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皮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皮亚

阿皮亚,一个位于太平洋中南部西萨摩亚首都和主要港口的城市,是座美丽的热带城市,依山傍水,风光绮丽。

位于乌波卢岛北岸中部。人口约3.6万(2001年)。平均气温27℃。1850年始建。城市沿海建造。1966年阿皮亚东部4公里处修建深水码头。西部40公里处有国际机场。有海、空航线连通各国。城市西北3公里的木利努乌半岛有天文台。出口椰子、香蕉、可可、咖啡。[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阿皮亚 外文名称 Apia
地理位置 南纬13度50分,西经171度50分 气候条件 平均气温27℃
著名景点 乌波卢岛 萨瓦伊岛 经   济 农业 椰子 可可 香蕉 芋头 菠萝
著名公司 陈茂公司 AHLIKI家族集团 首次发现 欧洲人于1722年首次到达阿皮亚
城市交通 公路 空运 水运

简介

阿皮亚是座美丽的热带城市,依山傍水,风光绮丽。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椰林和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一派热带风光。市区多为二层木质结构的楼房,其建筑形式既有太平洋岛国特色,又有西方建筑风格。3公里长的海滨大道是阿皮亚的主要大街,从西到东贯穿全市,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沿海滨大道矗立着白色的西萨摩亚银行,褐色的国家邮局,红色的波利尼西亚航空公司,具有民族特色的木质结构的国家旅游局、饭店等,以及政府各部和国际机构,是阿皮亚的热闹场所。阿皮亚公园位于市区东部,是一座典型热带园林,园内有大型体育场,1981年南太平洋地区运动会曾在这里举行。

海滨大道东端有元首府,元首府是英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的故居,是一幢红顶白墙的二层楼房。元首府对面是海滨广场,是举行文娱活动的场所,逢年过节热闹非凡。海滨大道西端的天文台、广播电台附近,有一块宽阔的草坪,美丽如同花园一般。草坪上有两座不同风格的建筑,近处是一座用一根根树杆围起、圆形屋顶上覆盖着椰子树叶的凉厅,这座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物是老议会所在地。远处是一座四周由落地玻璃窗组成的穹形建筑,这座现代造型与传统造型的结合物是新议会大厦。议会广场是举行隆重集会的场所,每逢独立节,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载歌载舞,欢庆佳节。国立尼尔森纪念图书馆,位于海滨大道西侧,是西萨摩亚目前最大的公共图书馆,藏书1万余册。与海滨大道相连的法爱阿大街是华侨聚居的地方,中国餐馆、商店林立,有阿皮亚“唐人街”之称。海滨大道上有阿皮亚最大的自由市场,这里出售的椰子、芋头、香蕉、蔬菜和金枪鱼等是西萨摩亚主要农副产品和人们的传统食品。这里还有阿皮亚的商业区,出售传统的手工艺品,其中有风盆、木刻艺术品、草编制品、椰壳雕刻、小海螺项链等。阿皮亚,没有军队,有500多名警察,负责治安和交通。欧洲人于1722年首次到达阿皮亚,1768年法国人布于维尔航行到此。19世纪40年代英、德、美势力相继侵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由新西兰占领,1962年西萨摩亚独立后,阿皮亚成为首部。

3000年前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约1000年前被汤加王国征服。1250年马列托亚家族赶走汤加入侵者,萨摩亚成为独立王国。1722年荷兰人发现萨摩亚。19世纪中叶,英、美、德国相继侵入,1899年三国签订条约,西萨摩亚沦为德国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西萨摩亚。1920年,国际联盟把西萨交新西兰管理。1920-1936年间,西萨发生了著名的反对殖民统治的“马乌”(MAU)运动,提出了“萨摩亚人的萨摩亚”的斗争口号。1954年开始实行内部自治。1962年1月1日,西萨在南太岛国中率先获得独立,定国名为“西萨摩亚独立国”。独立后,图普阿·塔马塞塞·梅亚奥雷第二和马列托亚·塔努马菲利第二共同履行国家元首职责(为终身元首)。两人分别于1963年4月和2007年5月去世。2007年6月,图伊阿图阿·图普阿·塔马塞塞·埃菲(TuiatuaTupuaTamaseseEfi)(时任副元首)当选国家元首,成为首位任期5年的元首。

地理位置

阿皮亚位于韦西加诺河口的一个天然海港上。韦西加诺河位于瓦伊亚山正北的狭长的海岸平原上;韦西加诺河的东西两岸,各有南行山脉,两山上各有公路,其中一条越岛公路可直通乌波卢岛的南岸。经纬度为南纬13度50分,西经171度50分

经济

阿皮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并出口椰子、可可、香蕉,还产芋头、菠萝等。畜牧业以养牛、猪为主。有一些中、小型轻工业企业,全集中在阿皮亚。此外,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生产较普遍。主要外贸对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有食品、烟草、啤酒和软饮料、木材家具、印刷业、日用化学及椰油,盛产金枪鱼。

2003年,渔业大幅萎缩,渔业产值下滑了10%。因其专属经济区较其他岛国小,政府禁止外国渔船单独作业,只允许外国渔船公司与萨方合作。

2004年,因遭受飓风袭击,农业受到一定损失,尤其是大米减产,依靠进口,导致价格大幅攀升,但整体上农业规模扩大,产值增加。

2005年06月财政年度,财政收入3.8719亿塔拉,支出3.9172亿塔拉,财政赤字453万塔拉。截至2005年12月,外汇储备约2.2182亿美元,相当于5.1个月的进口所需外汇。外债累计为4.6159亿塔拉,约占GDP的40.7%,比2004年增加1.31%。

著名公司

(1)陈茂公司(ChanMowCo.Ltd.)。由1934年赴萨华工陈(日)茂1950年创建成立,1976年正式经营进出口业务,目前是萨摩亚最大的商业贸易公司。经营进出口批发和零售业务。资本800万塔拉,资产1亿塔拉。

(2)AHLIKI家族集团。由早年在萨华工AHLIKI的第二代后裔建立,五兄弟分别经营建筑业、批发、运输、五金、食品。其中运输业(蓝鸟运输公司BlueBirdTransportLtd.)1978年从10万塔拉起家,现有资本6000万塔拉。主要承包德国和日本的援助项目。

国际地位

对外关系

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均应受到平等对待。萨将外交重点放在南太地区。在保持同新西兰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重视发展同亚太国家的关系。萨不赞成在南太地区搞种族性地区组织,如“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重视全球和地区环境保护,支持建立南太无核区,反对核试验,尤其反对在南太地区进行核试验以及倾倒和运输核废料。萨是联合国、英联邦、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和太平洋区域环境署等组织的成员。太平洋共同体及太平洋区域环境署秘书处,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及开发计划署太平洋地区代表处都设在阿皮亚。萨于2004年8月举办了第35届太平洋岛国论坛会议。并于2007年8月26日至9月8日举办南太运动会。现已同中、澳、新西兰、美、日、英、德等60余国建交。萨于1998年7月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为观察员。

外国援助

外援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欧盟、中国及国际组织等。2003/04财年萨接受外援共6740万塔拉,其中澳大利亚援助2250万塔拉,新西兰1170万塔拉、日本1020万塔拉。日本2003年完成扩建阿皮亚深水港口项目,为此提供了2000万美元赠款。2005年,日本为维修扩建萨渔业码头和渔市场提供500多万美元,并为萨摩亚国立大学校园建设援赠600万美元。2004/05财年萨接受外援共2.4138亿塔拉(近9000万美元),比2003/04财年增加239.2%。

华人足迹

华人最早于19世纪末就有中国人来萨,20世纪20、30年代成批华工来萨种植椰子香蕉,最多时达数千人,后因新西兰政府实施种族政策,华人数量开始减少,最后留下数百人,已与当地人通婚。纯血统的华人仅60人左右。但混血华裔(现只会讲萨摩亚语和英语)超过3万,数量在外来血统中居首位。一些华裔在萨当地政治和经济上举足轻重。2002年萨成立华裔公会。

旅游概况

旅游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和第二大外汇来源。游客主要来自美属萨摩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影响其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酒店设施简陋和交通不便。

乌波卢岛

乌波卢岛是太平洋中南部西萨摩亚主要和人口最多的岛屿。离阿皮亚不远,南纬13°55′、西经171°45′。位于南太平洋,与萨瓦伊(Savai'i)岛隔阿波利马(Apolima)海峡相望。长74公里(46哩),最宽处26公里(16哩),面积1,119平方公里(432平方哩)。火山岛,有山脉,最高点瓦艾费图(Vaaifetu)山海拔1,097米(3,600呎)。内地为森林覆盖,沿海土质肥沃。属潮湿的热带型气候。出产椰干、可可、咖啡、芋头、橡胶,饲养牛和猪。北岸的阿皮亚(Apia)港为首都和商业中心,与其西边37公里(23哩)的法莱奥洛(Faleolo)机场通沿岸公路,西北端法莱奥洛有飞机场。建有环岛公路。人口约112,228(1986,包括附近岛屿)。

萨瓦伊岛

萨瓦伊岛是太平洋中南部西萨摩亚最西端和最大岛屿。在南纬13°35′、西经172°25′。与乌波卢岛(Upolu)隔有阿波利马(Apolima)海峡。长约80公里(50哩),最宽处40公里(25哩),面积1,707平方公里(659平方哩)。人口约43,150(1981)。岛上多火山,中部的毛加西利西利(MountSilisili)山海拔1,858米,为西萨摩亚最高峰。西北部为平原。西北端的阿绍于1966年建有深水码头。出产椰干、香蕉、可可、芋头、咖啡和牛。多野猪。1970年西北部的阿绍(Asau)开始发展木材工业。主要居住区为东岸的图亚西维(Tuasivi)。

资源情况

森林资源逐年减少,森林面积占46.3%,其中39.4%(约11万公顷)为非生产性森林,可采林仅占国家面积的4.8%。其余2.1%(约6万公顷)为国家级保护林和部落传统所有林地,盛产金枪鱼

习俗礼仪

阿皮亚人都穿一种叫做“拉瓦拉瓦”的围裙。这种围裙色彩鲜艳。妇女发边都插一朵鲜花,未婚妇女插在左边,已婚的插在右边。男人有纹身习惯,它是艺术装饰,又是社会地位的标志。

阿皮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是每个家庭共同工作,分享食物。每个家庭有一位家长管理全家的财产,照顾家庭成员的利益,并且参加村里的会议。人们之间相互恭敬,礼貌相待。居民信奉基督教,严格奉行星期礼拜,每个村庄都有教堂,教堂可以支配一切。每逢礼拜日,教堂发出的音乐与海风交响在一起,使人有一种虚无飘渺之感。在西萨摩亚,每天傍晚,教徒们还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一起做晚祷告,这时村子里一片寂静,一切外人不得进入。

阿皮亚人热情开朗,每当琴师弹起乐器,人们就会围成一圈。

业务会谈开始时,出席的人要一本正经地相互介绍。在当地人家里做客时,主人要为客人席子,客人盘腿而坐,用手抓饭,但他们也为客人准备别的餐具。

在当地,“卡瓦”传统仪式非常神圣,如果主人请你喝“卡瓦”酒,你应先把杯子举到面前,向地上撒几滴,然后再喝。

卡瓦是kavakava英文译名(咔瓦、咔哇、卡瓦、卡哇、佳华、洋哥那、扬格纳等)。

卡瓦是一种胡椒,属多年生灌木,主要生长于南太平洋岛屿。当地人将其榨汁作为情绪饮料,称卡瓦酒.经科学家反复研究实验,发现这种植物能缓解人的紧张、焦虑、压力心境,改善睡眠。

重大节日

在阿皮亚有一个大节日------TeuilaFestival,它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时间持续2个星期。节日期间,能看到来自各个岛的丰富多样,色彩斑斓的服饰。这个节日期间也举行很多娱乐过动,最令人兴奋的是传统舞蹈,传统食物,长桨独木舟,教会合唱比赛等等。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阿皮亚观赏节日。

相关视频

1、阿皮亚最大的食品市场

2、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举行

参考来源

  1. 阿皮亚旅游,猫途鹰网,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