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照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照丕(1883一1972年),字续甫,生于武术世家。系陈氏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1]。因他生于太极拳圣地和武术世家,自幼受拳械的熏陶,家训的严格教育,终生形成了酷爱、钻研、传播太极拳的一代名家。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了巨大贡献,探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源流

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

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陈卜公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沟背负一岭,名为青风岭,彼时岭上藏匪甚多,打家劫舍,人不能安居乐业,余始祖陈卜公采取易经阴阳之理,皇帝述问,针灸大全三部书编成一太极拳,在村中设武学社,教青年们练习,保卫桑梓,地方得安。详细情况在余十六世祖陈鑫----字品三,编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中,故不赘述。

明末清初时,余九世祖陈王庭功夫纯厚,拳艺深入化境,对陈式太极拳精益求精,教有名弟子蒋发,王庭公年老遗像蒋发侍立,现此像尚留。

道光年间,余十四祖陈长兴,拳艺高超,编著太极拳十大要注,太极拳点头篇,太极拳用武要言。年老站立于千百人群之中,无论如何推旋,拥挤,凡近其身者,如水冲石,不抗自退。脚步丝毫不动,人称为牌位先生[2]。教有名弟子河北省杨露蝉,数百年来,我们村练太极拳的很多,出现不少名手,现在练拳的人仍很多。杨式太极拳就是指杨露蝉教授的太极拳。杨在陈家沟学拳一住七年,昼夜无间,待拳学成后到北京传授太极拳,徒众甚多,就自立一派――――名为杨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北京吴鉴全,他是旗人,后来以吴为姓,其父名全佑,跟杨露蝉的儿子杨班侯学的太极拳,吴鉴泉是跟其父学的,吴鉴泉于1930年在上海教太极拳,徒众很多,就自立一派―――吴式太极拳。

孙禄堂孙式太极拳,原学形意拳,后来跟郝如真学了一套太极拳,郝如真跟武禹襄学的太极拳,武跟河南温县赵堡街陈清平学的太极拳,陈清平是陈家十五世祖,于道光年间迁到赵堡街的,距陈沟村五华里。

现在社会上练的太极拳,各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都有其相似之处。这是因为都是一脉相传的缘故。

拳名

为什么叫太极拳呢?因为这趟拳是刚柔相济,结合太极阴阳相停之理(就是阴阳不偏,故名为太极拳)。什么是太极?就是包括全世界这个大圆圈,原来是一无所有名为无极,后来有了阴阳二气,故名为太极。这就是无极而后生太极。什么是阴阳二气?就是天为阳地为阴,山为阳水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总之太极之阴阳是包罗万象的。如果没有这些阴阳之理,世界上就会万物不存,五谷不生,世界上就没有人类。太极之阴阳岂可忽视也。

什么是太极拳的刚柔?就是动则为刚,静者为柔;开者为刚,合者为柔;发劲为刚,蓄劲为柔;气为刚,劲为柔;总之太极不离阴阳,太极不离刚柔。阳者为刚,阴者为柔,太极是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阴阳相停。太极拳是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柔相济。这就是这趟拳名叫太极拳的原因。

视频

陈照丕 相关视频

陈家沟往事丨陈有华说陈照丕晚年逸事
陈照丕一脉传统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