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公古代指对父亲的俗称;对老年人的尊称。方言中,有称祖父(爷爷)为阿公的。比如闽南语、福建的闽东方言福州话、福清话,还有广东广西本地白话北流话。见《水浒传·第二十一回》:「阿公休怪。不是我说谎。只道金子在招文袋里,不想出来得忙,忘了在家。」[1]

知乎

引证解释

1. 祖父。 《南史·颜延之传》:“尝与何偃同从上南郊, 偃於路中遥呼延之曰:‘ 颜公 !’ 延之以其轻脱,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偃羞而退。”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正旦云]:‘你不是歹人,正是贼的阿公哩。’” 清赵翼《陔馀丛考·公》:“祖之称公,其来最古……《南史》何偃呼颜延之为颜公 ……此皆古人以祖为公之故实也。今江南人犹称祖为公公。” 2.外公。赣语区称呼外公为阿公。 3. 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唐赵璘《因话录·谐戏》:“衢州视事际,有妇人姓翁,陈牒论田产,称阿公阿翁在日,坐客笑之。”原注:“下阿翁两字,言其大父也。” 4.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墓堆子里漫应道:‘阿公,小四来也。’”《水浒传》第二一回:“宋江道:‘阿公,你不知道,我还有一件物事做一处放着,以此要去取。’” [2]

基本解释

1. [father-in-law]∶丈夫的父亲

2. [father,papa]∶爸爸

3. [old gentleman]∶对老年男人的尊称

4. [grandfather]∶〈方〉祖父 阿公欲(要)煮咸,阿妈欲(要)煮汫(淡)——闽南童谣《天乌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