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阳王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阳王镇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地处新绛县西南部,东与横桥镇相邻,南与闻喜县凹底镇接壤,西与稷山县清河镇为邻,北与万安镇毗邻,距新绛县城约25千米, 区域总面积65.99平方千米。

1949年,阳王镇境域属新绛县第二区;1984年5月,由阳王公社改为阳王镇。 截至2018年末,阳王镇户籍人口为24345人。 截至2020年6月,阳王镇下辖1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阳王村。

截至2018年末,阳王镇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2019年7月24日,阳王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1]

经济发展

近年来,镇党政一班人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旱地药材、水地菜、南岭一条干鲜带"的发展思路,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努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了生产条件,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电话,逐步形成了以中药材、油桃、干鲜果、蔬菜、养殖 、金刚石工具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全镇上下政通人和,政治安定,社会平稳,农民增收,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社会总 产值1.6亿元,人均纯收入2400元。2000年被运城地区行政公署命名为"民间文化技术之乡",2007年被运城市命名为"楹联乡镇",新绛县委"红旗党委"。阳王镇生产中药材、苹果、油桃、小麦、柿饼、核桃、蔬菜等名优土特产品。中药材是阳王镇的龙头产业,目前全镇中药材面积已突破25000亩,

主要产业

主要有远志、柴胡、瓜蒌、黄芩、甘遂、甘草等三十多种品种,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其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远销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集生产、加工、购销和种籽繁育为一体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中药材基地要点单位。油桃、蔬菜、核油和苹果品优质高、品味纯正、色泽俱佳,产品销往省内外,远销港澳地区和国外。小麦面粉,面白质优,营养丰实,销往全国各地,阳王镇的柿子、柿饼、核桃和红枣更是供不应求,销路畅通。

乡镇企业

阳王的乡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制转机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有山西省新绛中信金刚石工具公司(主要产品:金刚石玻璃刀、砂轮刀、金属笔、金属切割器等金刚石工具),山西省新绛县耐磨材料总厂(主要产品:磨球、衬板、钢铸件),新绛县裴社塑模制品厂(主要产品:塑料注塑模具等),山西省新绛县阳王五金制品厂(主要产品:铁皮柜),山西省新绛县蛾眉中药材有限公司(主要产品:远志、柴胡、瓜蒌等30余种地产中药材采集加工、购销、种籽、种苗繁育),山西省新绛县鸿盛制粉责任有限公司(主要产品:粮油、面粉),阳王镇南头面粉厂(主要产品:小麦面粉),阳王镇铸件厂(主要产品:阀门配件)等。企业产品主要有金刚石工具、耐磨铸造件、标准件螺丝、注塑制品、汽车配件、水泵配件、铁皮柜、小麦面粉、蔬菜、30余种中药材极其种籽、种苗等。

基础设施

阳王镇是新绛县汾南地区的交通枢纽,省道临夏公路跨108国道穿过阳王镇经闻喜接省道大运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阳王镇集市贸易繁华,是山西省农村重点集镇,阳王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电力、通讯等公益设施齐全,蓬勃发展,为阳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经商办企业的好地方。[2]

旅游资源

阳王镇是稷益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年代不详,系元、明时代重修,殿宇宏伟,造型优美,是古建筑的佳作,其庙内壁画群是中国艺术的珍品,堪与永乐宫壁画媲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到此观赏。

未来发展

阳王镇24109人民(2017年)正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事实药材富民、企业强镇、科技兴农三大战略,突出调产业、活流通、深加工三个重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力争三五年内把阳王建成药材大镇、经济强镇和山西名镇。现招商引资,寻求中药材加工、水果深加工方面的合作伙伴到阳王经商办企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