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文成」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_Scientist | name = 陳文成<br /> | image = 20120702.jpg | caption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50|1|30}} | birth_place = {{TW}}新北市|臺…”)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5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_Scientist       
 
{{Infobox_Scientist       
 
| name = 陳文成<br />  
 
| name = 陳文成<br />  
| image = 20120702.jpg
+
| caption =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enme-hon/1981%E5%B9%B4%E6%B0%B8%E9%81%A0%E7%9A%8431%E6%AD%B2/713533582119864/ 1981年永遠的31歲]
| caption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50|1|30}}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50|1|30}}
| birth_place = {{TW}}[[ 新北市|臺北縣]] 林口
+
| birth_place = 台灣 新北市林口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81|7|3|1950|1|30}}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81|7|3|1950|1|30}}
| death_place = {{TW}}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br/>(今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
| death_place =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br/>(今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 residence =   
 
| residence =   
| nationality =  {{ROC-TW}}
+
| nationality =  中華民國
 
| spouse            = 陳素貞(1972-1981喪夫)<!--(or | spouses = )-->
 
| spouse            = 陳素貞(1972-1981喪夫)<!--(or | spouses = )-->
 
| partner          = <!--(or | partners = )-->
 
| partner          = <!--(or | partners = )-->
行 14: 行 13:
 
| field = 古典罈模型、[[柏斯]]、愛因斯坦罈模型以及波利亞罈模型之漸近行為與應用、[[統計學]]、[[精算學]]([[精算師]])     
 
| field = 古典罈模型、[[柏斯]]、愛因斯坦罈模型以及波利亞罈模型之漸近行為與應用、[[統計學]]、[[精算學]]([[精算師]])     
 
| work_institution = [[卡內基梅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br/>(1978-1981)
 
| work_institution = [[卡內基梅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br/>(1978-1981)
|alma_mater = [[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大同初中]](1962-1965)<br/>[[建國中學]](1965-1968)<br />[[國立台灣大學|台大]]數學系學士(1968-1972)<br/>台大數學研究所肄業(1975)<br />密西根大學數學碩士(1976)<br />[[密西根大學]]數學博士(1976-1978)           
+
|education = [[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大同初中]](1962-1965)<br/>[[建國中學]](1965-1968)<br />[[國立台灣大學|台大]]數學系學士(1968-1972)<br/>台大數學研究所肄業(1975)<br />密西根大學數學碩士(1976)<br />[[密西根大學]]數學博士(1976-1978)           
 
| doctoral_advisor =   
 
| doctoral_advisor =   
 
| doctoral_students =     
 
| doctoral_students =     
行 23: 行 22:
 
}}
 
}}
  
'''陳文成'''({{bd|1950年|1月30日|1981年|7月3日|catIdx=Chen陳文成}}),[[ 臺灣]][[新北市| 臺北縣]][[中和區| 中和鄉]][[ 積穗]] (今[[ 新北市]][[ 中和區]] )人,生於[[ 林口鄉]] (今[[ 新北市]][[ 林口區]] ),[[ 密西根大學]] 博士,曾任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 統計系助理教授,長期關心[[ 臺灣民主運動]] ,捐助《[[ 美麗島雜誌]] 》,而遭到[[ 國民黨政府]] 關切。1981年返臺,被[[ 警備總部]] 約談,次日即被發現陳屍於[[ 臺灣大學]] 研究生圖書館旁,被稱為[[陳文成命 ]] [[陳文成事件]]
+
'''陳文成'''({{bd|1950年|1月30日|1981年|7月3日|catIdx=Chen陳文成}}),臺灣臺北縣中和鄉積穗(今新北市中和區)人,生於林口鄉(今新北市林口區),密西根大學博士,曾任美國[[卡內基]] 梅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長期關心臺灣民主運動,捐助《美麗島雜誌》,而遭到國民黨政府關切。1981年返臺,被警備總部約談,次日即被發現陳屍於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被稱為 『陳文成命案』或『陳文成事件』。
 +
 
 +
==陳文成事件==
 +
'''陳文成事件''',即'''陳文成命案''',於1981年在台灣台北市發生的陳文成博士離奇死亡案件,真相至今未明。此事件轟動海內外,為改變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
 
 +
1981年5月20日,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陳文成全家由美國返台探親,7月2日被三名警備總部人員帶走約談,隔日清晨被人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國民黨政府曾聲稱他是畏罪自殺,陳文成的家人與朋友指控是遭到政府謀殺。到台灣參與驗屍的美國法醫生理學家及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則認為這是一起他殺案件。
 +
 
 +
此事件引起美國政府重視,對國民黨政府施壓,要求進行調查,美國國會同時要求調查國民黨派至美國校園的職業學生特務。在美國壓力下,國民黨政府宣布,在未確定罪名前,警備總部不得隨意秘密約談相關人士,並且取消海外政治犯的黑名單。當時正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陳文成命案造成國際社會要求中華民國實施民主化的壓力與關注,使國民黨政府同意讓海外異議人士回到台灣,在台灣民主化運動中,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解嚴後,台灣政府對陳文成命案曾數次重啟調查,但都沒有具體成果。
 +
 
 +
陳文成於建國中學畢業後,原本報考臺大醫學系,但因發現色盲,以大學聯考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臺大數學系,後取得臺灣大學數學學士,留學美國,取得密西根大學碩士、博士,並在美國執教,執教期間,頻頻捐助台灣民主運動人士,尤其捐助美麗島雜誌。
 +
 
 +
此事件與[[江南案]]、[[美麗島事件]]、[[ 林宅血案]]被改編成2009年電影《[[被出賣的台灣 (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從2012年開始, 陳文成 友人要求在[[國立台灣大學|台大]]校園陳屍之處,樹立小型[[紀念碑]],但未獲台大校方同意。在[[楊泮池]]校長任內,2015年3月21日,台大校務會議正式通過,將其陳屍地點 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ref>[http://www.storm.mg/article/44449 陳文成事件33年後 台大終於決議設紀念廣場]</ref>。
 +
 
 +
== 外部連結 ==
 +
{{div col|2}}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5912 我的弟弟陳文成]
 +
*[http://www.cwcmf.org.tw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
*[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0702.htm 胡慧玲:真相‧緝凶‧追思:陳文成事件二十周年祭]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05003340/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53817 周清月(前美聯社駐台灣主任):一件政治命案與一位媒體受害者]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10154829/http://www.math.ntu.edu.tw/research/viewtopic.php?CID=7&Topic_ID=54 黃武雄:我的數學生涯]
 +
*{{youtube|iDhSmFJaIdU|林欣曄創作「31歲」}}
 +
*{{youtube|YhUrJHAw1tA| 陳文成事件}}
 +
*[https://www.csmonitor.com/1981/0806/080651.html Professor's death linked to alleged Taiwanese spying]
 +
{{div col end}}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
 
 +
{{DEFAULTSORT:Chen陳文成}}
 +
[[Category:台湾人]]
 +
[[Category:革命家]]

於 2019年12月23日 (一) 12:06 的最新修訂

陳文成
出生 (1950-01-30)1950年1月30日
台灣新北市林口
逝世 1981年7月3日(1981-07-03)(31歲)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
(今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國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 大同初中(1962-1965)
建國中學(1965-1968)
台大數學系學士(1968-1972)
台大數學研究所肄業(1975)
密西根大學數學碩士(1976)
密西根大學數學博士(1976-1978)
知名於 因關注民主與人權發展,遭當局約談後,隨即陳屍台大校園
配偶 陳素貞(1972-1981喪夫)
兒女 陳翰傑
(1980-05-30) 1980年5月30日(44歲)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 古典罈模型、柏斯、愛因斯坦罈模型以及波利亞罈模型之漸近行為與應用、統計學精算學(精算師)
機構 卡內基梅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
(1978-1981)

陳文成(1950年1月30日-1981年7月3日),臺灣臺北縣中和鄉積穗(今新北市中和區)人,生於林口鄉(今新北市林口區),密西根大學博士,曾任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長期關心臺灣民主運動,捐助《美麗島雜誌》,而遭到國民黨政府關切。1981年返臺,被警備總部約談,次日即被發現陳屍於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被稱為『陳文成命案』或『陳文成事件』。

陳文成事件

陳文成事件,即陳文成命案,於1981年在台灣台北市發生的陳文成博士離奇死亡案件,真相至今未明。此事件轟動海內外,為改變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1981年5月20日,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陳文成全家由美國返台探親,7月2日被三名警備總部人員帶走約談,隔日清晨被人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國民黨政府曾聲稱他是畏罪自殺,陳文成的家人與朋友指控是遭到政府謀殺。到台灣參與驗屍的美國法醫生理學家及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則認為這是一起他殺案件。

此事件引起美國政府重視,對國民黨政府施壓,要求進行調查,美國國會同時要求調查國民黨派至美國校園的職業學生特務。在美國壓力下,國民黨政府宣布,在未確定罪名前,警備總部不得隨意秘密約談相關人士,並且取消海外政治犯的黑名單。當時正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陳文成命案造成國際社會要求中華民國實施民主化的壓力與關注,使國民黨政府同意讓海外異議人士回到台灣,在台灣民主化運動中,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解嚴後,台灣政府對陳文成命案曾數次重啟調查,但都沒有具體成果。

陳文成於建國中學畢業後,原本報考臺大醫學系,但因發現色盲,以大學聯考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臺大數學系,後取得臺灣大學數學學士,留學美國,取得密西根大學碩士、博士,並在美國執教,執教期間,頻頻捐助台灣民主運動人士,尤其捐助美麗島雜誌。

此事件與江南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被改編成2009年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從2012年開始,陳文成友人要求在台大校園陳屍之處,樹立小型紀念碑,但未獲台大校方同意。在楊泮池校長任內,2015年3月21日,台大校務會議正式通過,將其陳屍地點命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1]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