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蒙霍特普四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公元前1379年—公元前1362年在位)。全名尼费尔萨普鲁拉·阿蒙霍泰普(阿蒙若非斯)。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子,最初三年是与父亲共治。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在位时进行宗教改革,立阿顿(阿吞神)为新主神。 人物简介 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埃赫那顿(Akhenaten,亦译做阿肯纳顿或埃赫那吞),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儿子,其母亲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王后提伊。他比较可信的出生时间是在其父在位的第26年(前1379年至前1362年)。他不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长子(长子是图特摩斯王子)。 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了17年(始自前1364年至前1347年之间,结束于前1351年至前1334年之间)。他在位时期,以宗教改革为名,强制推行对太阳神阿吞的崇拜活动, 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课题。 名字编辑 像古埃及的所有法老一样,阿蒙霍特普四世拥有多个名字。实际上,新王国的法老们使用5个名字(参见五重命名法)。对于阿蒙霍特普四世,更特殊的是他还出于政治目的改过一次名字。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真名(出生时的名字,即拉名,以太阳神拉的儿子名义取的名字)是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的仆人”。阿蒙是底比斯,后来也是整个埃及的主神的名字。希腊语文献中将他的这个名字写为更符合希腊人命名习惯的“阿蒙诺菲斯”(Αμένοφι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考古学界都使用阿蒙诺菲斯这个名字。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王衔(树蜂式王衔)是“涅弗尔-赫普鲁-拉”(Nefer-kheperu-Rê),字面意思为“拉的容貌是美丽的”。后来这个王衔又附加了一个部分:“瓦恩拉”(Wa-en-Ra),字面意思为“拉是独一无二的”。在著名的古埃及文献阿马尔奈文书中,出现了王衔的一个变体:Naphu(`)rureya。 在阿蒙霍特普四世进行宗教改革之后,为了表示与阿蒙信仰的决裂和对阿顿信仰的支持,他改变了自己的拉名。新的名字明显表示出阿顿崇拜的意思:“埃赫那顿”(Akhenaten),字面意思为“阿顿的仆人”或“阿顿光辉的灵魂”。 阿蒙霍特普四世在宗教改革之后没有抛弃原来的王衔,但在它后面附加了一个部分:迈里阿顿(Mery-Aten),意为“受到阿顿喜爱的”。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鹰蛇式王衔为Wernesytemakhetaten(意为“埃赫那顿的伟大统治”)。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荷鲁斯式王衔为Wetjesrenenaten(意为“以阿顿的名义赞颂”)。 阿蒙霍特普四世在位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即是推行阿顿崇拜的宗教改革。他在登上王位的第一年就开始宣传这位取代以往一切神灵的尊贵地位的太阳神。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与底比斯的阿蒙祭司进行了无情的斗争,并为了彻底摆脱阿蒙祭司而将帝国的都城由底比斯迁到他所新建的城市埃赫塔顿。 有关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后期的关键史料来自于被称为阿马尔奈文书的古埃及文献。这些文件发现于现代的泰勒阿马尔奈,即阿蒙霍特普四世时代的埃赫塔顿。文件主要是阿蒙霍特普四世王朝的外交通函。这些信笺中包含了真正的无价之宝:来自亚洲地区的大量泥版文件,它们是埃及在亚洲的殖民地或盟友发给法老的。这些文献显示,由于阿蒙霍特普四世对宗教事务的过度关注,埃及在国外的影响力下降,甚至是出现了明显的国力衰退。法老对宗教改革以外的政治活动的漠视无疑引起了由图特摩斯三世建立起来的埃及帝国发生了大麻烦。 在亚洲的总督和附庸国的国王们向法老写信,他们抱怨经常被无故斥责或欺骗。在其在位早期,阿蒙霍特普四世与亚洲主要国家米坦尼的国王发生严重矛盾。他因此与赫梯人结盟,而这些可怕的战士在他们的伟大领袖苏庇路里乌玛一世领导下,正在进攻米坦尼以图建立自己的霸权。许多臣服于埃及的亚洲小王公也受到了赫梯人的威胁,他们只能向远在非洲的法老本人求援,而阿蒙霍特普四世一概置之不理。总之,在他统治期间埃及对亚洲的控制受到了削弱;很多学者认为一个全盛的埃及帝国的时代正是在这里结束了。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统治时期——有时被称为“阿马尔奈时期”也发生了其它一些重大事件,包括一场瘟疫,也许是世界上第一次大流感爆发。这场疾病从埃及扩散到整个中东,杀死了赫梯新王国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本人。可能正是这场疾病导致了埃赫塔顿这座城市的迅速衰落,在阿蒙霍特普四世去世后不久它就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