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阮长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阮长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9年8月14日
上海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阮长耿,1939年8月14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1]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2]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阮长耿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研究室;1979年赴法国进修;198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病学士学位;1982年担任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主任;1988年担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1993年担任苏州医学院院长;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担任江苏省科协委员会副主席;2007年担任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8年12月7日,被江苏省公示为"改革开放40年先进个人"。

人物经历

1958年1月,阮长耿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

1964年1月,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研究室(至1978年1月)。

1979年1月,赴法国进修,攻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病学博士学位。

1981年1月,获得博士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1月,担任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主任。

1987年1月,担任苏州医学院副院长(至1993年1月)。

1988年1月,担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

1993年1月,担任苏州医学院院长(至2000年1月)。

1994年1月,担任中核总(部级)核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4年1月)。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1月,担任江苏省科协委员会副主席(至2002年1月)

2007年1月,担任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

阮长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9年-1981年赴法国进修期间,发现并从事国际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学成回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1983年,阮长耿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随后,研制成功了"苏州系列"单克隆抗体,其中的5株单抗被确认为国际血小板研究试剂。

科技成果奖励

阮长耿组建了"核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了IAEA资助重点项目、中法先进研究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获国家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20多个奖项。

1989年一个新的血小板活化剂--TMVA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1992年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8年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血栓研究中的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0年血管性血友病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省部级二等奖

2004年SZ-21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和抗血栓作用的研究省部级三等奖

2008年血小板病及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分子机理与临床研究省部级二等奖

学术论著

阮长耿主编专著4部,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

1987年血小板--基础与临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血栓与止血-现代理论与临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和临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血液学--现代理论与临床实践北京出版社

2007年现代血液病诊断治疗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阮长耿

人才培养

1982年以来,培养了博士生29名,硕士生34名。

荣誉表彰

1994年由法国总统授予他"法国功勋骑士勋章"[3]。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及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社会任职

1990年01月至2002年12月政协江苏省委员

1993年01月至-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01月至-江苏医学会副会长

2006年01月至2011年01月《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J.Thromb&Hemost.》《Thromb.Res》编委

2006年01月至2010年01月中华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2011年01月至-中华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视频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阮长耿

阮长耿:“血小板之父”炼成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