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獨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怪异而崇高的人物性格: 修改错别字
Pie對話 | 貢獻
(增加段落)
行 76: 行 76: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9月,他和潘兰珍定居武昌,并向世人宣布结为夫妻。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1949年10月,潘兰珍病逝。<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7/2p03248mergl28p.html 陈独秀],名人简历网,2018-11-23</ref>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9月,他和潘兰珍定居武昌,并向世人宣布结为夫妻。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1949年10月,潘兰珍病逝。<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7/2p03248mergl28p.html 陈独秀],名人简历网,2018-11-23</ref>
 
==牢狱之灾何其多==
 
==牢狱之灾何其多==
 +
 
 为着信仰、民主,陈独秀一生多经牢狱之灾,有据可查的被通缉八次,被捕五次。1913年讨袁失败在芜湖被盟军所捕,险被枪杀;1919年6月11日在北京因散发反政府传单,被囚98天;1921年10月4日在上海被法租界捕房拘捕;1922年8月9日在上海被法租界捕房拘捕;1932年11月15日在上海被捕,转押南京。这是陈独秀最后一次坐牢,坐的时间最长,故事最多。以牢狱之灾为线索,都可以写成一部有传奇色彩的书……
 
 为着信仰、民主,陈独秀一生多经牢狱之灾,有据可查的被通缉八次,被捕五次。1913年讨袁失败在芜湖被盟军所捕,险被枪杀;1919年6月11日在北京因散发反政府传单,被囚98天;1921年10月4日在上海被法租界捕房拘捕;1922年8月9日在上海被法租界捕房拘捕;1932年11月15日在上海被捕,转押南京。这是陈独秀最后一次坐牢,坐的时间最长,故事最多。以牢狱之灾为线索,都可以写成一部有传奇色彩的书……
  
行 91: 行 92:
  
 
 陈独秀应该是一个思想上的斗士,他是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的。为了自己的信仰,他可以说奋不顾身,当四处碰壁时,他毫不气馁,一有机会就继续奋斗。他倔强刚烈,我行我素,宁愿受穷也不愿接受朋友的资助。他如同一柄锋利的宝剑,力图将所有的旧思想旧框框一口气砸碎。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如领导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等事件可以说件件石破天惊,都足以证明他激烈的斗士性格。<br>
 
 陈独秀应该是一个思想上的斗士,他是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的。为了自己的信仰,他可以说奋不顾身,当四处碰壁时,他毫不气馁,一有机会就继续奋斗。他倔强刚烈,我行我素,宁愿受穷也不愿接受朋友的资助。他如同一柄锋利的宝剑,力图将所有的旧思想旧框框一口气砸碎。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如领导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等事件可以说件件石破天惊,都足以证明他激烈的斗士性格。<br>
 +
==年少不懂陈独秀,如今方知真名士==
 +
[[File:陈独秀与潘兰珍.jpg|缩略图|center|陈独秀与潘兰珍[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336adb64168948e1a93b5d895784e465.jpeg 原图链接][http://m.kdnet.net/share-12538579.html?from=timeline 来自凯迪网照片]]]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蛰居武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撤消了总书记职务。陈独秀被撤职之后,回到上海,隐姓埋名,在熙华德路一座贫民窟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居住下来,结识了小自己29岁的单身邻居、英美烟草公司女工潘兰珍。
 +
 +
虎落平阳,分外凄凉。当时的潘兰珍不知道眼前的老先生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独秀,只知道他是个卖字为生的孤苦老人而已。
 +
 +
那是陈独秀最为孤寂的时期。正逢大革命失败,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相继壮烈就义,陈独秀又犯下右倾错误,受到了党内批判,同时还遭到国民党的通缉捉拿,无奈地东躲西藏。婚姻生活两度离合,年过半百孑然一身。
 +
 +
张宝明和刘云飞在《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代悲情》一书中记载说:
 +
 +
“在潘兰珍的悉心照料护理下,陈独秀的生活也逐渐地条理化。在吃上可口应时的热菜、热饭之后,他的身体与精神均有了很大的改观。他换上西服,打上了领带,染上秋霜的头发也梳得油光闪亮。颏下的胡须也刮得精光。”
 +
 +
“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父女,在二人心中,他们是师生,但是这种纯朴的师生关系在时间酵母的催化中也渐渐地发生转变。年龄已不足以成二人结合的障碍。”
 +
 +
“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潘兰珍终于定下了心,在寒冷的冬季向陈独秀表达了火热的爱慕之情。”
 +
 +
经邻居许大姐出面作媒,这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夫少妻终于在1930年正式结婚了,后来还领养了一个女儿,随潘兰珍姓,叫潘凤仙。
 +
 +
1932年10月15日晚,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患病在家休养的陈独秀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后送往南京老虎山模范监狱关押。经庭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
 +
 +
报纸登出后,潘兰珍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潘兰珍当即辞去了工作,把女儿送往南通娘家,来到南京,在老虎山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靠做点女红零活维持生计,照顾陈独秀的牢狱生活。1937年8月,陈独秀坐了5年监狱提前释放,潘兰珍为丈夫整整送了五年牢饭。(多么纯真的爱情,不离不弃,令人钦羡!)
 +
 +
陈独秀被捕后,国民党各界纷纷致电中央要求“严惩”、“处极”、“明正典刑”、“迅予处决”。同时,“老家”这边也发表消息,指责他为资产阶级走狗、反共先锋。《红色中华》发表标题为“取消派领袖亦跑不了,陈独秀在上海被捕”的文章,《中央日报》亦发表社评,宣称“反对并图颠覆国民党者,即为叛国”。
 +
 +
两方都欲把这颗“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傅斯年语)除之而后快,相映成趣,后人评价这也许是三十年代初国共两党拥有的唯一共识吧。
 +
 +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给蒋介石拍电报,称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而不是扫帚星,更不是囚徒,请求给予释放。蒋却无动于衷,说:“独秀虽已非共党之首领,然近年共产党杀人放火,独秀乃始作俑者,故不可不明正典刑。”
 +
 +
被捕后不久,陈独秀与彭述之一起被解送南京,途中,在泥泞道路上陈独秀依然酣然入睡。令彭述之十分羡慕。陈独秀说:“吾已半老,别无所求。汝正青春,大有可为。万望勿作他想。”
 +
 +
1933 年4月14日, 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开审陈独秀,审判进行了三天,旁听席上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章士钊主动为陈独秀辩护,十分卖力,陈独秀却不领情,说:“律师所云惟其本人观点而已。吾人之政治主张,以吾本人之辩护状为准。”法庭上一片惊叹:“革命家!”陈独秀慷慨答问,“态度安闲,顾盼自若,有时且隽语哄堂”。其《辩护状》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上海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均选为法学系教材。
 +
 +
审判后,55岁的“老青年”陈独秀被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判刑13年;后上诉,减刑为8年。即被押解江苏省第一模范监狱,俗称老虎桥监狱。
 +
 +
陈独秀将监狱变成了研究室。他在牢房里摆了两个大书架,上面堆满了经史子集。他甚至与给自己送饭的老婆潘兰珍在狱中公然做爱,且斥骂狱卒:“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欲却没有犯法。”成为千古彪悍之事,也被后人誉为真性情男人。
 +
 +
在监狱中,陈独秀写下了《独秀文存》第九版,蔡元培亲自为这个在押犯人写序。令国民党大员们唏嘘不已。
 +
 +
《独秀文存》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集之一。
 +
 +
陈独秀被关押期间,宋美龄等显要都曾前来探望,只有胡适路过南京而未至。陈独秀怒斥之:“吾知适之是大忙人,此际正与达官贵人拜会饮酒,宁有暇访我哉。不过一旧朋友而已,失之可也。”胡适闻言急忙赶来,但两人一见面即争吵不已,陈独秀托胡适设法把《资本论》译成中文,胡适认真操作,经常写信报告进展情况,叫他放心。而本无深交的蒋梦麟特地前来探望,并携来几部章回小说,被陈独秀视为知音。
 +
 +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日本战机轰炸南京,老虎桥监狱被炸。陈独秀幸卧桌下,没有受伤。金女大中文系主任陈中凡(陈独秀在北大时的学生)商请胡适等联名保释他。政府当局表示,本人写悔过书,立即可办。陈独秀大怒:“我宁愿炸死狱中,实无过可悔。”
 +
 +
何等凛然正气!
 +
 +
1937 年南京沦陷前,陈独秀被提前释放。胡适、张伯苓、周佛海、傅斯年等名流为其接风洗尘。(看看先辈们的风度和雅量!令今人汗颜!)席上,周佛海请陈独秀到国防参议会挂个名,可保后半生衣食无忧,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陈独秀的北大学生、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也禀承蒋介石的旨意,动员陈独秀出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胡适让他去美国写自传的邀请,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均遭陈独秀严词拒绝。
 +
 +
同时也拒绝去延安。在武汉时,董必武曾去拜访,并对他说:“鄙人受中央之托,专程而来,欢迎你回党工作。”唯一的要求是他写个书面检讨。生性狂傲的陈独秀说:“回党工作是我所愿,惟书面检讨,碍难从命。”又说:“时至今日,谁有过,谁无过,在未定之数,有什么好写呢!”
 +
 +
几经辗转,陈独秀带着潘兰珍来到重庆偏僻的江津县五举乡石墙村隐居,生活清贫凄苦、穷困潦倒。期间叶青送的200元、朱家骅赠送的5000元、蒋介石等从银行汇的钱他都一一拒绝,说“无功不受禄。”(前有陶渊明,后有陈独秀,今有何人也?)
 +
 +
送钱者是出于对陈独秀的敬仰,而陈独秀的拒收给人留下的是更多敬仰!此等性格和人品,历史上有几人能做到?
 +
 +
晚年的陈独秀以大量的精力撰述了文字训蒙的专著《小学识字教本》,但稿件送审时,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书名不妥,要陈独秀改书名。陈独秀坚决不同意,并说“一字不能动”,把预支的8000稿费也退回去了。
 +
 +
直至陈独秀因病谢世,《小学识字教本》仍未出版,成了他晚年未了的一大憾事。
 +
 +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贫病交加,在四川江津去世,消息绝少见于报端,机关报更是毫无登载。有报纸评论道:“如此一代人杰之死,此时此地,实有不胜寂寞之感。”
 +
 +
陈独秀弥留前给潘兰珍留下的惟有一句遗言:“兰珍吾妻,望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
 +
 +
话说当年,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宴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包括梦露在内的演艺界名流。当时,正在自己的农庄里锄草的意识流小说大师福克纳,给总统回信说:“为了吃顿饭去白宫实在太远了。我年迈体衰,不能长途跋涉去和陌生人一起吃饭。”
 +
 +
名士总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堪称打不死、炖不烂的铜豌豆。
 +
 +
历史王八蛋,你能奈我何?<ref>[http://m.kdnet.net/share-12538579.html?from=timeline 年少不懂陈独秀,如今方知真名士],凯迪网,2018-11-27</ref>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1921年]][[7月]]—[[1927年]][[7月]]创建[[中国共产党]]并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1921年]][[7月]]—[[1927年]][[7月]]创建[[中国共产党]]并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创办[[新青年]]。
 
*创办[[新青年]]。

於 2018年11月27日 (二) 19:16 的修訂

中共第一書記陳獨秀原圖鏈接來自百度圖片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
陳獨秀與李大釗被人們尊稱為「南陳北李」,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人。陳獨秀在中國共產黨初期影響力巨大,很多中國共產黨的著名人物都是他的門生,如毛澤東瞿秋白等。
鑑於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及建黨的特殊功勳,被選舉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任書記。
後因陳獨秀犯有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被共產國際免除了中共最高領導人的職務,逐漸退出了政治舞台。
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陳獨秀思想論稿》、《陳獨秀著作選編》等。

個人經歷

陳獨秀在江津的故居原圖鏈接來自重慶晚報網照片
陳獨秀對巴黎和會的評論原圖鏈接來自搜狐網照片

1879年10月9日(清光緒五年),陳獨秀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城北的一間別墅里。
1896年考中秀才。
1897年入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學習,開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書院開除。
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速成科學習。
1903年7月在上海協助章士釗主編《國民日報》。
1904年初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宣傳革命思想。
1905年組織反清秘密革命組織岳王會,任總會長。
1907年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後轉入早稻田大學。
1909年冬去浙江陸軍學堂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
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被捕入獄,出獄後於1914年到日本,幫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
1916年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相當於系主任)。
1918年和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提倡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俗稱「南陳北李」。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在北京街頭親自散發《北京市民宣言》時被捕入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界、各省函電交馳,要求釋放陳獨秀。學界有69名署名保釋陳獨秀,其中有著名的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學教員;有新派人物,也有舊派人物。對五四運動持反對態度的田桐,也發表函電,要求立即釋放陳獨秀。在各方的壓力下,陳獨秀恢復了自由。胡適在6年後還念念不忘這件事。1925年12月,他在「北京群眾燒毀晨報館事件」發生後寫給陳獨秀的信中提及此事。
1920年,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進行建黨活動。
1921年3月24日,陳獨秀受陳炯明之邀在廣東建黨。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 之後又被連續選為中共第二、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第四、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在大革命中,陳獨秀多次反對共產國際的國共合作指示(為了保證合作,共產國際要求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但是由於缺乏有系統的、獨立的階級綱領指導,使得陳獨秀等一次次被共產國際領導層錯誤的行政指令壓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陳獨秀在黨報上發表公開信,單方面宣布退出國民黨,引起黨內外轟動。因為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服從後者的紀律,是共產國際為確保國共合作的既定戰略路線的中心政策。
1932年,在上海淞滬會戰中,支持抗戰,譴責蔣介石賣國獨裁,而後被國民黨政府逮捕。
1937年8月出獄,擁護國共合作和國民黨領導抗日,在武漢聯絡民主人士和抗日軍隊,試圖組織「不擁國、不阿共」的第三勢力。此時的陳獨秀已偏離了托派綱領,並遭到多數中國托派的反對,但仍與托派組織保持關係——直至逝世也未曾脫離過這種組織和思想、政治關係。 1938年,被王明、康生誣陷為日本間諜,從此與中共徹底決裂。晚年陳獨秀最終的立場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權,開始對共產主義理論進行反思。
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作為二十多年來一直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而奮鬥的革命戰士於四川江津病逝。

大革命後期犯下嚴重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表現——
他看不到中國農民階級的巨大力量,故而錯誤地主張放棄對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採取妥協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國大革命遭到失敗,除了來自共產國際指導上的原因,他的右傾錯誤也是重要的原因。
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組,他離開中央領導崗位。此後,他接受託派觀點,以在黨內成立小組織的方式進行活動。1929年11月,因為他在中東路問題上發表對中共中央的公開信,而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發表由81人署名的作為托陳取消派綱領的《我們的政治意見書》。同時,在上海組成托派小組織無產者社,出版刊物《無產者》。1931年5月,出席中國各托派小組織的「統一大會」,被推選為中國托派組織的中央書記。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後囚禁於南京模範監獄。

婚姻家庭情況

陳獨秀一生大起大落、曲折坎坷,對於他的歷史評價,半個多世紀來,褒貶不一。對於他的婚姻和愛情,世俗偏見更是鄙夷和不屑,而他本人則備嘗個中酸辛、苦澀和甘甜。

院試奪魁後娶髮妻

1896年,陳獨秀院試奪魁,中了第一名秀才。這一年,他只有18歲。家鄉安慶城的幾位從不登門的名門望族和富戶人家,競相托媒上門。在眾多托媒提親的人家中,陳母屬意於安慶統領高登科的長女高大眾(高曉嵐)。

高大眾生母早已去世,自幼隨侍在父親身邊,她雖然目不識丁,但也溫良馴服,頗有教養。相親那天,陳獨秀找機會瞅了高大眾一眼,但見她個頭倒也適中,眉目清秀,心裡也就認可了。

次年冬,他們完婚,新婚燕爾,兩人也能相親相愛。可是時間長了,兩個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且又性格迥異的人,漸漸地產生出差異和隔閡。1901年,陳獨秀決定東渡日本留學,可是,手頭又資金匱乏,只得求援於妻子。這天,他以少有的溫柔撫慰妻子:「大眾,我就要遠行了,家中的事全仗你照應……」這個倔強剛烈的人,好聽的話還未講完,便開門見山地說:「大眾,我去日本需要一筆錢,你可否將你的金鐲子借與我一用。」大眾細聲細語地說:「你已是有家小的男人了,在外闖禍,是要殺頭的。你就是不想想我,也要想想兒子。」她見他默然無語,只得小聲嘀咕:「我不能把金鐲子給你去闖禍,它可是我高家的傳家寶啊!」陳獨秀沒等她把話說完,便呵斥道:「沒有見識的女人!」說着便甩手而去。

家庭不和多口舌之爭

他的好友潘贊化回憶道,他們「平時家庭不和,多口舌之爭。」高大眾生有陳延年、陳喬年、陳松年三子。她進陳家30多年,從沒離過家門。1930年9月,這位樸實賢淑的婦女病逝,終年55歲。

陳獨秀正為自己的婚姻苦惱、絕望的時候,一個新的女性悄然闖入他的生活,她就是高大眾同父異母的妹妹高君曼,乳名小眾,比大眾小9歲。小眾從小嬌生慣養,塑就了她任達不拘、熱情奔放的個性。她是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學生,對獨樹一幟的新派人物和新鮮事物特別喜愛。此時,陳獨秀已在社會上聲譽鵲起,和那一時代的許多青年一樣,高君曼十分崇拜這顆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每逢寒暑假回家,她總要抽出時間看望姐姐,並藉機找陳獨秀攀談。

與妻妹公然同居

這一切,高大眾早已察覺,她不願出乖露醜,只得暗自心傷。陳獨秀和高君曼相愛之事很快便在鄉鄰間傳得沸沸揚揚。1910年,陳獨秀到杭州陸軍小學堂任地理教員,將高君曼帶至身邊,公然同居。

陳獨秀所進行的轟轟烈烈的事業,離不開高君曼的支持和幫助。高君曼為此付出青春年華,並積勞成疾染上多種疾病,而陳獨秀卻很少問及她的健康和孩子的成長。一個女人獨力支撐,且又傳聞陳獨秀另有新歡,她感到再也無法共同生活了。1925年10月,高君曼帶着兒子陳鶴年、女兒陳子美來到南京居住,這對自由戀愛結成的夫妻終於決裂分手了。1931年,高君曼病逝於南京,年僅47歲。

隱居石庫結識少婦

1930年下半年,陳獨秀為擺脫國民黨的通緝捉拿,常常是東躲西藏,居無定所,不但經濟拮据,同時形單影隻。他居住在上海熙華德路一座石庫門樓房一間簡陋的房子裡,整日閉門不出,不是讀書就是寫文章。和他相鄰而居的是一位年輕女性,年齡在22歲上下,身材嬌小,圓臉大眼,衣着乾淨,舉止拘謹,一看便知是個憨厚老實的女人。

這位女子叫潘蘭珍,江蘇南通縣人,幼時隨父母逃荒到上海,13歲便在紡織廠當童工。後來,受一流氓哄騙,同居後生一小孩,孩子夭折後,就被拋棄,現在一家英美煙草公司做工。

一個是鰥居男子,一個是獨身少婦,雖然年齡相差近30歲,但是,久而久之便惺惺相惜以至情投意合了。潘蘭珍知道老先生有知識,能寫文章,是個做大事的人,從不打聽其身世和行蹤。她只管上班掙錢,料理老先生的飲食起居。

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因叛徒出賣被捕,並被移送南京監禁。被囚後,他最為掛懷的是潘蘭珍的生活,他致信他的學生高語罕說,「我真對她不起,務請先生再探望一次……」在高語罕的幫助下,潘蘭珍來到了南京,在監獄附近租了間舊房子住了下來,每天到監獄照料陳獨秀,直至他出獄。

1937年8月23日,陳獨秀提前獲釋。9月,他和潘蘭珍定居武昌,並向世人宣布結為夫妻。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逝世。1949年10月,潘蘭珍病逝。[1]

牢獄之災何其多

為着信仰、民主,陳獨秀一生多經牢獄之災,有據可查的被通緝八次,被捕五次。1913年討袁失敗在蕪湖被盟軍所捕,險被槍殺;1919年6月11日在北京因散發反政府傳單,被囚98天;1921年10月4日在上海被法租界捕房拘捕;1922年8月9日在上海被法租界捕房拘捕;1932年11月15日在上海被捕,轉押南京。這是陳獨秀最後一次坐牢,坐的時間最長,故事最多。以牢獄之災為線索,都可以寫成一部有傳奇色彩的書……

如何面對牢獄之災,陳獨秀是獨樹一幟的。我們聽得多的是很多共產黨人在獄中堅貞不屈,視死如歸,也對這些烈士抱着敬佩的心態的。烈士們縱然對黨忠誠,但對監獄之苦多數是以堅忍的態度去面對,很難做到灑脫地看待監獄,但陳獨秀以奇特的視角做到了。

陳獨秀1919年6月8日寫過一篇曠世奇文《研究室與監獄》。

他認為世界文明發源有二:一是科學實驗室,一是監獄。我們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這才是人生最高尚優美的生活。從這兩處發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價值的文明。

這不滿百字的短文,既是五四時代激越的戰鬥號角,也是陳獨秀人生追求的壯麗詩篇:為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既不妨坐那冷板凳,也不怕出生入死!

怪異而崇高的人物性格

陳獨秀是20世紀的中國至今看來仍令人唏噓的人物。他一生狂浪,風流倜儻。青年時考秀才,去日本留洋;中年時創辦《新青年》,執教北大;在風氣大變、狂士輩出的民國初期,他號令「新文化運動」,將中國拉進了現代的大門。而當他發現自己的力量不能施展,文化救國的方略不得實現,就乾脆去創辦政黨……其行為之奇特,非今天的文人所能企及。

章士釗稱他是「不羈之馬」,魯迅說他是門口豎着的大旗,可是,他似乎註定是個反叛者,斗轉星移之間,成了世人眼中的機會主義者、投降派、叛徒、漢奸,這些都不足以評論。

陳獨秀應該是一個思想上的鬥士,他是不屈從於任何外來壓力的。為了自己的信仰,他可以說奮不顧身,當四處碰壁時,他毫不氣餒,一有機會就繼續奮鬥。他倔強剛烈,我行我素,寧願受窮也不願接受朋友的資助。他如同一柄鋒利的寶劍,力圖將所有的舊思想舊框框一口氣砸碎。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如領導新文化運動,創辦《新青年》,創建中國共產黨等事件可以說件件石破天驚,都足以證明他激烈的鬥士性格。

年少不懂陳獨秀,如今方知真名士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陳獨秀蟄居武昌。在中共「八七」會議上,他被撤消了總書記職務。陳獨秀被撤職之後,回到上海,隱姓埋名,在熙華德路一座貧民窟石庫門房子的前樓居住下來,結識了小自己29歲的單身鄰居、英美煙草公司女工潘蘭珍。

虎落平陽,分外淒涼。當時的潘蘭珍不知道眼前的老先生就是赫赫有名的陳獨秀,只知道他是個賣字為生的孤苦老人而已。

那是陳獨秀最為孤寂的時期。正逢大革命失敗,兩個兒子陳延年和陳喬年相繼壯烈就義,陳獨秀又犯下右傾錯誤,受到了黨內批判,同時還遭到國民黨的通緝捉拿,無奈地東躲西藏。婚姻生活兩度離合,年過半百孑然一身。

張寶明和劉雲飛在《飛揚與落寞:陳獨秀的曠代悲情》一書中記載說:

「在潘蘭珍的悉心照料護理下,陳獨秀的生活也逐漸地條理化。在吃上可口應時的熱菜、熱飯之後,他的身體與精神均有了很大的改觀。他換上西服,打上了領帶,染上秋霜的頭髮也梳得油光閃亮。頦下的鬍鬚也颳得精光。」

「在外人眼中,他們是父女,在二人心中,他們是師生,但是這種純樸的師生關係在時間酵母的催化中也漸漸地發生轉變。年齡已不足以成二人結合的障礙。」

「經過一場場激烈的思想鬥爭,潘蘭珍終於定下了心,在寒冷的冬季向陳獨秀表達了火熱的愛慕之情。」

經鄰居許大姐出面作媒,這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老夫少妻終於在1930年正式結婚了,後來還領養了一個女兒,隨潘蘭珍姓,叫潘鳳仙。

1932年10月15日晚,在國民黨巨額懸賞多年後,患病在家休養的陳獨秀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被上海國民黨當局逮捕,後送往南京老虎山模範監獄關押。經庭審,判處有期徒刑13年。

報紙登出後,潘蘭珍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陳獨秀。潘蘭珍當即辭去了工作,把女兒送往南通娘家,來到南京,在老虎山附近租了一間民房,靠做點女紅零活維持生計,照顧陳獨秀的牢獄生活。1937年8月,陳獨秀坐了5年監獄提前釋放,潘蘭珍為丈夫整整送了五年牢飯。(多麼純真的愛情,不離不棄,令人欽羨!)

陳獨秀被捕後,國民黨各界紛紛致電中央要求「嚴懲」、「處極」、「明正典刑」、「迅予處決」。同時,「老家」這邊也發表消息,指責他為資產階級走狗、反共先鋒。《紅色中華》發表標題為「取消派領袖亦跑不了,陳獨秀在上海被捕」的文章,《中央日報》亦發表社評,宣稱「反對並圖顛覆國民黨者,即為叛國」。

兩方都欲把這顆「中國革命史上光焰萬丈的大彗星」(傅斯年語)除之而後快,相映成趣,後人評價這也許是三十年代初國共兩黨擁有的唯一共識吧。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給蔣介石拍電報,稱陳獨秀是東方的文曲星,而不是掃帚星,更不是囚徒,請求給予釋放。蔣卻無動於衷,說:「獨秀雖已非共黨之首領,然近年共產黨殺人放火,獨秀乃始作俑者,故不可不明正典刑。」

被捕後不久,陳獨秀與彭述之一起被解送南京,途中,在泥濘道路上陳獨秀依然酣然入睡。令彭述之十分羨慕。陳獨秀說:「吾已半老,別無所求。汝正青春,大有可為。萬望勿作他想。」

1933 年4月14日, 國民黨江蘇高等法院開審陳獨秀,審判進行了三天,旁聽席上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人。章士釗主動為陳獨秀辯護,十分賣力,陳獨秀卻不領情,說:「律師所云惟其本人觀點而已。吾人之政治主張,以吾本人之辯護狀為準。」法庭上一片驚嘆:「革命家!」陳獨秀慷慨答問,「態度安閒,顧盼自若,有時且雋語鬨堂」。其《辯護狀》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上海滬江大學、蘇州東吳大學均選為法學系教材。

審判後,55歲的「老青年」陳獨秀被國民黨以「危害民國罪」判刑13年;後上訴,減刑為8年。即被押解江蘇省第一模範監獄,俗稱老虎橋監獄。

陳獨秀將監獄變成了研究室。他在牢房裡擺了兩個大書架,上面堆滿了經史子集。他甚至與給自己送飯的老婆潘蘭珍在獄中公然做愛,且斥罵獄卒:「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慾卻沒有犯法。」成為千古彪悍之事,也被後人譽為真性情男人。

在監獄中,陳獨秀寫下了《獨秀文存》第九版,蔡元培親自為這個在押犯人寫序。令國民黨大員們唏噓不已。

《獨秀文存》被評為二十世紀中國最有魅力的文集之一。

陳獨秀被關押期間,宋美齡等顯要都曾前來探望,只有胡適路過南京而未至。陳獨秀怒斥之:「吾知適之是大忙人,此際正與達官貴人拜會飲酒,寧有暇訪我哉。不過一舊朋友而已,失之可也。」胡適聞言急忙趕來,但兩人一見面即爭吵不已,陳獨秀托胡適設法把《資本論》譯成中文,胡適認真操作,經常寫信報告進展情況,叫他放心。而本無深交的蔣夢麟特地前來探望,並攜來幾部章回小說,被陳獨秀視為知音。

八一三淞滬戰役後,日本戰機轟炸南京,老虎橋監獄被炸。陳獨秀幸臥桌下,沒有受傷。金女大中文系主任陳中凡(陳獨秀在北大時的學生)商請胡適等聯名保釋他。政府當局表示,本人寫悔過書,立即可辦。陳獨秀大怒:「我寧願炸死獄中,實無過可悔。」

何等凜然正氣!

1937 年南京淪陷前,陳獨秀被提前釋放。胡適、張伯苓、周佛海、傅斯年等名流為其接風洗塵。(看看先輩們的風度和雅量!令今人汗顏!)席上,周佛海請陳獨秀到國防參議會掛個名,可保後半生衣食無憂,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陳獨秀的北大學生、時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驊也稟承蔣介石的旨意,動員陳獨秀出任國民政府勞動部部長,胡適讓他去美國寫自傳的邀請,譚平山要他出面組織第三黨的建議,均遭陳獨秀嚴詞拒絕。

同時也拒絕去延安。在武漢時,董必武曾去拜訪,並對他說:「鄙人受中央之託,專程而來,歡迎你回黨工作。」唯一的要求是他寫個書面檢討。生性狂傲的陳獨秀說:「回黨工作是我所願,惟書面檢討,礙難從命。」又說:「時至今日,誰有過,誰無過,在未定之數,有什麼好寫呢!」

幾經輾轉,陳獨秀帶着潘蘭珍來到重慶偏僻的江津縣五舉鄉石牆村隱居,生活清貧悽苦、窮困潦倒。期間葉青送的200元、朱家驊贈送的5000元、蔣介石等從銀行匯的錢他都一一拒絕,說「無功不受祿。」(前有陶淵明,後有陳獨秀,今有何人也?)

送錢者是出於對陳獨秀的敬仰,而陳獨秀的拒收給人留下的是更多敬仰!此等性格和人品,歷史上有幾人能做到?

晚年的陳獨秀以大量的精力撰述了文字訓蒙的專著《小學識字教本》,但稿件送審時,教育部長陳立夫認為書名不妥,要陳獨秀改書名。陳獨秀堅決不同意,並說「一字不能動」,把預支的8000稿費也退回去了。

直至陳獨秀因病謝世,《小學識字教本》仍未出版,成了他晚年未了的一大憾事。

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貧病交加,在四川江津去世,消息絕少見於報端,機關報更是毫無登載。有報紙評論道:「如此一代人傑之死,此時此地,實有不勝寂寞之感。」

陳獨秀彌留前給潘蘭珍留下的惟有一句遺言:「蘭珍吾妻,望今後一切自主,生活務求自立……」

話說當年,肯尼迪總統在白宮宴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包括夢露在內的演藝界名流。當時,正在自己的農莊裡鋤草的意識流小說大師福克納,給總統回信說:「為了吃頓飯去白宮實在太遠了。我年邁體衰,不能長途跋涉去和陌生人一起吃飯。」

名士總是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堪稱打不死、燉不爛的銅豌豆。

歷史王八蛋,你能奈我何?[2]

主要成就

  • 陳獨秀,名人簡歷網,2018-11-23
  • 年少不懂陳獨秀,如今方知真名士,凱迪網,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