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立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立清(1919年1月-2008年11月17日),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是中国武术家,陈氏太极拳第11代传人。

个人简介

陈立清(1919-2008),西安萃华武馆名誉馆长,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顾问。陈立清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7岁时开始学太极拳,14岁时已得到陈氏太极拳真传。

1941年,陈立清从开封女子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洛阳甘肃平凉等地教书,最终定居西安。她很注重陈氏太极拳的发掘和传播,这期间习武不辍,广收门徒,还学得了失传多年的陈氏108式长拳。

文革中,为防止拳谱丢失,她将这一拳谱手工刻印70本,分送族人和弟子。几十年的苦修,陈立清功夫大增,成为陈氏太极拳械集大成者。

1979年,全国首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南宁召开,年已六旬的陈立清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进行表演,震惊全场;大会结束前,许世友将军到会,陈立清的太极拳作为精彩项目之一再次上台表演,引起极大轰动,绝技震惊武林,很多人要求拜师学艺,各地纷纷邀请她授拳[1]

1982年,已退休的陈立清作为特邀代表出席第二届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以精彩的陈氏太极拳械表演获得了一等奖。

1994年,在温县举行的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老人被评为太极拳大师。翌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太极拳修炼大会上,她的表演获得了与会各门派的称赞,被评为国际太极拳修炼导师。

人物生平

1919年,陈立清降生在“太极拳圣地”陈家沟一个武术世家。父亲前两房妻子均无子病逝,其母又是过门10年才生头胎,陈立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为其取名金平,父亲为其取名赛男,对其十分娇惯。不料,“赛男”竟成了女儿一生的写照。赛男小时候,父亲常让她搂树,锻炼四肢力量。久而久之,武趣渐兴的陈立清就像男孩,上房爬树如履平地,打抱不平似家常便饭,人送绰号“马皮靴”。开明的父母因势利导,在她7岁时,送她跟随“长脖子”陈德禄学太极。深得陈氏太极精髓的陈德禄一身武功,可惜三子无人继承,老人便悉心传武于这个淘气的重孙女。赛男嘴馋,老人借此恩威并用引导她练功,有进步,赏些花生米;不用心,就敲头--凿“栗子”。

淘气的赛男豪侠任性,虽爱武术,但每天练30遍,实在枯燥,还是忍不住偷懒。族爷陈发科的神功改掉了她的坏习气。据老人回忆:一天,陈发科准备赴北京授拳,临行前为弟子演示拳技,不让小孩看。赛男躲在供桌下看到,陈发科将弟子从屋中心打到山墙上,又弹回房中间。陈发科发拳时,几尺外的油火东倒西歪;跺脚时声震瓦屋。演示完毕,赛男佩服得五体投地,要求跟族爷学拳,陈发科鼓励她好好练习。从此,她开始自觉习武。此后,赛男随父亲学炮捶、刀、枪等器械;跟陈氏传人、表叔耿占彪练春秋刀、剑、棍、锏。因习武认真,她多次得到陈鑫、陈椿元、陈克忠和陈照丕等高手指教。14岁到温县上学,父亲为其取名陈立清。陈立清在学校一战出名,成为闻名乡里的少年英雄。

当时,陈立清因深得陈氏太极拳真传,又练得刻苦,在同伴中小有名气。她所在学校的武术教练陈省三是她族爷,为试探她的功夫,让她和大她七、八岁的师范高年级学生比试太极推手。一交手,感到此人功夫较深,陈立清就想巧劲取胜。她露一破绽让对手进攻,然后一捋一推,对手被弹起后摔在远处的木制兵器上,背部被扎伤。陈立清大胜学校高手的消息不胫而走。

老人80多岁时,功夫依然“吓人”。在某次太极拳年会上,她下榻宾馆的服务员要试试老人身手,老人两次展示太极推手,一次将这位年轻人从床一边推到另一边;一次将其推到窗前。两位服务员当即磕头拜师。陈立清出名后,陕西省体育局动员她参加武术挖掘小组,西安市武协动员她开办西安萃华武馆,国外武术组织纷纷邀她出国授拳,香港一家电影公司请她担任武术指导。社会事务虽然很多,但老人最热心的还是教拳。她说:“我62年教拳不缀,学生遍布日本、美国东南亚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教多少弟子也数不清了。”老人告诉记者:“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回去就要抓紧教徒弟狼牙棒和太极棍。”

2008年11月7日早上8时许,中国首批太极拳大师,西安萃华武馆名誉馆长,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顾问陈立清女士去世,享年90岁[2]

主要成就

1979年,绝技震惊武林。

1982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一等奖。

1994年,被评为太极拳大师。

1995年,被评为国际太极拳修练导师

视频

陈立清 相关视频

陈立清、陈小旺大师早年太极珍藏片段
1985年 陈立清应邀日本表演(珍贵高清完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