山洪等;山洪灾害年均发生1-2次,主要发生在5-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6月25日,涉及境内3个社区,受灾面积达75公顷。

自然资源

长生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萤石、方晶石,大理石等; 主要树种有松树、杉树、柏树、银杏、枫树、红椿、楠木等;经济林木主要以木漆、蚕桑、油桐、梨树、柑橘等为主;1000米以上植被属于原生次生林状态,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有纯天然食用菌和药材(天麻、白术、川芎、大脚菌、青杠菌等)。

人口

2011年,长生镇总人口1064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30人,城镇化率19.1%;另有流动人口261人。总人口中,男性6214人,占58.6%;女性4426人,占41.4%;以汉族为主,达4274人,占40.2%;另有苗族3847人,占30.5%;土家族2564人,占20.1%。2011年,长生镇人口出生率11.0‰,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长率3.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7.0人。

2017年末,长生镇常住人口为7985人。

截至2018年末,长生镇户籍人口为10231人。[3]

经济

综述

2009年,长生镇累计创造收入5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8元;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商业和劳务;种植业创造收入2500万元,占总收入48%,养殖业创造收入1500万元,占28%;农民务工收入500余万元,占10%;劳务和畜产品业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者合计占76%;种植业、劳务业和畜牧业、烤烟成为长生镇4大支柱产业。

2011年,长生镇财政总收入6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2011年,长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

2018年,长生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长生镇有耕地面积2万亩,人均2.3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3万亩,林地面积4.8万亩;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9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5%,农业增加值2900万元。长生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红苕、土豆为主。2011年,长生镇生产粮食6294吨,人均590千克,其中玉米5000吨,水稻1681吨,红苕7000吨,土豆6000吨。长生镇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水稻制种、蔬菜等。2011年,长生镇蔬菜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446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萝卜、茄子,其中大白菜280吨,萝卜60吨;花生产量215吨,油菜产量400吨。长生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山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长生镇生猪饲养量8250头,年末存栏5810头;羊饲养量1720只,年末存栏1130只;牛饲养量1200头,年末存栏1100头;家禽饲养量2.8万羽,上市家禽2.3万羽。2011年,长生镇生产肉类480吨,其中猪肉425吨,牛肉30吨,羊肉25吨;畜牧业总产值800万元。2011年,长生镇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03吨,主要品种有梨、桃、橘。长生镇渔业以水库和池塘养殖为主。2011年,长生镇鱼塘养殖面积1.1公顷,产量11吨,渔业总产值40万元。

工业

长生镇工业以个体加工业为主。2011年,长生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2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2万元。

商贸

2011年末,长生镇有商业网点108个,职工195人。2011年,长生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95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53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

金融

2011年末,长生镇有1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存款余额为3575万元,比2010年增长5.1%,人均储蓄360元;各项贷款余额3120万元,比2010年增长4.5%。[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长生镇有小学4所,在校生2040人,专任教师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长生镇教育经费达45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5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5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8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长生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4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藏书6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2011年末,长生镇有体育场地1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镇篮球赛、学生运动会;63%的城市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2011年末,长生镇有广播喇叭24只,通响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7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3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长生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其中镇级有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3个;病床3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3张,固定资产总值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人。2011年,长生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万人次,住院手术24台次,出院病人1200人次。2011年,长生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0108人,参合率95%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长生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6户,人数23人,支出0.6万元,比2010年增长5%,月人均217元,比2010年增长5%;城市医疗救助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44人次,共支出40万元,比2010年增长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户,人数213人,支出1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6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万元。 [5]

交通

2011年末,长生镇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6千米。 长生镇有015乡道过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长生镇原名迁乔乡,得名于《诗经·小雅·伐木》名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因该地是板楯蛮首领、成汉政权宰相、道教天师道领袖"长生大帝"范长生的故里,故取"长生"二字而得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