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降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降香

别名

降真香、紫降香。

来源

为豆科植物小乔木花榈的干燥根及心材。野生。

产地

主产于广西海南岛。此外,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亦有分布。

性味

辛,温。

归经

入心包,肝经。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或镑片。

功效与作用

理气镇痛、行瘀止、消肿止痛。

药理作用

中药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有抗血栓作用,黄檀素有微弱的抗凝作用,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轻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齐。降香乙醇提取物有抗惊厥、镇痛作用。[1]

主治

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疼痛,瘀血肿痛等症。

相关配伍

1、《本草从新》:金疮出血、降香、倍子、桐花等分、末敷。 2、《百一选方》:治金刃或跌扑伤损,血流不止,以本品与五倍子共研末,捣敷患处。

配伍应用

  • 配三七:三七甘缓温通,苦降下泄,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二药相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打瘀痛、痈疽肿痛。
  • 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滞气,甘以解毒,寒能清热,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二者相伍,一先于活血散瘀,一先于清热解毒,相须为用,治疗痈疽疮肿。
  • 配当归: 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活血行气功效相加,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 配威灵仙: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二药相伍,皆可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 配丹参:丹参苦能降泄,微寒清热,多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之功。二药合用,化瘀力胜,丹参有清热之效,降香更有降气之能,故用于胸痹心痛、胁肋刺痛、痈疽疮肿。
  • 配郁金:既入血分,行血中之气,破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
  • 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藿香散邪辟秽,理气化湿,止呕和中,醒脾开胃。二药合用,治疗暑夏寒湿,症见发热头痛,胸胁满闷,纳呆泛恶,腹痛吐泻,湿浊伤中者。
  • 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温通,气味芳香走窜,内能宣通脏腑,外能透达经络,功善和血化瘀,有止痛、伸筋、消肿、生肌之功,二药配伍,用于瘀血阻滞胸痹胁肋疼痛、痈疽疮肿、跌打损伤等证。[2]

临床应用

1.出血证。本品辛散温通,能化瘀行血止血,适用于瘀滞性出血证,尤其适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内外出血之证,为外科常用之品。如《名医别录》治刀伤出血,单用本品研末外敷;《百一选方》治金刃或跌扑伤损,血流不止,以本品与五倍子共研末,捣敷患处。若治内伤吐血、衄血,属血瘀或气火上逆所致者,本品能降气化瘀止血,常与丹皮、郁金等同用。
2.胸胁疼痛、跌损瘀痛。本品味辛,能散能行,能化瘀理气止痛,可用治血瘀气滞之胸胁心腹疼痛及跌损瘀肿疼痛。如《本草经疏》治上部瘀血停滞胸膈者,以本品为末煎服;临床亦常与五灵脂、川芎、郁金等同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3.呕吐腹痛。本品辛温芳香,其性主降,故能降气辟秽,和中止呕,可用于秽浊内阻脾胃之呕吐腹痛,常与藿香、木香等同用。

降香的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阴虚火盛、血热妄行、脉实便秘者不宜用

降香的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2.《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煎药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3.《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昧不鲜者宜加服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