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宅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宅镇地处诸暨市东南部,距市区中心25公里,省道诸东线穿镇而过,交通便捷;正常水面330亩、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的省大型水库----石壁水库在其境内。陈宅镇辖1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有16066人(2017年)。总面积77.89平方千米(2017年),山林91279亩,耕地11930亩。现有企业1138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以服装建材纺织业为主。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6.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189元,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1]

概况

诸暨市辖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辖陈宅、大罗、东蔡、东升、枫树头、湖田、开化、绿化、石壁湖、棠里坞、巽迪陈11个行政村。石壁水库在境内。

沿革

1958年属东升公社,1961年析置石壁公社,1983年改为石壁乡。1996年建陈宅镇,面积78.9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陈宅、羡唐、棠里、棠一、大罗、湖田、东蔡、石壁脚、岭后、下吴、枫树头、陈川等34个行政村。1999年末人口21583人,面积78.93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21480人,面积81.9平方千米。2001年末人口21249人,面积79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7335户21072人,2003年末人口20909人。

2005年末,面积78.93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辖陈宅、羡塘、沙塔、岩头下、棠一、棠里、吕村、茅岭、周宅、大罗、湖田、陈卜坞、大坑、吴宅、东蔡、巽溪、迪宅坞、方家、石壁脚、理家、新联、乌岩、乌二、联航、岭后、球庄、郑家、擂鼓山、下吴、金竹坞、陈川、枫树头、南庄、高田34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为陈宅村。

地理

陈宅镇地处诸暨东南部,距市区中心25公里,省道诸东线穿镇而过,交通便捷;正常水面330亩、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的省大型水库——石壁水库在其境内。陈宅镇辖1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有16066人(2017年)。总面积77.89平方千米(2017年),山林91279亩,耕地11930亩。有企业1138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以服装、建材、纺织业为主。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亿元,财政总收入31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810元,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

行政区划

2006年,辖34个行政村:陈宅村、羡塘村、沙塔村、岩头下村、棠一村、棠里村、吕村、茅岭村、周宅村、大罗村、湖田村、陈卜坞村、大坑村、吴宅村、东蔡村、巽溪村、迪宅坞村、方家村、石壁脚村、理家村、新联村、乌岩村、乌二村、联航村、岭后村、球庄村、郑家村、擂鼓山村、下吴村、金竹坞村、陈川村、枫树头村、南庄村、高田村。镇政府驻为陈宅村。[2]

经济发展

陈宅镇素有“服装之乡”、“建材之乡”之称。服装业起步较早,现有服装企业29家,其中大雁服装厂、鸿达制衣厂为服装重点骨干企业。陈宅镇蕴含丰富的铅锌、萤石、长石、云母、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为建材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龙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马赛克质优价廉,畅销省内外。陈宅镇坚持发展效益农业,已开发农业基地10000多亩,以种植板栗、银杏、香榧、青梅等为主;建立了万亩香樟基地、石壁水库上千亩水土保持林基地和千亩现代农业园区。全镇已初步形成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格局,并在引进推广新产品上迈开了步子。种植业以茶叶、蚕桑、板栗、香榧等为主,其中茶叶3700亩,板栗4000亩,香榧500亩,青梅等水果基地1000亩,并开发引进仙居蜜梨、奉化水竹、新西兰蜜思李、枫桥绿柿等10余个名优新品种。养殖业以猪、鸭、山鸡等为主,拥有千头外贸猪场1家,年产千只山鸡1家,年产千只鸭场3家,百亩养蚌基地1个。加工业以名茶制作为主,现有乌牛早、迎霜、龙井等品种。同时,大力发展家庭工业,现有织机2500多台,纺织业蒸蒸日上,占全镇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陈宅镇历来重视教育,共投入1200多万元改良教育的软硬环境,已形成“一镇四校”格局,通过“教育强镇”验收。卫生事业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欣欣向荣,有卫生院、信用社各1个,程控电话已成网络,有线电视基本普及,文化广播电视站、粮站、集镇市场及保险代办所等配套设施完善。作为一个新兴集镇,陈宅在不断发展、前进。

工业经济

截至2008年底,全镇有企业1138家,以服装、纺织、建材等为主,已初步形成块状优势,有"服装之乡"、"建材之乡"、"纺织之乡"之誉。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7.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

服装业

截至2008年底,共有企业29家,其中百人以上企业6家。大型服装骨干企业市大雁服装厂,已通过ISO9001认证,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产值近亿万元,下设兰若时装公司,"兰若"服饰凭借过硬的质量,良好的声誉而驰名省内外。市鸿达制衣厂,年产值3000万元,下设鹏鸣服装有限公司,"鹏鸣"服饰曾荣获全国"十佳"品牌称号。

建材业

截至2008年底,共有企业30余家,是全市唯一的马赛克生产基地。年生产马赛克500万平方米以上,创产值5000多万元,主要品牌有梅花、白玉兰、双龙等,销往上海、宁波、余姚、上虞等地。近年来,建材企业不断提高设备档次,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产品深受用户欢迎。

个体丝织

截至2008年底,全镇共有织机2500多台,其中剑杆织机600多台,年产值占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在全市范围首创的、拥有近百台剑杆机的陈宅村级家庭工业园区--陈宅联合织造厂,是发展家庭工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次实践,一次创造,一次飞跃,为全市农村发展家庭工业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该厂自投产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截至2008年底,每天每台净利润在80元以上,已有1000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效益农业

截至2008年底,全镇共10645亩水田,89626亩林业用地,农业综合开发基地6000余亩,其中千亩现代农业园区和千亩水土保持林分别获诸暨市十佳农业园区和诸暨市十佳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称号。全镇已初步形成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格局,并在引进推广新产品上迈开了步子。

种植方面:以茶叶、蚕桑、板栗、香榧等为主。其中茶叶3700亩,板栗4000亩,香榧500亩,青梅等水果基地1000亩,并开发引进仙居密梨、奉化水竹、新西兰密思李、枫桥绿柿等10余个名优新品种。

养殖方面:以猪、鸭、山鸡等为主。拥有千头外贸猪场一家,年产千只山鸡场一家,年产千只鸭场三家,百亩养蚌基地一个。同时,青水虾、美国蛙、獭兔等新品种已陆续开发养殖。

加工方面:以名茶制作为主,现有乌牛早、迎霜、龙井等品种,特别是采自无公害茶园,用先进科学方法炒制,色、香、味、形俱佳的兰香剑茗茶,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陈宅镇共10645亩水田,89626亩林业用地,农业综合开发基地6000余亩,其中千亩现代农业园区和千亩水土保持林分别获诸暨市十佳农业园区和诸暨市十佳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称号。陈宅镇已初步形成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格局,并在引进推广新产品上迈开了步子。种植方面。以茶叶、蚕桑、板栗、香榧等为主。其中茶叶3700亩,板栗4000亩,香榧500亩,青梅等水果基地1000亩,并开发引进仙居密梨、奉化水竹、新西兰密思李、枫桥绿柿等10余个名优新品种。养殖方面。以猪、鸭、山鸡等为主。拥有千头外贸猪场一家,年产千只山鸡场一家,年产千只鸭场三家,百亩养蚌基地一个。同时,青水虾、美国蛙、獭兔等新品种已陆续开发养殖。加工方面。以名茶制作为主,现有乌牛早、迎霜、龙井等品种,特别是采自无公害茶园,用先进科学方法炒制,色、香、味、形俱佳的兰香剑茗茶,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千亩现代农业园区。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树立现代化的农业样板,陈宅镇因镇制宜,组织发动陈宅、吴宅、湖田三个村联合规划建设面积逾千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首期工程建设。已建成机耕路7条,计长4800米,修建桥涵18座,建成三面光干渠6条,计长度4500米,并搞好所有土地平整清理任务,完成全部工程的60%,投入资金60万元。同时,在园区内建立了水稻轻型栽培和"9308"超级稻推广示范方100亩。经市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园区的各项建设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 千亩水土保持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必需:高效的农业产业是农民殷切的期盼。陈宅镇围绕实施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为目的,标本兼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在石壁水库上营造千亩水土保持林。经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初见成效,成为怡人的一景。新造银杏基地400亩,香榧基地350亩,板栗基地850亩,优质水果等基地400亩,共计投入资金65万元。在切实抓好库区的封山育林和植被保护,注重培育水源涵养林,修筑拦泥坝和沉沙地的同时,结合双清双建"工作,出台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污染企业、严禁向水库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到有关政策措施,确保水保林卓有成效地发挥功能。

社会事业

陈宅镇重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截至2008年底,已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6%,2006-2008年被评为农村合作医疗先进集体。已完成镇级活动中心的创建和11个村的文化阵地建设,各村配备健身设施,开展健身活动。[3]

旅游资源

石壁水库属省大型水库之一。位于开化江上游,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1958年9月动工,1962年4月蓄水受益,1966年电站建成发电。1978年,加高大坝至45.5米,相应高程54.5米,坝顶长255米,底长100米;输水隧洞长271米,洞径2.2米,最大泄量48立方米每秒,发电装机1460千瓦,竖井直径2.8米;泄洪隧洞长345米,洞径5.5米,最大泄量219立方米每秒;非常溢洪道进口底高程47米,底宽15米。库容1103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931万立方米,与陈蔡水库同灌溉15万亩。大坝工程于1987年竣工。库区淹没耕地2089亩,挖填土方109.15万立方米,砌石方14.13万立方米,使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万立方米,投放劳力359万工,总投资962万元。截至2008年底,石壁水库正常水面330亩,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