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阳翰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阳翰笙
阳翰笙 .jpg

阳翰笙(1902年11月2日-1993年6月7日),原名欧阳本义,笔名华汉,是左翼作家领袖之一,四川高县人。戏剧家、电影家、中国共产党文化工作领导人。1993年6月7日,阳翰笙在北京辞世,享年91岁[1]

生平

1925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军校中共党总支书记。1929年任左联党团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中央文委书记。1933年进入上海艺华影业公司,和田汉主持编剧委员会。抗战期间,他创作了《草莽英雄》、《天国春秋》、《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八百壮士》等话剧和电影剧本,1938年就任国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是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和三厅厅长郭沫若的主要助手。1945年后,他去上海领导进步电影工作。建国后,阳翰笙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党组书记,是周总理领导文化工作的主要助手之一。阳翰笙一生写作了18部电影剧本,8部话剧以及若干中短篇小说,其中话剧《天国春秋》、《草莽英雄》和电影《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是他的代表作。阳翰笙是中国电影事业的缔造者之一,是抗战话剧运动的中坚。

人物评价

阳翰笙作品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其他左翼进步文艺创作,特别是电影创作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早期革命经历、创作出发点和创作理念的独特性,是一种自觉地以革命艺术创作为己任,以创造符合现实斗争需要的、真实表现和反映现实社会和斗争实际的艺术形式为探索目标,同时实现自己用艺术表达理想的情感意愿的创作历程。他的小说电影戏剧及一些文论作品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气质。如果说阳翰笙的戏剧电影剧作在社会意识和文化表达上带有一种革命理性和战斗感性体验相融合的话,那么在艺术表现上则体现了一种民族传统艺术方法包容这种革命叙事的独特手法。

参考资料

  1. 1993年6月7日 戏剧家阳翰笙逝世,网易新闻,20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