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陶宝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陶宝祺
出生 1935年01月10日
国籍 中国
知名作品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宝祺(1935年1月10日—2001年3月31日),结构测试专家航空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 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工艺专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35年1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 1953年,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飞机工艺专业学习。 1957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三机械工业部南京511厂实习。 1958年,进入南京航空学院压力加工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1983年)。 1983年,任南京航空学院仪表测试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教授、教研室主任(—1989年)。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9-199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应用超导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1991-1997年,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系主任,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 1997-2001年,任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03月31日,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我国航空领域率先开展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提出了结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原理,对于强度自适应驱动元件的构造原理,稀疏传感阵列检测分布参数的模型和方法,复合材料结构原始缺陷及损伤类型的小波分析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决了传感元件的组合和在结构中的合理分布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结构形式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基于非接触式信号传输系统的智能旋翼试验平台,解决了在旋转工况下多种测试信号和高压功率信号的非接触式同步传输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某型号直升机应力及振动测试项目,实现了国内首次在系留状况下对大型直升机进行全面的全机结构考核。[1] 开创中国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新领域 他提出了结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的理论、用于强度自诊断的传感网络的组成方法、复合材料损伤特征的提取和识别方法以及用于强度自适应的可扩展式驱动元件的构造原理;解决了传感元件的组合和在结构中的合理分布、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结构形式等关键技术问题;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了强度自诊断自适应智能材料结构,它是将多种传感元件、驱动元件与复合材料结构结合,并与信息处理系统相连,能判断结构承受集中载荷和均布小载荷的状况、声发射源和受冲击点的位置、结构连接件紧固状况、损伤位置和程度,通过控制相应的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元件动作,改善结构应力分布,防止损伤的扩展,实现了传统结构无法具备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功能。这意味着未来飞行器结构功能的增强,生存能力的提高,结构设计、制造和维护等观念的革新。“强度自诊断自适应智能材料结构”获199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拓宽测试与记忆元件研究领域 1984年,他利用变形集中和孔边应力集中的现象,发明了可以反复使用和逐个标定的弓形应变计。普通应变计只能抽样标定和一次性使用,弓形应变计将标距段内的变形集中地反映在弓形敏感区域,并利用孔边应力集中现象,可以逐个标定,多次使用,灵敏度比普通应变计高数十倍,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产品已用于飞机结构静力试验和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与裂纹检测等。由此,陶宝祺获1984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85年,他研制成功了光束扫描法测量微位移和微负荷装置,填补了国内激光扫描测量材料高温弹性变形和测量微载荷的空白。激光扫描光电转换测量装置由开缝式旋转扫描镜面、激光光源和光电信号转换与处理器件等组成。由于研制了新颖的螺旋曲面扫描镜面,因此,它能够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同时测量两个方向的微位移、微载荷和材料在高温下的弹性模量等机械性能。1986年,陶宝祺发明的腰形微压传感器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镀金奖。他利用薄壁腰形柱壳的应力突变现象,解决了钛合金腰形管薄壁弹性元件的成形和激光无应力焊接封装等关键技术,研制了专用的应变计。腰形微压传感器结构新颖、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精度高。 主持多项大型工程测试项目 1974年受原江苏省军工局的委托,陶宝祺负责主持直6机的全机应力和振动测试项目,这是国内第一次在系留状况下对大型直升机进行全面的全机结构考核。他组织了数十人的队伍,对直升机进行改装和试验准备。在整个直6机试验过程中,陶宝祺亲自制定了直升机试验改装方案、传感器安装方案、应变片布置方案、试验装置的设计、试验仪器的研制选用、各种飞行状态下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直至应变片贴片的具体位置。陶宝祺还主持完成了直6发动机试验台、减速器组合试验台的各种试验,并取得成果。他还主持完成了长空1号无人机、大型化工冷却设备、在爆破状况下超高压压力容器等10多项大型工程的应力测试项目。1989年至1991年,陶宝祺应邀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参加美国电站超导储能器研究工作。他成功地解决了10万安培电流超导储能器的失超安全控制和试验装置的设计、强度计算和制造问题,为试验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 学术论著

陶宝祺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60余篇。 1.陶宝祺,邱宗佚等.可以反复使用的弓形应变片.力学与实践,1981,(2):51-57 2.吴宗岱,陶宝祺.应变电测原理及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3.陶宝祺.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现状.力学进展,1983,(4):272-279 4.陶宝祺,王妮.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极限和灵敏系数标定方法.力学与实践,1984,(3):30-33 5.陶宝祺,王妮等.腰型管应变式微压传感器及其应用.仪器仪表学报,1985,6(4):424-429 6.陶宝祺,王妮等.光束扫描法测量微位移和微负荷装置.仪器仪表学报,1988,9(2):195-202 7.陶宝祺,李威宣等.线性光纤载荷传感器及光纤角位移传感器.应用光学,1988,(5):48-51 8.陶宝祺.传感技术.机电部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教材,1989 9.陶宝祺,李威宣.斜角光纤耦合原理分析及其应用.仪器仪表学报,1990,11(3):328-332

  • 成果奖励

陶宝祺获国家发明奖2项、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镀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

  • 人才培养

陶宝祺培养博士生36名、博士后7名、硕士生29名。

  • 荣誉表彰

陶宝祺是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的第一获奖人。 陶宝祺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 1999年,陶宝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陶宝祺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

人物评价

陶宝祺作为中国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开拓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为推动这一高新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从不在成绩面前停留,总是在寻找差距和新的研究方向;他从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突破口;他从不被个人利益所困惑,总是带领大家,团结协作。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即使在他重病住院期间,在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毅力同疾病进行顽强斗争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学校的发展,多次向学校和所在院系提出有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攻关发展等方面的建议,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牵挂着学校的发展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他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作探求科学真理、揭示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他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造不息,奉献不息。

参考资料

  1. [1]百度学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