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厚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厚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5月3日
江苏无锡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高拱坝抗震安全》、《混凝土高坝抗震研究》

陈厚群,1932年5月3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水工结构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3]

1950年陈厚群进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学习;1952年前往前苏联留学,进入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作;1972年至1978年担任水利电力部水利调度所水情室副主任;1978年至1982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81年至1982年在美莫芝加哥哈扎工程公司工作;1982年至1984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1999年被聘为西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

人物经历

1932年5月3日,陈厚群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50年3月,陈厚群进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学习。

1952年3月,陈厚群作为俄专留苏预备部学员,10月前往前苏联留学,进入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

1956年1月,陈厚群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2月,陈厚群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作,担任专业组长(至1972年6月)。

1972年6月至1978年3月,陈厚群担任水利电力部水利调度所水情室副主任。

1978年3月至1982年4月,陈厚群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副所长。

1981年7月至1982年8月,陈厚群在美莫芝加哥哈扎工程公司工作。

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陈厚群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

1995年,陈厚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水工结构工程)。1月,担任中国工程院学部副主任、主任、主席团成员。

1997年1月,陈厚群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

1999年,陈厚群被聘为西安理工大学的特聘教授 。

2016年12月8日,陈厚群受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厚群

陈厚群解决了新丰江、二滩、小浪底、小湾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主持编制和修编了中国国家级和水利、水电行业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负责建置中国第一座大型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和开展动力模型试验,多次组织国际合作的大坝现场振动试验和开展强震观测。

1992-1997年,又负责水工抗震规范的修订工作,在抗震设防概率标准、动态设计、向可靠度设计转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还参加了核电、石化等部门抗震规范和导则的编制。目前主要从事大坝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坝址场地相关地震动参数选择,高拱坝地震响应的非线性动态分析方法及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的应用,大坝混凝土动态性能试验、三维细观力学分析和其内部损伤破坏机理的CT技术应用等研究。

陈厚群作为主编,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有中国特色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在工程抗震设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国际交流中也获得了好评。最近,他再次作为主编,组织有关单位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规范已作为强制性规范在中国颁布实施。由于在修订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特别是基于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对混凝土坝可靠度设计的系统研究,完成了由确定性向抗震可靠度设计的转轨,修订的规范在审查会上被认为是国际领先的。

学术论著

陈厚群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及提出研究报告近百篇;参加编写的专著、辞书有3部。

2018.10- 《陈厚群自传 追梦人生》, 陈厚群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1- 《高拱坝抗震安全》, 陈厚群等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12 -《混凝土高坝抗震研究》, 陈厚群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 《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动态损伤破坏机理研究及其细观力学分析方法》,马怀发,陈厚群著,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04 《中国水工结构重要强震数据及分析》, 陈厚群主编,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64, 《应用电子模拟计算机求解坝体抗震问题》, 陈厚群著,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964, 《从坝体运动方程求解其自振特性的方法探讨》, 陈厚群编, 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科研成果奖励

陈厚群先后20次获得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

1995年- 小浪底工程进水塔群结构安全分析和孔板塔抗震模型试验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 东江拱坝坝体库水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现场试验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 拱坝动力非线性分析和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 龙羊峡拱坝抗震安全运行评价, 社会团体二等奖

2006年- 小湾拱坝超设计概应水平地震作用及极限抗震性能的试验和分析研究, 社会团体二等奖

2007年- 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动态性能研究, 社会团体二等奖

人才培养

陈厚群培养和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共18名。

荣誉表彰

1984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4]

1984年- 全国水电系统特等劳模[5]

1985年- 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85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9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陈厚群

1989年- 全国水利系统特等劳模称号

1990年- 建设部全国抗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0年- 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1年- 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社会任职

1987年01月-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0年01月-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2004年01月- 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

2004年01月- 国际大坝委员会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2007年01月-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协会名誉理事长

国际大坝委员会和国际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地震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与中国地震学会的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兼结构动力学学会副主任委员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双聘院士

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常委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常委,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常委

《世界地震工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水利水电技术》、《工程地震》编委

人物评价

陈厚群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陈厚群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踏实地在科研第一线工作。他勤奋好学,严于律己,团结同志,重视人才培养,在水工抗震的工程实践、学科发展、试验基地建置、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都很好发挥了学术带头人作用。

视频

中国水科院组建60周年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

三峡工程质检专家组组长陈厚群:坝体位移幅度正常

参考来源

  1. 中国两院院士资料库 ,人民网,
  2. 陈厚群院士 ,中国工程院网
  3. 陈厚群院士 ,河海大学网2011-12-15 ,
  4. [教材岩土方面的院士 ],豆丁网
  5. 师资队伍 ,西安理工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