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陆瑞英

增加 9 位元組, 5 年前
百科化
<p style="text-indent:2em;">陆瑞英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6岁开始得到祖母顾妙和、大爷陆雨松、大伯陆二咲所述民间故事的熏陶。12岁,外出帮工,能自己讲述和与他人交流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前,陆瑞英先以唱山歌著名,后因嗓音突然嘶哑,逐转为以讲述故事为主。</p>
== 人物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陆瑞英6岁那年,日本鬼子来到白茆扫荡,她家的房屋被烧光。不久,父亲又因吸鸦片和母亲离异,因此,陆瑞英就由祖母顾妙和一手带大。8岁时,祖母送 到村上私塾读书。 陆瑞英 记性特别好,一教就会,所以老师陆林爷经常叫 领读。读了半年,由于家里十分困难,祖母 停学,老师陆林爷上门说情, “你家瑞英聪明,让她读吧,我不收她学费!”祖母说:“家里艰难,我教她纺纱、织布帮帮我,让她从小学点本领,日后好糊口。”老师叹气走了。</p>
<p style="text-indent:2em;">从此,祖母开始教陆瑞英学纺纱,但她心神不定,有时悄悄站在门口,望着上学孩子们的背影发呆。祖母知道她的心事,对她说:“我六七岁就纺纱了,隔壁人家有个老太,一边纺纱一边唱山歌。我把纺车拖到隔壁,伴着老太纺纱,听老太唱山歌,老太还会讲故事。你跟我纺纱,我也唱山歌、讲故事给你听。”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陆瑞英跟随祖母开始边学纺纱、边学唱山歌和讲故事。</p>
<p style="text-indent:2em;">13岁那年,农忙季节陆瑞英跟随同村的费耀祖、谈芝卿等叔叔伯伯要到外村打短工。初下水田,按伯伯叔叔们的指点,学着他们的样子做活,苦归苦,累归累,但感觉那段生活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在田里做农活,往往边做边唱山歌,莳秧唱,耘耥唱。特别是农历六月耘耥,弯腰曲背,上边日头晒,下边热水蒸,人人都想唱唱山歌借把力。耘耥季节的个把月,就成了一年当中的山歌旺季。绿秧田里,到处是歌声,此起彼伏,有独唱,有一唱众和,有盘歌。跟纺车旁的轻声低唱不同,田里的山歌要放开喉咙喊山歌。田头休息里,大家喝喝水,吸袋黄烟,说说笑笑,讲讲故事,还有猜谜语,收获真的不少。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到农忙季节,陆瑞英就会跟伯伯叔叔们一道去田里做生活。在几年的农耕实践中,陆瑞英学会了几十种山歌调头和几百首内容丰富的山歌,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嗓子”。</p>
3,2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