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陶晶孙

增加 1,3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30年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为“左联”发起人之一。当月,他负责编辑的《大众文艺》即成为“左联”机关刊,3月和5月,广泛介绍苏联、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新兴文学。他还发起和组织文学大众化问题的讨论,并在该刊2卷3期发表《大众化文艺》一文。
==书写战后台湾社会==陶晶孫是在1946年抵臺,1947年「 二八事件」發生時,他 因出差上海,短暫離臺,返臺之後對於社會的奇異氛圍應有深刻的 感受。1950年1月發生的陳素卿殉情事件讓存在的省籍問題浮 上檯面,不只轟動全臺,甚至震驚到當時臺大校長傅斯年,此事在 臺灣社會引起的迥盪,即使在陶瞐孫東渡日本之後,肯定仍留下深 刻印象。陶瞐孫以此社會事件為藍本,混和了他將近凸年的臺灣生 活所,寫下此篇既紀實又虛構的日文小說「淡水河心中」。陶瞐孫所遺留的臺灣書寫<淡水河心中>,不僅記錄了作者的臺灣觀察,同時也藉由這篇小說揭露當時赴臺文人學者的心境·可 以說,這篇跨界者陶瞐孫的跨界觀察濃縮了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氛 圍,同時也展現了各個層面的人物像,透過虛構的小說文類表述了 真實的社會現實。<淡水河心中>發表於1951年7月號的《展望》 佐藤春夫讀了之後,大為讚賞,認為「應該尊重其新鮮的文體和兼 具自然科學家與文學家之獨特構想,期待今後陸續有新作發表。<ref>{{cite book|title=漂泊與越境: 兩岸文化人的移動|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qt3ODAAAQBAJ&pg=PA132|date=30 June 2016|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isbn=978-986-350-165-7|pages=132–}}</ref>」
==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民国时期文人]]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