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罗汉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罗汉果

阿罗汉(梵语arha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是佛教声闻中最高果位。Arhat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声闻所证的最高果位,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阿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南传佛教阿罗汉的含义

阿罗汉按巴利语应翻译为“阿拉汉”

“阿拉汉”是对佛陀如来修行至阿罗汉果位阶段时受到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涉及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在阿罗汉果位时应供应真。

“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一切烦恼故为阿拉汉;

2.以已杀烦恼敌故为阿拉汉;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为阿拉汉;

4.以有资格受资具等供养故为阿拉汉;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故为阿拉汉。(Pr.A.1 Vm.1.125-130)

依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藏)所说,在“阿拉汉道心”,永断五上分结,已断的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永不再卷土重来。

阿拉汉───「阿拉汉」意为杀敌,即杀死烦恼之意

是否要积极地帮助别人决定于阿拉汉自己的意愿。 大多数阿拉汉都很积极地帮助别人,如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马哈摩嘎喇那(大目犍连)尊者。 有些阿拉汉则独自住在森林里,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如安雅衮丹雅(憍陈如)尊者。 然而,即使是不积极帮助别人的阿拉汉也还是带给别人很大的利益:当他们托钵时,供养食物给他们的施主获得非常殊胜的功德。 即使像安雅衮丹雅尊者住在森林时并不外出托钵,但是供养他食物的大象与天神都因而得到很殊胜的功德。 在佛陀的圣弟子当中,阿拉汉是最高的阶位。 我们所皈依的三宝之一就是佛陀的圣僧团。 圣僧团由四对或八种出家圣众所组成(即所谓四双八辈); 换句话说就是达到四道与四果的四类圣者。 这四类圣者就是入流、一来、不来、阿拉汉。 如果将圣道与圣果分开来说时,这四类就分成八种。 佛陀开示说这四类或八种圣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而阿拉汉果圣者正是他们当中最高的一种。 即使只是对阿拉汉表达恭敬或赞叹都已经得到很大的利益。 因此,就算阿拉汉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自然也已经在利益世间的众生了; 积极帮助别人的阿拉汉就更不用说了。 巴利圣典中有许多部经是如沙利补答尊者所开示的,如《大象迹喻经》。 有时在他的一次开示当中,成千上百位听众证悟圣果。 他教授了对禅修很重要的《无碍解道》。 当他托钵时,在每户居士家门口他先站着入灭尽定,出定后才接受食物。 正是为了使施主能获得崇高与殊胜的利益,所以他才如此做。 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往往会到天界去问诸天人是什么善业造成他们投生天界。 有时他到地狱去,问地狱的诸众生是什么恶业造成他们投生地狱。 如此,他了解了佛陀所说的何为生死轮回,不管投生天界还是投生地狱,都是无常苦,轮回是苦。 所以他言传身教解释佛陀所说的法,就是脱离三界的灭苦之法,使许多人明白天界不是解脱的终点而舍离诸恶,奉行众善。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是善于说法第一的大弟子。 他在许多场合开示佛法。 由于他善巧的阐述,许多人因而证得圣果或在信心与修行方面获得提升。 例如阿难尊者就是在听闻富楼那尊者说法之后证得入流果的。 马哈咖吒亚那(摩诃迦旃延)尊者是将佛陀的简要开示详尽解释第一的大弟子。 他在偏僻的国家持续地弘法,使无数人获得法益。 他开示了《导论》,这是批注藏经的一部著作,详尽地解释几部深奥的经,对佛教徒理解佛陀的教法有很大的帮助。 有一个非常要紧的重点我们必须谨记在心,那就是:阿拉汉弘扬佛法与延续佛法。 这就是为什么在佛陀般涅盘后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们还能听闻与修行佛法的原因。 关于这点,我想再稍加解释: 最初的五比库听闻《无我相经》而证得阿拉汉果之后,耶舍与他的五十四位朋友也先后地出家,然后证得阿拉汉果。 于是包括佛陀在内,世间有了六十一位阿拉汉。 当时佛陀嘱咐他们要四处游方,弘扬佛法。佛陀说: 「诸比库,我解脱了人、天的一切陷阱,你们也解脱了人、天的一切陷阱。 去游方,诸比库!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安乐,出于对大众的悲悯,为了诸天与人的利益、幸福与安乐,切勿两个人同行在一条路上。 诸比丘,开示初善、中善、后善,具足义理与文句的佛法,显示圆满具足的梵行。 众生当中有尘垢较浅的人,若没有机缘听闻佛法则会退堕,若听闻了佛法则能了悟。

北传佛教阿罗汉的含义

北传佛教所指的阿罗汉有二,一指声闻四果阿罗汉,同上所述。 此境界已断除了六道所持的见思烦恼,脱离轮回,入了四圣法界,不再分段生死。 北传阿罗汉的果位次于菩萨,为协助佛和菩萨普救世人,各有其护持的主要对象,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像。 阿罗汉的第二个意义可指大阿罗汉,实际位阶为大乘法云地菩萨,为十地菩萨中的第十地,修行境界仅次於圆满佛果与等觉菩萨。 除了入一真法界已见性,断除了六道持有的见思烦恼、四圣法界尚有的尘沙烦恼,四十二品无明也仅剩两品未破。依北传见解,释迦牟尼佛常随十大弟子实际皆为大阿罗汉。

意义

梵语阿罗汉意译为无学,指的是从比丘因地修行毕业,所学圆满。阿罗汉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在佛劫之中,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声闻就是听闻佛法的意思。 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离贪断爱,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无因缘可记说。 此外尚有三义: 应供:佛的十种称号当中就有“应供”一项,而“应供”的梵语其实正是“阿罗汉”。阿罗汉福慧俱足,为众生之福田,供养阿罗汉可以修福,以其能教众生如何修福、修慧、断烦恼。 杀贼:“贼”指烦恼,使众生有损。阿罗汉断除烦恼,故云“杀贼”。 无生:无生是不生不灭,出了三界六道轮回。

分别

断惑究竟的修行者,能够断“五顺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即可证入阿罗汉果。 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阿罗汉的功德,名为六恒住。 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得三明六通。

第一阿罗汉

须菩提,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一个人,都无恼无诤,这就是由于他通达空性的缘故。 佛陀知道须菩提有这样的修行后,很是欢喜高兴,有一次曾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道:“须菩提!在我的弟子中,修行能到你这种程度,算是很难的了。 你已证得无诤三昧,这是人中最为第一,我为你恭喜,你已经是第一的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听到佛陀的称赞,心中非常欢喜又感激,但又像是不敢当似的。 他合十顶礼说道:“佛陀!您对我们布施慈悲爱语,给我们鼓励,我是满腔诉不尽的感激之情。 佛陀!您说我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绝不做如此想,假若我有这样的想法,就代表我执还没有断除,终日还是沉在有得有证的法执之中,佛陀!我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行,以无生无为的缘故,佛陀才对我说这样的爱语美词。 其实,像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离欲阿罗汉!” 很谦虚而又善于言词的须菩提,从他的说话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证得圣果的阿罗汉了[1]

参考文献

  1. 阿罗汉果,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9-1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