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开发金控

开发金控全名为中华开发金融控股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1年,中国人寿凯基银行凯基证券中华开发资本为旗下主要子公司。

目录

公司沿革

金控转型

开发金控历经四个阶段的转型,第一阶段并购凯基证券、第二阶段转型为资产管理营运模式、第三阶段并购万泰银行,第四阶段转投资中国人寿,从此进入创投 / 私募股权、证券、银行、寿险四引擎时代。

当初著眼于两大目标一、扩大业务平台与提升市场地位二、可互相分享资源,加速整体亚洲布局,所以才采取收购中国人寿,并且于2017年9月13日顺利公开收购中国人寿25.33%股权后,已成为中国人寿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也是开发金控重要子公司之一,而且原先规模远低于金控同业平均,在公开收购中国人寿后,成功扩大业务平台与提升市场地位,这在公司长远的经营上有其策略性的重大意义。 [1]

开发工银以前核心业务持续聚焦于协助产业发展和辅导产业升级、转型,为产业界提供所需的各项金融服务。过去曾投资扶植的产业,涵盖纺织、石化工业、电子及电脑工业、半导体及通讯工业、光电业、以及生医科技及替代能源。包括台积电宏碁华硕友达光电,中华开发都在早期参与投资。基于金控转型需求,金管会也要求金控旗下只能拥有一家银行子公司,开发金控因此缴回工业银行执照并改制更名为中华开发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便于筹集及管理股权投资基金为核心业务,使得未来开发金控经营架构形成商业银行、证券和股权投资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华开发工业银行于2017年3月15日改制更名为中华开发资本,以管理投资基金为核心,积极拓展资产管理业务。 [2]

历史沿革

2015

2015年1月万泰银行正式更名为凯基银行。 [3]

中华开发工业银行于2015年5月1日将企业金融及金融交易等业务,以营业让与方式移转予凯基银行。

2014

2014年9月15日开发金控并购万泰银行。 [4] 开发金早已有意并购商银之考量,而且早在2007年开发金即以债作股,拥有6.7%万泰银股份,所以顺理成章,临门一脚,开发金控最后加码砸下230亿并购万泰银行,让万泰银正式成为开发金100%子公司,使得传言已久的两家合并案终于尘埃落定。

2013

收购凯基证券前,开发金旗下子公司主要为开发工银与大华证券,但资源分配偏重于开发工银,大华证券仅占开发金资源的13%。但开发工银长期以来的获利来源是以投资业务的资本利得为主,容易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开发金盈馀表现不稳定。 为了克服此一缺点,决定扩大证券版图,采取公开收购及股份转换方式,于2013年1月18日取得凯基证券100%股权。在凯基证券加入开发金后,证卷业务也将开发金的资源已提高至约40%,以2012年盈馀试算,证券的获利已达金控整体的50%。为了利于整合,避免资源浪费,凯基证券并于2013年6月22日与开发金控旗下子公司大华证券正式合并,凯基证券为存续公司,透过合并进行业务整合。 [5]

2001

中华开发工业银行于2001年6月20日股东常会决议通过,透过股份转换设立“中华开发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28日经主管机关核准后,于12月28日正式于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9

限于银行法相关之规定,工业银行投资受益凭证或资产基础证卷不受诸多限制,因此中华开发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中华开发工业银行

1959

中华开发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第一家民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于1959年由行政院经济安定委员会结合民间力量共同创立成立。 [6]

营收比重

保险业务净收益73.20%、利息收入25.59%、兑换损益6.86%、采用覆盖法重分类损益6.25%、其他利息以外净收益1.11%、除列按摊销后成本衡量金融资1.01%、谘询服务0.51% (2018年)

经营方针

贯彻“卓越、创新、关怀、回馈”的企业核心理念,追求永续经营的目标。致力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寿险、商银、证券、创投/私募股权四引擎齐力并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