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辉(台湾诗人)


姓名 陈辉
别名 旭初,明之
出生年 不详
死亡年 不详
教育背景 举人
出版作品 《续修台湾府志》

陈辉(?~?),旭初明之,台湾县人。清乾隆三年(1738)举人。善文工诗。巡道刘良璧续修《台湾府志》时曾聘为分辑;又应台湾知县鲁鼎梅之邀,与廪生方达圣生员卢九围参与《续修台湾府志》之纂修。连横为辑录三十七首,收于《台湾诗乘》、《台湾诗荟》。其诗多闲咏游览之作,连雅堂认为:“顾时际升平,诗主敦厚。展卷低吟,尤胜于我辈之悲歌慷慨也。”[1]

生平

陈辉一生遍历台湾,诗作多描写台湾之山水游记及咏史诗,用字清新平易。.

曾经写过一道〈二赞行溪〉诗,“二赞行溪”就是现在位于台南、高雄两市交界的二仁溪。

诗中写道:“竹桥双渡涨西流,草绿寒烟拂岸头。马足欲前还又却,数湾春水冷于秋。”

另有诗〈凤山道上〉:“凤岭崎岖道,游人蹑屐行。跻云穿树隙,踏石越浮坪。

野鸟半知类,山花不识名。登临望无极,苍莽色纵横。”

〈九日登龟山〉: “独立龟峰最上头,倚风舒啸与谁俦?崖中曲岫苔痕破,岛外长空浪影浮。

石冷云归山色暮,霜寒树老海天秋。清猿洞口声声叫,也学登高伴客游。 ”


诗作散见府志及各地县志,连雅堂辑其诗37首,收入《台湾诗荟》,合为一卷,

题名《陈旭初先生诗集》.....

陈辉善文工诗。巡道刘良璧续修《台湾府志》时曾聘为分辑。又应台湾知县鲁鼎梅之邀,

参与《续修台湾府志》纂修。著有〈台海赋〉。

陈辉在〈台海赋〉描绘台湾、澎湖的海域,分别从地理位置、海产、海景、海浪奔流之势,

夸饰详述,标举台海之奇。

篇中云:“萃诸州之珍货,迁本土之稻糖”,说明台湾海运出入物资的丰富。

结尾云:“吾将展宗悫之素志”,

显示盛世文人期盼乘长风破万里浪,舒展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


从冈山平原远望向大岗山,好比一艘船,林郁青葱,风景清幽,

清代举人王宾曾有咏叹:“郁郁千寻树,葱葱大小山。影移沧里海,色射碧云间,

蒲柳秋雕质,松杉雪老颜。折枝如不弃,蜡蹬敢辞艰?”


五言古诗

买米
[2]米三百钱,皑皑[3]才一斗。聚囷渔利家[4],乘此夸其有[5]。台人不皆贫,亦岂尽富厚[6]。菜色[7]叹时艰,枵腹[8]绝薪槱[9]。官司榜平粜,人趋惟恐后[10]。一丁米三升,鞭扑[11]惊且走。攒簇拥吏胥[12],蒙怒不厌丑[13]。公庭散未了,挈穉且扶耈[14]。谁谓台阳[15]地, 盈阡更累亩[16]。名为产米乡,亦有饥人否[17]。闻道昔先民,馀三在耕九[18]。贮粟预为计[19],丰储多聚朽[20]。今人何不然[21],岁歉辄搔首[22]。谓是俗纷华[23],虚糜[24]费已久。所以无盈馀[25],饥来罄瓦缶[26]。穷庐有寒士[27],捉襟常见肘[28]。米贱扬糠秕[29],米贵悬杵臼[30]。三炊虽举火[31],茹草兼饭糗[32]。一闻米价高,叹息谋莱妇[33]。高堂[34]有老亲,幼子尚黄口[35]。仰事与俯畜[36],诗书[37]非琼玖。欲卖不值钱,换米祇取咎[38]。洋洋泌水清,乐饥且自守[39]。海日高扶桑[40],光华照户牖[41]。春色不我靳[42],绿到门前柳。颇爱陶潜节[43],慷慨[44]莫相负。抗志[45]养其真,士行不可苟[46]。五斗懒折腰,三升岂轻受[47]。甘贫本素心[48],肉食[49]匪吾偶。

【题解】
本诗为五言古诗,收入《全台诗》第贰册。米不仅为国人之主食,稻米生产更为台湾农业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清治时期,台湾更为中国主要的产米区域,康雍时官方折征田赋每石稻谷折算三钱六分,时米价格每石不过八钱。蓝鼎元朱一贵事件来台时曾云:“近日斗米卖钱三百,某不自度量,移檄道府,借动仓谷三万石,减价平粜。”动乱对于米价影响甚巨。除政治因素外,岁时丰歉牵动米价波动也关系民生甚大。陈辉本诗藉买米这件事,所陈述的正是台湾这被称为“产米之乡”,却遭“米价腾贵”的社会问题。突见商人的囤积渔利常民,胥吏平粜派粮之恶行,常民百姓的无奈。又年岁丰歉不一,民间遇歉,则罪台湾民俗奢华(台俗尚奢),故无所馀积之论,陈辉以己身凸显此论非是外,并言自身虽为清贫之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己何肯为三升平粜之米受辱,表现其个人不屈的气格。为叙事兼抒情之作。

【延伸阅读】
1. 胡健〈薯米〉,《全台诗》第贰册。

2. 陈肇兴〈春田四咏:获稻〉,《全台诗》第玖册。

3. 陈肇兴〈秋田四咏:获稻〉,《全台诗》第玖册。

4. 许梦青〈贵米谣〉,《全台诗》第拾玖册。

注释

  1. 〖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施懿琳撰
  2. 市:买也。
  3. 皑皑:洁白的样子。
  4. 聚囷渔利家囷:囷,圆形的谷仓。渔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5. 有:有米也。
  6. 尽富厚:尽,全也。富厚,财物丰厚。
  7. 菜色:因饥饿而营养不良的脸色。
  8. 枵腹绝薪槱:枵,音ㄒㄧㄠ。枵腹,空著肚子。槱,音ㄧㄡ ˇ。绝薪槱,聚积干柴焚烧。此言无米可煮。
  9. 榜平粜:榜,公告。平粜,音ㄆㄧㄥ ˊ ㄊㄧㄠ ˋ,遇荒年时,米粮价格高涨,官府为平衡物价,而将官仓里的米粮以平价卖出,称为“平粜”。
  10. 人趋惟恐后:唯恐落后而竞相抢先往前。
  11. 鞭扑:指用鞭子责打。
  12. 攒簇拥吏胥:攒簇,聚集在一起。吏胥,官署中掌理案牍的官吏。
  13. 不厌丑:不厌,不憎恶、不厌弃。丑,羞耻、不光荣的事。
  14. 挈穉且扶耈:挈,带领。扶老携幼。
  15. 台阳:台湾之称。
  16. 盈阡更累亩:田地广众之意。
  17. 否:用在问句句尾,表示询问。
  18. 馀三在耕九:耕种九年必有三年的馀粮。《语本礼记• 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19. 贮粟预为计:贮粟,贮存粮食。计,谋划、打算、盘算。
  20. 朽:腐烂、败坏。
  21. 不然:不如此、不这样。
  22. 岁歉辄搔首:岁歉,歉收。辄搔首,用手搔发,形容心有所思或烦急的样子。
  23. 俗纷华:繁华热闹。言指台湾俗尚奢。
  24. 虚糜:枉费、浪费。
  25. 无盈馀:指没有多馀的粮食。
  26. 饥来罄瓦缶:饥,饥荒。罄瓦缶,器皿中空无一物。无储备之粮。
  27. 穷庐有寒士:家境贫寒、身分卑微的人作者自喻。
  28. 捉襟常见肘,形容人衣衫破败。言生活不丰足。
  29. 糠秕:音ㄎㄤ ㄅㄧ ˇ,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
  30. 杵臼,杵与臼。泛指舂捣物品的器具。
  31. 举火,生火煮饭。
  32. 茹草兼饭糗:糗,音ㄑㄧㄡ ˇ,饭糗茹草,形容所吃的东西极为粗陋。比喻贫贱。
  33. 谋莱妇:谋,谋求找寻。莱,植物名。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叶卵形,质柔形阔,边缘呈锯齿状。有香气,嫩叶可食。亦称为“藜”。
  34. 高堂:称谓。对父母的敬称。
  35. 黄口:幼小的孩童。
  36. 仰事与俯畜:事亲与抚幼之事。
  37. 诗书:泛指一切经书。
  38. 取咎:受到责难。
  39. 洋洋泌水清,乐饥且自守:《语本诗经• 陈风• 衡门》:“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指隐者能自得其乐。
  40. 海日高扶桑:古代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叫扶桑,是日出的地方。《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后为太阳的代称。
  41. 户牖:牖,音ㄧㄡ ˇ。门窗。
  42. 靳:吝惜。
  43. 颇爱陶潜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彭泽县令的官位而归隐家园之事。
  44. 慷慨,志气昂扬。
  45. 抗志,志向高尚不屈。
  46. 行不可苟,行为正直,不随便与人同流合污。
  47. 五斗懒折腰,三升岂轻受:指前述一丁米三升,鞭扑惊且走之事。
  48. 素心:本心。
  49. 肉食:比喻享有厚禄高官受供养的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