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惠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惠琴 1977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0年到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7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留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史和明清小说。

陈惠琴
陈惠琴
[1] 来自360网
出生 1957年5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副教授

人物经历

1977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0年到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7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留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主讲课程

中国古代小说史论, 明清小说研究 ,红楼梦研究, 宋元明清文学史等。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史和明清小说。

主要贡献

1、《善取善创 别开生面--<西游记>续书略论》,《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3期 。

2、《狭邪小说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3、《理想 · 诗笔 · 启示--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

4、《<红楼梦>叙事结构三重奏》,《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2期。

5、《往事直待成追忆--曹雪芹创作心理研究之一》,《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2期。

6、《缺失与丰富的交织--论<红楼梦>创作的显在心理动机》,《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7、《从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曹雪芹创作情感活动研究》,《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精致而新鲜的感知表现--曹雪芹创作心理研究之二》,《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

9、《从孤独到归依--论<红楼梦>创作的潜在心理动机》,《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2期。

10、《在似于不似之间--论〈金粉世家〉对〈红楼梦〉接受的得与失》,《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

11、《孙悟空形象的国家观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

12、《激愤而悲凉的儒学演绎--<水浒传>的国家观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

13、《艺术感知与<红楼梦>创造》,《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期。

14、《<红楼梦>的时间意识解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 明清小说的生命伦理意识及其现代意义--以六部优秀小说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6、《<红楼梦>的时间意识研究--以第一回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分析为中心》 ,《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4期。

17、陈惠琴:宁波话中的动物比喻 。

著作信息

1、《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 。

2、《中国讽刺小说史略》,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3、《传奇的世界: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