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端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端堂

图片来自痞客邦

台中市第6任市长

任期 1973年2月1日-1977年12月20日
前任 林澄秋
继任 曾文坡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20年7月23日 日治台湾台中州
逝世 2005年9月28日(2005岁-09-28)(85岁) 台湾台中市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0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2005年)
政党 中国国民党
配偶 刘美惠

学 历

陈端堂(生1920年7月23日-2005年9月28日殁),台湾台中人,医师、政治人物,毕业于日本大阪帝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省立台中医院外科主任、颖川外科医院院长,1973年至1977年出任台中市市长中国国民党籍。

早年生平

陈端堂出生于大正九年(1920年)。出身望族,父亲陈彩龙曾是南投县选出的台湾省议员。母亲陈邱阿慎也当选过二届台中市议员。陈端堂为陈彩龙四子。中学时就读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学校(今台中一中),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赴日后,陈端堂先是进入弘前高等学校(日语:弘前高等学校 (旧制))就读,之后进入大阪帝国大学医学部专攻医学。昭和十六年(1941年),医学部毕业后陈端堂留校担任助教,吸收临床经验。

战后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陈端堂返台。先是出任省立台中医院外科主任,之后历任台湾省医师公会理事、监事及常务理事等职。

1959年,陈端堂辞去台中医院的职务,接任父亲创办的颖川小儿科医院,出任院长。

台中市长任内

  • 1972年,在国民党台中市党部主委王陶的全力支持下,提名前六个月才加入国民党陈端堂国民党提名角逐第七届台中市长选举,最后击败何春木当选市长。
  • 1973年陈端堂出任台中市长。在任内拓宽台中港路(今改称台湾大道)及中清路,完成大坑地区产业道路。并大力拆除柳川( 民权路段上游部分)、绿川的违建,绿化两岸。推动二十项建设,重建台中孔庙、改建中正公园、开辟大坑山产业道路,拆除颖川医院南侧违建并美化、拓宽建成路、复兴路、东山路、进化东路。此外办理台中市第二、三、四期扩大都市计画,兴建国民住宅七百馀户。并开放台中市公车民营、筹办民国六十五年台湾区运动会、创办黎明国民小学,积极推行改进国民教育计画。
  • 在府会关系上,陈端堂坚持自己理想。第七届市长选举时,陈端堂受到时任市议会副议长陈庆星的大力支持。由于陈庆星起初以为陈端堂易于驾驭而不惜出钱出力,在陈端堂当选后,陈庆星即以竞选功臣的姿态要介绍机要秘书,并不断提出要求,结果遭到陈端堂拒绝。引起陈庆星陈端堂反目成仇,在议会中结合多位议员对陈端堂猛烈攻击。
  • 此外陈端堂任内也发生云海楼海鲜餐厅违建案,导致八名市府官员及员警被判刑,包括建设局工商课长吴劲寒被判八年,以及市府行政室主任张迺谦挪用公款案,虽然张迺谦在案发前已经挪用的四十万公款归还,但已构成贪污事实,遭判刑八年。形成连任阻力。而陈端堂任内为了改善公车拥挤情况,扩大开放公车民营,得罪了希望独营的台中市公车公司老板张启仲。张启仲自与市政府签约拥有台中市公车独营权二十年,到1977年1月期满,便希望继续独营。然而陈端堂不顾张启仲软硬兼施,坚持扩大开放民营,最终惹火了张启仲。使张启仲利用旗下的《民声日报》不断对陈端堂攻击,呼吁国民党不要提名陈端堂。在拆除柳川违建部分,也遭到强大反弹,被视为陈端堂连任失败的原因之一。
  • 1977年第八届市长选举中,在国民党提名时,以张启仲为首的“张派”也推出双十国中校长张廖贵洋争取提名;“赖派”则推出居仁国中校长赖大农争取提名。最终国民党仍确定提名陈端堂,对上党外势力支持的市议员曾文坡。然而张赖两派不满,则酝酿出一股反陈端堂的暗潮,这股暗潮到选前两天甚至倒向曾文坡。结果陈端堂以1000馀票之差意外败给曾文坡,连任失利。
  • 1981年
  • 第九届市长选举,陈端堂一度打算争取国民党提名市长选举。并以“台中的雷根”自许。唯最终国民党提名了林柏榕

家族

公职

议会席位
台北市议会
前任:
陈锦祥
台北市议会副议长
第十一届
2010年12月25日 - 2014年12月25日
继任:
陈锦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