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伯超,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伯超
出生 广东佛山南海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目录

简介

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与理论,地域性建筑教学与研究,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代表作有《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等。

人物经历

1968年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十年. 1978年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学习,1982年毕业. 1992年赴欧洲访问考察建筑,入瑞典皇家建筑学院,瑞典国家建筑研究院学习研究,工作,1993年回国.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先后任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建筑系主任,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沈阳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等职; 兼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与沈阳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满族建筑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沈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域性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职. 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陈伯超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与理论,地域性建筑教学与研究,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主要贡献

陈伯超编撰,发表国际,国内报刊文章多篇,其中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二项; 主持,完成工程设计项目近百项,陈伯超关于辽宁与沈阳一宫三陵(清盛京宫阙,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的研究成果成为一宫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建筑证明。

陈伯超编撰,出版著作二十余部: 参加编著《建筑科学知识大全》,聘任编纂委员会委员,沈阳出版社(1989年)。参加编著《建筑实用大词典》;聘任编纂委员会委员兼《建筑设计与建筑艺术》;学科主编,沈阳出版社(1992年)。参加编著《中华百科要览. 建筑篇》,聘任编纂委员会委员兼建筑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编著《欧洲新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专著《 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编著《盛京宫殿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编著《室内设计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编著 《 景观设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编著《沈阳故宫木作营造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编《沈阳都市中历史建筑汇录》,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获奖记录

获国家鲁班奖,国家建设部,辽宁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二等奖六项; 国际,国内大型建筑设计竟赛中获各种奖励三十余项.为200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了有力支持,并荣获贡献奖.

相关视频

陈伯超教授在文保志愿者与建大师生恳谈会上的讲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