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其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其茂
教授
出生 福建永春
逝世 2005年6月25日(2005-06-25)(79岁)
国籍 中华民国

陈其茂(1926年-2005年),出生于福建永春的溪碧村,自小即对艺术和文学兴趣浓厚,毕业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1946年应聘来台筹办基隆市报,之后任教基隆女中卫道中学,再于东海美术系教授木刻版画,是台湾极具代表性的木刻版画家之一。

作品取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风格自然亲切、朴实稳健。他为走过的土地,画下速写,写成游记,用版画、油彩记录所见,看似轻描淡写,但人文风景在其雕刀和画笔下,皆呈现纯净自然的视界;纯粹、叙畅,却又引人入胜。

1950至1960年代,陈其茂以木口木版刻画台湾民俗风情,细腻而精致;以黑白的线条表现纯净、童真却又深远的古典意涵和乡土气息。70年代受现代艺术思潮影响,转为较不受媒材、技法、版种局限的多元创作形式,内容上则更著重于精神内涵的表现。

80年代,随著出国旅游、扩展视野,在取材、用色、构图、刀法和技巧上,都进入更纯熟和崭新的阶段。90年后多次的大陆行脚及之后的阿拉伯之旅,催生“还乡记”和“阿拉伯”系列作品。晚年深入非洲,以粗旷有力的刀法与黑白对比,表现对黑暗大陆另一层的反思和体会。他一生秉持著对创作的使命感,亦倾力投注于美术教育,作育英才无数,在台湾的艺术发展史上,贡献卓著。

经历

  • 1926 生于中国福建永春
  • 厦门美专毕业
  • 1945 来台后执教于基隆女中,并从事编辑工作。后于花莲师范及嘉义大林中学任教
  • 迁居台中后,于卫道中学教授美术以及东海大学美术系教授木刻版画。
  • 1953 集结作品在〈青春之歌〉中,是台湾第一本木刻画集。在部落,多山见于
  • 1956 于花莲师范教书时常探访原住民,出版〈原野之春〉,为描写山地纯朴纾情细腻的作品。
  • 1958 出版〈天鹅湖月色〉,为小而精致的木口版作品。
  • 1997 游历十八个中东国家,完成“阿拉伯”系列作品。
  • 2000 远赴非洲行,对黑暗大陆有更深一层的感受与悸动。
  • 2005 6月辞世

得奖纪录

  • 1952 自由中国美展版画金牌奖
  • 1961 中国文艺协会第二届文艺奖章
  • 1973 中国画协会金爵奖
  • 1974 第二届警总银环奖
  • 1978 中国版画协会第二届金玺奖
  • 1991 哥斯大黎加国家美术馆杰出艺术家奖

版画风格

作者早期的黑白木刻版画,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除木刻作品外,亦有纸版、铜版和铝的版画创作。他擅长湖光月色、山林云雾的描绘,后尝试较大幅的多色套印,以多变的色彩造型,丰富情境意识的表现。后期作品由缤纷愉悦的欧洲转向中西非的风土民情,震撼出的非洲系列作品又重新回归黑与白,蕴含对美艳黑色大陆的悲悯与哀愁。

文学风格

陈其茂创作文类包括诗、散文、小说与报导文学。早期致力木刻艺术的创作及介绍,1957年开始,以版画的质朴为特色,在台中创办的“光启出版社”为作家们设计封面,创造了“光启出版社”五○至七○年代的文学盛况。陈其茂也常应邀赴世界各国举行画展,游览名胜,并将所见所闻形诸文字,文笔平实,赵雅博说其游记:“最巧于从小事著手,从琐事说起,……笔触所及,文中有画。”

影片介绍


影片来源:台湾创价学会TaiwanSokaAssociation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