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国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陶国清(1911年-1992年8月19日),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

简介

金寨县人,1911年出生,原名陶明和。1992年逝世。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山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金寨县乡游击队中队长、大队长、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三分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4军12师连长、红4军10师28团连长。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营长。1939年6月,陶国清任769团副团长、385旅13团(原独立1团)副团长。1941年秋升任团长。后任太行军区2团团长、第17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8月20日,任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豫北指挥部司令员(政委甘渭汉)、太行五分区司令员、漳卫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9月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漳卫军分区司令员。

1949年2、3月份,根据中央部署,华北局从太行、太岳两区各级党委抽调了4000多名干部,组建了一个区级(即省军级)架子的南下党政军干部团。1949年3月22日在河北省武安县会合整编、学习、培训。对外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设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下辖6个地委(及配套的专署、军分区、群团),每个地委辖5个县的领导班子,每个县辖5至9个区的干部120人左右。共计30个县和199个县辖区的党政军群干部组织建制。太行太岳南下临时区党委书记冷楚、区行署主任刘裕民、军区司令员陶国清。1949年4月下旬长江支队调归华东局准备随军接管苏南,5月底在苏州继续南下随三野十兵团接管福建。

1949年后任聊城军分区司令员、邯郸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以正师级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5年10月至1959年4月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陶国清同志因病于1992年8月1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2]

经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金寨县乡游击队中队长、大队长、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3分院政治部科长、红4军12师连长、10师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营长、副团长、13团副团长、团长、太行军区2团团长、第5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豫北指挥部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 建国后,任平原军区聊城军分区司令员、河北军区邯郸军分区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视频

陶国清 相关视频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誓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