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文彪(1910年-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第三副部长[1]。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62年11月24日下午在北京逝世。

目录

个人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支队队长,抗大第二分校大队长,第三团团长,陕甘宁边区警备一旅一团团长。

1946年2月,根据中共热河省委决定,在敖汉旗小河沿成立了中共热辽地委(二十一地委),陈文彪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地委、军分区领导十分重视人民武装的建设工作,在热辽专区所属各县均建立了武委会,在年内多次召开各县武委会主任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民兵工作的发展。7月1日,以地委名义下发了《关于建立群众武装》的指示,不久又下发了补充指示,积极帮助人武部门“配备干部、培养干部”,“村武委会主任参加村的支部,为支部委员之一”。要求各县区要在主要道口设立岗哨、封锁线,清查坏人,配合剿匪和缉私。并规定县与县、区与区结合部建立联防联络信号,以防坏人钻空子。这两个文件,对全区群众武装的发展和建设,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群众武装的建设工作。

1946年夏是土匪活动最猖狂时期,老哈河两岸的匪势最为狂妄,常常袭扰热辽地区的大后方小哈拉道口和小河沿一带。在热辽军分区司令员欧阳家样,政委陈文彪指挥下开展了剿匪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小河沿的“吴老广”匪部。新惠县支队、新东县支队、敖汉旗蒙民大队在军分区部分团队的配合下,回师热辽地区扫荡顽匪,在老哈河南岸连战连捷,收复了小河沿。

1947年7月,中共冀察热辽分局派马载到热辽地委任书记,陈文彪调任冀热辽军分区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独立第三师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六分部政治委员[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械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军械部政治委员。

1962年1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二岁。

视频

陈文彪 相关视频

国家制作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参考文献

  1. 陈文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政治委员,汉川新闻网,2018-4-9
  2. 陈文彪简历,个人简历网,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