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琳 (三國)

於 2019年1月14日 (一) 15:02 由 LBT0930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陳琳,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陳琳
出生 不詳
不詳
逝世 不詳
國籍 中國
職業 太監

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 袁紹失敗後,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陳琳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基本信息 本名 陳琳

別稱 陳孔璋

字號 字孔璋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廣陵射陽


去世時間 217年

主要作品 《為袁紹檄豫州文》《飲馬長城窟行》《武軍賦》

主要成就 文學創作

官職 主簿、司空軍謀祭

地位 建安七子之一

目錄 1生平經歷 2文學成就 3歷史評價 4軼事典故 5墓地爭議 6影視形象 摺疊編輯本段生平經歷 摺疊力諫何進 陳琳在漢靈帝時,為國舅、大將軍何進的主簿 。當時,宦官擅權,何進欲誅宦官,太后堅決反對,何進欲召集地方豪強,引兵來京城咸陽,以此恫嚇、劫持太后。陳琳力諫反對。可是,何進不聽勸諫,一意孤行,堅持從地方引兵入京脅逼,結果董卓率兵進京,自立為太師,廢少帝,立獻帝,社會動亂四起,加快了東漢王朝的覆滅。何進也在亂中被殺。

摺疊依附袁紹 陳琳畫像 陳琳畫像 何進死後,陳琳避難依附於袁紹。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派兵圍攻臧洪的盟友張超於雍邱。此時,任袁紹東郡守的臧洪"徒跣號泣、求救於袁紹",袁多與曹操新和,不予救兵,雍邱被攻破,張超自刎於城上。於是臧洪義憤填膺,與袁紹對抗。袁紹派兵攻打,可"歷年不下",而臧洪以弱兵敵強,抱必死打算,誓守窮城,戰鬥到底。見此情景,此時也在袁紹帳下效力的陳琳,感到事態嚴重,連忙寫信勸說,臧洪特意回信。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爆發,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 曹操當時正苦於頭風,病發在床,因臥讀陳琳檄文,竟驚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頭風頓愈。

摺疊歸附曹操 袁紹敗後,陳琳歸附曹操。曹操讓他擔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為陳琳和阮瑀所作。 曹操深愛其才,對於陳琳的作品,有時曹操竟不能為之增減一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發,陳琳染疾逝世。

摺疊編輯本段文學成就 摺疊作品列表 為袁紹檄豫州文

飲馬長城窟行

檄吳將校部曲文

神武賦

武軍賦

止欲賦

神女賦

無名詩六首

宴會詩

為曹洪與世子書 摺疊代表作品 詩歌代表作為《飲馬長城窟行》,描寫繁重的勞役給廣大人民帶來的苦難,頗具現實意義。全篇以對話方式寫成,樂府 民歌的影響較濃厚,是最早的文人擬作樂府詩作品之一。散文除《為袁紹檄豫州文》外,尚有《為曹洪與世子書》等。他的散文風格比較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與吳質書》)的評論。辭賦代表作有《武軍賦》,頌揚袁紹克滅公孫瓚的功業,寫得頗為壯偉,當時亦稱名篇。又《神武賦》是讚美曹操北征烏桓時軍容之盛的,風格與《武軍賦》相類。陳琳在漢魏間動亂時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他對功名的熱衷。這種熱衷也反映在他的作 品中。與"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詩、賦在表現"立德垂功名"一類內容上是較突出的。

摺疊作品特點 陳琳擅長撰寫章表書檄,風格比較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在當時與阮禹齊名。陳琳寫出了不少公文名篇,代表作有《為袁紹檄豫州文》。對陳琳在章表書檄寫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劉勰也不吝給予肯定:《文心雕龍·才略》篇說陳琳"符檄擅聲";《文心雕龍·檄移》篇又說"陳琳之檄豫州,壯有骨鯁";《文心雕龍·章表》篇再說"琳、瑀章表,有譽當時;孔璋稱健,則其標也"。

陳琳亦長於寫詩,其詩僅存四首,代表作為《飲馬長城窟行》,描寫繁重的勞役給廣大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頗具現實意義。全篇以對話形式寫成,樂府民歌的影響較濃厚,是最早的文人擬作樂府詩作品之一,詩風樸實、生動,富有民歌特色,不僅為後世詩評家所稱道,而且對魏晉六朝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曹丕: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曹植: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於大魏,足下高視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包荊山之玉,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翰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仆贊其文。夫鍾期不失聽,於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後世之嗤余也。

臧洪:行矣孔璋!足下僥利於境外,臧洪授命於君親;吾子託身於盟主,臧洪策名於長安。子謂余身死而名滅,仆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悲哉! 三國志12的陳琳 三國志12的陳琳

陳壽:昔文帝、陳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聲相應,才士並出,惟粲等六人最見名目。

韋仲:孔璋實自粗疏……如是彼為,非徒以脂燭自煎糜也,其不高蹈,蓋有由矣。然君子不責備於一人,譬之朱漆,雖無楨幹,其為光澤亦壯觀也。

劉熙:遒文壯節,於漢季得兩人焉,孔文舉、臧子源是也。曹子建、陳孔璋文為建安之傑,然尚非其倫比。

顏之推:陳孔璋居袁裁書,則呼操為豺狼;在魏制檄,則目紹為蛇虺。在時君所命,不得自專,然亦文人之巨患也,當務從容消息之。

溫庭筠: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過陳琳墓》)

吳融:冀州飛檄傲英雄,卻把文辭事鄴宮。縱道筆端由我得,九泉何面見袁公。

吳棫:在建安諸子中字學最深。幾三千言,用韻極奇古,尤為難知。

倪志澗:陳琳、阮瑀,文帝稱其為書記表章之雋,展其翩翩之才,而琳尤健爽。七子之散文,孔融可以比肩王粲,而陳琳次之;其餘則難以伯仲矣。

盧弼:陳琳料事之明,與魏武不謀而合,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宜魏武之愛其才也。

摺疊編輯本段軼事典故 袁紹當時勢力很大,一心想奪取天下,自己當皇帝。為了號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袁紹讓陳琳寫了一篇著名的檄文《為袁紹檄豫州文》。陳琳在檄文中列舉了曹操很多罪狀,還痛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後來,曹操火燒袁紹的糧草倉庫,打敗了袁紹,陳琳沒辦法,只好投靠了曹操。曹操生氣地指責陳琳說:"你還敢來見我!當初你為袁紹寫檄文,數落我的過錯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罵我的祖宗三代?"陳琳愁眉苦臉地回答:"我那時候是被形勢所迫,必須那樣做,沒辦法啊!就好像一支已經被搭在弓弦上的箭,不得不發射出去一樣。"曹操很愛惜陳琳的才華,也就不再追究那件事了 。

摺疊編輯本段墓地爭議 陳琳的墓葬地點有多種說法:

一說墓在下邳。下邳即今邳州,漢魏時屬徐州,為古戰場之一。曹操曾聯合劉備攻下邳,擒殺呂布,後曹劉反目,劉備占領下邳。此後曹操復得下邳,俘獲關羽。陳琳被曹操俘獲後,受到禮遇,一直從軍。有人認為,陳琳既然不是自然老死,而是染疫死於軍中,故可能葬於下邳。

一說墓在邯鄲。邯鄲臨漳縣城西有銅雀台遺址,當年曹家父子和竹林七賢在此直抒胸襟,慷慨任氣,後世稱為建安文學。曹操的去世和瘟疫的流行使得鄴下文人風流雲散,死者大部分葬於銅雀台西的曹操墓周圍。唐人溫庭筠拜謁陳琳墓時有"銅雀荒涼對暮雲"之句,有人據此認為陳琳葬於銅雀台下。

一說墓在鹽城。鹽城有大縱湖,位於鹽都區大縱湖鎮。當地人說,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臥冰處、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之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教書館等,均在湖畔。還說陳琳祖籍即在大縱湖鎮,葬處為古射陽堤畔射陽村,在今流均溝西四里,並說發現過陳琳的墓穴。

一說墓在寶應。明清兩代的《寶應縣誌》都記載,陳琳墓在縣治東六十里射陽莊。《寶應圖經》記載,《大明一統志》、《嘉靖惟揚志》、《乾隆江南志》等書均認為陳琳墓在寶應射陽村。只有蔡方炳《廣輿記》說,江南寶應、湖廣應城俱有陳琳墓。但是,陳琳作何進主簿時在洛陽,歸袁紹時在冀州,歸曹操時在鄴下,應城不當有陳琳墓。

目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