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陳獨秀

增加 12,446 位元組, 1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陈独秀''' (''' Chéndúxiù''' )(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怀宁市(今安庆),<ref name="大紀元">{{cite news|url=https://www.epochweekly.com/122/6332.htm|title=五四運動主要發起人陳獨秀,從攻擊儒家道統到潛心研究國學並著述,從創建中國共產黨到中共眼中的反共先鋒,這位被共產黨利用然後拋棄的典型犧牲者,轉變為何如此巨大?|language=zh|date=|publisher=大紀元|author=藍培綱|accessdate=2018-12-12}}</ref>毕业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早稻田大学,[[中国]][[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文学家]]、[[出版家]]、[[专家]]、[[学者]]、[[教授]]、[[馬克思列宁主義]]的[[傳播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五四運動]][[北大文學院]][[院長]]、[[五四运动]]的[[发起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领导者]]、[[五四運動]][[總司令]]、[[《新青年》]][[杂志]][[创始人]]、[[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声望]]的[[革命]][[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1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3、4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4、5任]][[总书记]]。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巨大,很多[[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人物都是他的[[门生]],如[[毛泽东]]、[[瞿秋白]]等。
 
[[File:中共第一书记陈独秀.jpg|缩略图|中共第一书记陈独秀[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92/110/800/52048242.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9%88%E7%8B%AC%E7%A7%80&step_word=&hs=0&pn=4&spn=0&di=942114019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68569909%2C645438498&os=1098986025%2C1350156427&simid=4123507779%2C868142110&adpicid=0&lpn=0&ln=1919&fr=&fmq=1542717538790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1.gtimg.com%2Fnews%2Fpics%2Fhv1%2F192%2F110%2F800%2F5204824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gjof_z%26e3Bqq_z%26e3Bv54AzdH3Fzpda88AzdH3Fiox1AzdH3Fiox18n_z%26e3Bip4&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 来自百度图片]]]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 ),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安徽怀宁(今安庆)人。<ref name="大紀元">{{cite news|url=https://www.epochweekly.com/122/6332.htm|title=五四運動主要發起人 陳獨秀 ,從攻擊儒家道統到潛心研究國學並著述,從創建中國共 作為二十多年來一直為無 黨到中共眼中 階級解放事業而奮鬥 反共先鋒,這位被共產黨利用然後拋棄的典型犧牲者,轉變為何如此巨大?|language=zh|date=|publisher=大紀元|author=藍培綱|accessdate=2018-12-12}}</ref>革命戰士於四川江津病逝。
'''陈独秀'''(''' Chéndúxiù''' )(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怀宁(今安庆),<ref name="大紀元">{{cite news|url=https://www.epochweekly.com/122/6332.htm|title=五四運動主要發起人陳獨秀,從攻擊儒家道統到潛心研究國學並著述,從創建中國共產黨到中共眼中的反共先鋒,這位被共產黨利用然後拋棄的典型犧牲者,轉變為何如此巨大?|language=zh|date=|publisher=大紀元|author=藍培綱|accessdate=2018-12-12}}</ref>,[[中国]][[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文学家]]、[[出版家]]、[[专家]]、[[学者]]、[[教授]]、[[馬克思列宁主義]]的[[傳播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五四運動]][[北大文學院]][[院長]]、[[五四运动]]的[[发起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领导者]]、[[五四運動]][[總司令]]、[[《新青年》]][[杂志]][[创始人]]、[[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声望]]的[[革命]][[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1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3、4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4、5任]][[总书记]]。 陈独秀与[[李大钊]]被人们尊称为“南陈北李”,是[[中国共产党]] 的主要 人。陈独秀在 [[ 中国共产党 初期 ]]的 影响力巨大,很多 [[ 中国共产党 ]] 的著名人物都是他的 [[ 门生 ]] ,如[[毛泽东]]、[[瞿秋白]]等。<br>五四運動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為五四運動的主要發起人,鉴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及建党的特殊功勋,被选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 、二、三、四、五 书记。<ref name="大紀元"/>
后因陈独秀犯有[[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被[[共产国际]]免除了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职务,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br>
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盡管陳獨秀因受聘廣東省教育廳長(后不到職)沒有出席大會,隻派包惠僧代表他參加,在缺席情況下被推舉為中央局書記。“一大”閉幕后,陳獨秀遂回上海主持中央工作。陳獨秀投身革命后,放棄了殷實的家產。在北大他月薪300塊大洋。專職任黨的領導后,就靠組織每月三四十元的津貼和出版的《獨秀文存》的版費維持生活。<ref name="人民網">{{cite web|url=http://cpc.people.com.cn/BIG5/34136/2543709.htm|title=陳獨秀:“德”、“賽”救中國|language=zh|date=|publisher=人民網|accessdate=2018-12-12}}</ref>
[[File:1922年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陳獨秀.jpg |thumb|300px|1922年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陳獨秀(前排左一)和瞿秋白(后排右四) <br> [http://cpc.people.com.cn/mediafile/201206/12/P201206121617167948187412.jpg 原圖鏈接] [http://cpc.people.com.cn/BIG5/68742/230433/230434/18162994.html 來自 人民網]]]
之后又被连续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br>
陈独秀一生大起大落、曲折坎坷,对于他的历史评价,半个多世纪来,褒贬不一。对于他的婚姻和爱情,世俗偏见更是鄙夷和不屑,而他本人则备尝个中酸辛、苦涩和甘甜。
=== 院试夺魁后娶发妻===
1896年,陈独秀院试夺魁,中了第一名秀才。这一年,他只有18岁。家乡安庆城的几位从不登门的名门望族和富户人家,竞相托媒上门。在众多托媒提亲的人家中,陈母属意于安庆统领[[高登科]]的长女[[高大众]](高晓岚)。
次年冬,他们完婚,新婚燕尔,两人也能相亲相爱。可是时间长了,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且又性格迥异的人,渐渐地产生出差异和隔阂。1901年,陈独秀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可是,手头又资金匮乏,只得求援于妻子。这天,他以少有的温柔抚慰妻子:“大众,我就要远行了,家中的事全仗你照应……”这个倔强刚烈的人,好听的话还未讲完,便开门见山地说:“大众,我去日本需要一笔钱,你可否将你的金镯子借与我一用。”大众细声细语地说:“你已是有家小的男人了,在外闯祸,是要杀头的。你就是不想想我,也要想想儿子。”她见他默然无语,只得小声嘀咕:“我不能把金镯子给你去闯祸,它可是我高家的传家宝啊!”陈独秀没等她把话说完,便呵斥道:“没有见识的女人!”说着便甩手而去。
=== 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
他的好友[[潘赞化]]回忆道,他们“平时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高大众生有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三子。她进陈家30多年,从没离过家门。1930年9月,这位朴实贤淑的妇女病逝,终年55岁。
陈独秀正为自己的婚姻苦恼、绝望的时候,一个新的女性悄然闯入他的生活,她就是高大众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乳名小众,比大众小9岁。小众从小娇生惯养,塑就了她任达不拘、热情奔放的个性。她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对独树一帜的新派人物和新鲜事物特别喜爱。此时,陈独秀已在社会上声誉鹊起,和那一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高君曼十分崇拜这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每逢寒暑假回家,她总要抽出时间看望姐姐,并借机找陈独秀攀谈。
=== 与妻妹公然同居===
这一切,高大众早已察觉,她不愿出乖露丑,只得暗自心伤。陈独秀和高君曼相爱之事很快便在乡邻间传得沸沸扬扬。1910年,陈独秀到杭州陆军小学堂任地理教员,将高君曼带至身边,公然同居。
陈独秀所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事业,离不开高君曼的支持和帮助。高君曼为此付出青春年华,并积劳成疾染上多种疾病,而陈独秀却很少问及她的健康和孩子的成长。一个女人独力支撑,且又传闻陈独秀另有新欢,她感到再也无法共同生活了。1925年10月,高君曼带着儿子陈鹤年、女儿陈子美来到南京居住,这对自由恋爱结成的夫妻终于决裂分手了。1931年,高君曼病逝于南京,年仅47岁。
=== 隐居石库结识少妇===
1930年下半年,陈独秀为摆脱国民党的通缉捉拿,常常是东躲西藏,居无定所,不但经济拮据,同时形单影只。他居住在上海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楼房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整日闭门不出,不是读书就是写文章。和他相邻而居的是一位年轻女性,年龄在22岁上下,身材娇小,圆脸大眼,衣着干净,举止拘谨,一看便知是个憨厚老实的女人。
陈独秀应该是一个思想上的斗士,他是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的。为了自己的信仰,他可以说奋不顾身,当四处碰壁时,他毫不气馁,一有机会就继续奋斗。他倔强刚烈,我行我素,宁愿受穷也不愿接受朋友的资助。他如同一柄锋利的宝剑,力图将所有的旧思想旧框框一口气砸碎。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如领导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等事件可以说件件石破天惊,都足以证明他激烈的斗士性格。<br>
==年少不懂陈独秀,如今方知真名士==
[[File:陈独秀与潘兰珍.jpg|缩略图|centerright|陈独秀与潘兰珍[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336adb64168948e1a93b5d895784e465.jpeg 原图链接][http://m.kdnet.net/share-12538579.html?from=timeline 来自凯迪网照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蛰居[[武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撤消了总书记职务。陈独秀被撤职之后,回到上海,隐姓埋名,在熙华德路一座贫民窟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居住下来,结识了小自己29岁的单身邻居、英美烟草公司女工潘兰珍。
在监狱中,陈独秀写下了《独秀文存》第九版,[[蔡元培]]亲自为这个在押犯人写序。令国民党大员们唏嘘不已。
[[ 独秀文存 ]] 》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集之一。
陈独秀被关押期间,[[宋美龄]]等显要都曾前来探望,只有胡适路过南京而未至。陈独秀怒斥之:“吾知适之是大忙人,此际正与达官贵人拜会饮酒,宁有暇访我哉。不过一旧朋友而已,失之可也。”胡适闻言急忙赶来,但两人一见面即争吵不已,陈独秀托胡适设法把《资本论》译成中文,胡适认真操作,经常写信报告进展情况,叫他放心。而本无深交的[[蒋梦麟]]特地前来探望,并携来几部章回小说,被陈独秀视为知音。
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这句话用在中共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陈独秀身上,特别贴切。陈独秀一生跌宕坎坷:作为中共的创始人却不见容于中共,而当国民党欲借其声名而示好他却不屑为伍;作为托派的重要参与者却最终宣布脱离组织。陈独秀五味杂陈的人生,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倔强性格,既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又影响着个人的命运。
=== 被中共开除出党===
新文化运动后期,陈独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与李大钊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一起,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党的领袖,陈独秀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参与领导“五卅”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他直接参与指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的胜利,使他的革命历史达到光辉的顶点。在大革命后期及大革命失败以后,陈独秀却被中共开除党籍。
陈独秀得知“三条件”后,非常不满,说“我不知过从何来,奚有悔”,但对其挚友罗汉与中共接触,则未置可否。1937 年11 月,[[王明]]和[[康生]]回到延安后,反对党与陈独秀合作,并谩骂、攻击陈独秀是拿了日本人金钱的间谍。这使陈独秀大为光火,把王明、康生的错误行为看成是中央的意旨而怀恨在心。从此,他离中共越来越远,直至分道扬镳。
=== 被国民党逮捕===
“九·一八”事变后,陈独秀发表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国民党,尤其对国民党应对日本侵略不力多加指责,并号召人民丢弃幻想,起来自救,引起国民党对他的仇视。1932 年10 月15 日,国民党逮捕了这位“久缉未归的共产党首领”。
陈独秀这种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奋力驰去,披荆斩棘,不达目的不罢休,从而成就了新文化运动,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早期发展,也成就了其不屈不挠、刚毅爽直的优秀品质。但这种性格也有另外一面,即常常与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相伴随。这一面,则使陈独秀失却了对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反省检讨,失却了对托派理论和组织的判断,也失却了为他参与缔造的党和人民事业尽力的机会。<ref>[http://www.yhcqw.com/31/10173.html 国共两党为何都容不得陈独秀],炎黄春秋网,2018-12-03</ref>
 
==陈独秀與胡適==
===[[陳獨秀]]和[[胡適]]之間的友誼不能用常人的眼光看待===
 
有人曾說,[[陳獨秀]]和[[胡適]]之間的友誼不能用常人的眼光看待,因為二人性格迥異,還經常擺出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面孔,可在大事大非面前,二人又能瞬間化干戈為玉帛。
 
[[魯迅]]就曾經這樣評價二人:「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面竪一面大旗,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那門卻開著的,裡面有幾枝槍,幾把刀,一目瞭然,用不著提防。
[[適之]]先生的是緊緊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武器,請勿疑慮。’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這樣的人——有時總不免要側著頭想一想。」
[[魯迅]]的評價,不可謂不精辟。<ref>[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13000222-260306?chdtv  中時電子報-兩岸史話-胡適與陳獨秀的是非恩怨]</ref>
 
===陳獨秀總是劍拔弩張,胡適則待人溫厚平和===
 
與人打交道,陳獨秀總是劍拔弩張,胡適則待人溫厚平和。但即便是爭論得再激烈,二人也都嚴格遵循一個原則——「君子絕交不出惡聲」,這是陳獨秀的主張,亦是胡適的觀點,因此兩人即便矛盾再大,也會「很客氣地辭別」。
 
===相識===
 
1915年,剛剛從日本回國創辦《青年雜誌》的[[陳獨秀]],與亞東圖書社老闆[[汪孟鄒]]閒談。
期間汪孟鄒談到,他有位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哲學的老鄉,文筆極佳。陳獨秀當即問道:你是說[[胡適]]之嗎?
汪孟鄒大感驚訝,後來才得知,陳獨秀早在日本留學時就曾收到一位美國留學青年的來信,當時便對他的文採大加贊賞,而這個人,就是胡適。
 
回國後,陳獨秀對胡適的文筆依舊念念不忘,此番聽說汪孟鄒與之是老鄉,便動起了向胡適約稿的心思。
這稿約的可謂一波三折……但也許就是緣分使然,陳獨秀和胡適這兩位素未謀面的文人,竟然在幾封書信的往來間,成就了一番傳奇的友誼。
陳、胡未曾謀面,便在《新青年》這塊陣地上發起了新文化運動,他們以「德先生」和「賽先生」為運動口號,宣揚民主與科學,諸多新思想、新理論在當時相對封閉落後的中國迅速蔓延開來,煥然一新的文字風格也為看慣了八股文的年輕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
這場影響力極大的運動,也為早就想將陳獨秀招致麾下的,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添了一把火。
 
1917年1月13日,[[蔡元培]]正式將陳獨秀招致麾下,任北大文科學長,每月發放300元薪酬給他,這對正在窮困潦倒中的陳獨秀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
 
然而在當時的北大內部,傳統文學還佔據著主導地位。陳獨秀自覺孤助無援,他又想到了自己曾向[[蔡元培]]力薦的夥伴——[[胡適]]。正是蔡元培的成全,使得陳獨秀和胡適這兩位相隔萬里的夥伴終於有了共事的機會。陳獨秀和胡適的到來,無疑讓蔡元培時期的北大如虎添翼。此時的北大文科部,既有[[沈尹默]]、[[[沈兼士]]、[[錢玄同]]等舊教員,又有[[陳獨秀]]、[[胡適]]、[[劉半農]]、[[魯迅]]、[[周作人]]等人新思想的匯入,使得當時的文學革命、思想自由的風氣在北大刮起,並迅速在全國流行起來。
 
===分手===
 
幾封書信,促成了[[陳獨秀]]和[[胡適]]傳奇般的友誼。按理說,二人從素昧平生發展成知己、同事,理應有一個完美的大結局,然而二人的關係卻並未像大家預想的那樣發展。
 
[[胡適]]從美國回到上海後,曾發誓20年不談政治,20年離開政治,只從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追求一種非政治的文化基礎,這與[[陳獨秀]]「不談政治」的宗旨是契合的。
 
1919年11月11日,一戰停戰的消息傳來後,[[陳獨秀]]竟忍不住在《克林德碑》一文中舞文弄墨,飽含情感地形容起北京市民歡慶勝利的景象。同時激情澎湃的還有[[蔡元培]],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胡適]],然而恰在此時,胡適的母親去世了,他「談政治」的熱忱一下子沈寂了下去,再加上他本來就更加熱心於文藝,所以但凡遇到陳獨秀管他要有關政治的稿子,他也只是敷衍幾篇了事。之後,二人在政治、思想上的碰撞多了起來,分歧日漸凸顯,這引起了有意與政治保持距離的胡適的不快,乃至後來二人爆發了激烈的矛盾。
 
[[胡適]]與[[陳獨秀]]因《新青年》結緣,也因《新青年》分手,然而二人始終未在公眾場合表達過對對方的不滿,直到30年後,胡適回憶起這段歷史還明確地表示他和陳獨秀之間的矛盾並非個人矛盾,而有關主義。
二人也並未因此中斷往來,恰恰相反,陳獨秀此後曾有過數次被捕的經歷,甚至差點丟了性命,正是因為胡適的出手相助,才得以化險為夷。
 
===營救===
 
[[陳獨秀]]和[[胡適]]的關係,就像是兩條曾經匯聚於反封建主幹道的河流,大部分的時間,它們分流而去。不過,在這兩條河流中間似乎總有一些支流將它們連結,藕斷絲連的二人時而勢不兩立,時而同仇敵愾,時而在關鍵時刻為對方挺身而出。
 
1922年8月9日下午,[[陳獨秀]]的新居——上海法租界環龍路銘德里二號闖進了一幫不速之客。這幾個人,是法總巡捕房特別機關探長[[西戴納]]、督察員[[黃金榮]]、探子[[程子卿]]、[[李友生]]和包探[[曹毅卿]]。
他們所來當然不是什麼好事,而是以[[陳獨秀]]家中藏有違禁書籍的名義,將陳獨秀抓進了牢房。這並不是陳獨秀第一次被捕,所以他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恐懼,他照例配合巡捕做完詢問筆錄,又被量了身高:一米六三。
 
[[陳獨秀]]被捕當晚,[[胡適]]就得知了消息,並在一個大雨過後的清晨,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時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的顧少川,詳細說明陳獨秀案內的證據,並說法國人今年做的事,實在大傷中國青年的感情,請他以此意勸告法公使,請他們不要如此倒行逆施,惹出思想界「排法」的感情。復審當天,律師博勒在公堂上說,陳獨秀家中確實有《新青年》雜誌,但他家僅有此書,並無印刷設備,因此也不違背法租界條例。就這樣,法國會審官商議後,判罰陳獨秀大洋400元,由保人保出,所抄書籍一律銷毀。
 
第二天,[[顧少川]]秘書便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胡適]],胡適連聲道謝。
 
[[陳獨秀]]十分感念[[胡適]]搭救之恩,他寫信給對方,並寄出自己的一篇文章——《對於現在中國政治問題的我見》給胡適新創辦的《努力》雜誌,雖說陳獨秀的觀點依然與胡適相左,但二人拋開思想之外的情感卻從未間斷。一直以來,陳獨秀就好像是那個衝鋒在前、無所畏懼的少年,而胡適則像是一個心思縝密的長輩,窮盡所能為其搭建了一個又一個避難所。
 
===最後的共鳴===
 
晚年的[[陳獨秀]],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一身傲骨。
 
1937年,剛剛出獄不久的陳獨秀去中英協會和胡適等人晤談,期間胡適對陳獨秀說:「我覺得仲甫可以進國防參政會,現在國難當頭,正是用人之際……我現在也是國防參政會參議院,仲甫若進來,我們又可以轟轟烈烈在一起乾了。」
  面對[[胡適]]的邀請,陳獨秀絲毫沒有給這位曾多次營救他的老朋友面子,直搖著頭說:「[[蔣介石]]殺了我許多同志,還殺了我兩個兒子,我和他不共戴天。」
[[胡適]]聽了默不作聲,他知道陳獨秀的脾氣,也不便再強求。而這次不算愉快的會面,也成了二人此生當中最後一次晤談。
 
晚年的[[陳獨秀]]選擇偏居在四川江津的一個小縣城,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此後,陳獨秀與胡適就沒有什麼聯繫了。然而在陳獨秀最後的日子里,乃至他去世以後,兩人在思想上的共鳴依舊沒有中斷。
也許胡適也沒有想到,二人最後的共鳴,竟是在陳獨秀過世之後產生的。他將老友的遺著重新編輯出版,定名為《陳獨秀最後對於民主政治的見解(論文和書信)》。
他還為這本書撰寫了一篇序言,由衷贊美老友在「最後見解」中發掘出民主真諦的意義。他說:「我覺得他的最後思想——特別是對於民主自由的見解,是他‘深思熟慮了六七年’的結論,很值得我們大家仔細想想」。
有人說,晚年的[[胡適]]變得無所畏懼,這與當年的陳獨秀頗有幾分相似。
1962年2月24日,72歲的胡適在台灣的一場雞尾酒會上發表演說,那場演說的內容涉及「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等話題,他始終慷慨激昂,早已忘記自己久病初愈的身體,說到激動處他當場昏厥、後腦著地,當天便在台北醫院去世。
晚年的陳獨秀和胡適,依然堅守著自己的思想,或筆耕不輟,或據理力爭,這讓人不禁想起梁啓超的一句名言:「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壇。」,此二人,正可謂得其所哉!
 
==生活轶事--陈独秀学历造假事件==
[[File:陈独秀与蔡元培.jpg|缩略图|centerright|陈独秀与蔡元培[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3859445986&di=57916b7572e53d7446a5fb272a7e2405&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51103%2FImg425145863.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9%88%E7%8B%AC%E7%A7%80%E4%B8%8E%E8%94%A1%E5%85%83%E5%9F%B9&step_word=&hs=0&pn=19&spn=0&di=99294291691&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3926842068%2C2186272138&os=1591351652%2C17711261&simid=3402747883%2C261683458&adpicid=0&lpn=0&ln=265&fr=&fmq=1543849229510_R&fm=result&ic=0&s=undefined&hd=0&latest=0&copyright=0&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51103%2FImg42514586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v7s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da8c88anAzdH3Fg9dc89cbmd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selected_tags=0 来自百度照片]]]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全文后附履历一份: 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这份公函1月11日发出,13日范源廉就签发“教育部令”第3号:“兹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令。”
陈独秀也强调自己没有“学位头衔”,“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蔡元培之所以要拿这么一份不确切的履历递交教育部,目的就是要保证陈独秀顺利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蔡元培是抱着整顿北京大学的决心出任校长的,而且立意从文科整顿做起,延聘教员从聘请文科学长开始。文科学长不但必须是“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还必须具有革新的思想,勇于“整顿”的革命的精神。陈独秀当时“是一员闯将,是影响最大,也是最能打开局面的人”。<ref>[http://www.guoxuedashi.com/b/4/125777/陈独秀学历造假事件],国学大师网,2018-12-03</ref>
==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File:陈独秀雕像.jpg|缩略图|centerright|陈独秀雕像[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115482760&di=14defd1b32cb5ef30f94a04486f2e0d4&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405%2Ffbf186b327a3416c8bf5772cd3312c1f.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9%88%E7%8B%AC%E7%A7%80&step_word=&hs=0&pn=168&spn=0&di=1614088096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512893370%2C3660834834&os=1556049337%2C2083222984&simid=0%2C0&adpicid=0&lpn=0&ln=1930&fr=&fmq=154410528064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405%2Ffbf186b327a3416c8bf5772cd3312c1f.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dd0nl99an_nl9md0&gsm=78&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selected_tags=0 来自百度图片]]]
为什么说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浩如烟海,凭什么说陈独秀争议最大呢?这是由陈独秀超绝的影响力和功过是非难有统一定论的鲜明特色决定的,下面分别从功与过两个方面进行简述:<br>
一,陈独秀卓越的历史贡献及世人的曲解<br>
==视频链接==
1, <center>''' 陈独秀在1921年—纪实—视频高清在线观看-优酷'''
  {{#ev:youku|XMzY1NDcwMzUzMg|alignment=center}}
2, ''' 一部演绎了陈独秀, 李大钊二人如何提出建立共产党的电影'''
{{#ev:youku|XMzU2MjExNzgxNg|alignment=center}}
3, ''' 陈独秀-微电影'''
{{#ev:youku|XMjk5NDg2MDQ3Mg|alignment=center}}
</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中国大陆军政人物]]
2,1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