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瓷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9月1日 (三) 00:06 由 Tl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陶瓷器是陶器與瓷器的總稱。經陶土或瓷土用水和成漿,然後注漿於模型翻製成形體,再置於空氣中乾燥後經窯燒、施釉、著色彩飾,重新燒製而成。 簡稱為「陶瓷」。

陶瓷器,也作陶磁器,是用泥(陶泥或瓷泥)勾水成泥漿,製成器皿的形狀,待乾燥後再放入爐燒成一件件器皿的工藝. 製成品會叫做陶器或瓷器. 陶器一般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製而成;瓷器則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需經過高溫(約1200℃–1400℃)的窯內燒製,源於中國.[1]


陶器和瓷器的差異點

1. 原料不同: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之一,陶器的原料就是黏土或是陶土(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簡單,沒有什麼黑科技在裡面)。瓷器則是在陶器製作的基礎上,使用高嶺土做為原料製作出來的。高嶺土跟陶土最大的不同,就是富含較多的長石、矽石等矽酸鹽礦物。

2. 燒製溫度:陶器的燒製溫度大多落在900〜1,200度之間,瓷器通常都在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簡單記憶就是:瓷器的燒製溫度比陶器高。

3. 硬度不同:因為原料和燒製溫度的差異,陶器的硬度會比瓷器來得差,胎質比較粗疏,敲擊時聲音鈍鈍的,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的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

4. 透明度:瓷器都具有半透明的特色,陶器即便胎體再怎麼薄也不會具有透明度。

5. 保溫性:陶器雖然在結構上比較鬆散、氣孔較多,但也正因為富含了許多的氣孔,等於在器皿中有無數的空氣層隔絕了熱能的傳導,進而讓陶器的蓄熱性比瓷器來得更好,即使熄火後也能利用器皿本身的餘溫繼續加熱,讓食物料理端上桌後也能保持熱度。所以冬天時婆婆媽媽們燉煮食物愛用的砂鍋、土鍋(となべ,這其實是日文的漢字,跟砂鍋是一樣的意思,只是我們中文拿來用了),其實就是屬於陶器的一種,差異只是在陶器的製作過程中多加入一定比例的「砂」,來加強陶器的強度,並賦予陶器需要的色彩。[2]


成形方法

陶瓷器有各式各樣的成形方法,依據胎土(精煉後適於製瓷作陶之胚料)的性質和器型,而擇取不同之成形方式。

手捏

不用轆轤與模具,直接以手捏方式為器物塑形。用於新石器時代之土器製作,是最為古老的成型方法。

泥條盤築

將胎土揉搓成泥條狀,再一段一段向上盤卷,最後針對接合處加以整形加固。多用製作土器與大型陶器(如甕類)等。

泥板貼合

將胎土壓製成板狀,再予以貼合成形。多用於方形或帶稜角的器物之塑形製作,如方瓶、方盒等。

模具壓製

於土製或木製之模具中,填入或注入胎土,再壓製成形之法。適用於大量生產,或製作雕塑類之複雜器型。

轆轤拉胚

將胎土置於轆轤上,利用轆轤旋轉時之離心力,再配合雙手動作,將胎土拉薄拉高,形塑出理想造型。而轆轤的構造、驅動轆轤旋轉之方式以及轆轤的旋轉方向,也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以轆轤旋轉拉胚成形之方式,與單純使用迴轉台進行陶胚表面修整(修胚)有所不同。

拍壓敲擊

以泥條盤築方式作出基礎器型後,為進行調整補強,而在器物內側墊上擋板,再從外部以板狀工具敲擊拍壓器表以形塑器型的一種方式。敲擊板之表面經常刻意維持不平整的凹凸,用以防止敲擊時的胎土沾黏,也因此在器表上留下如紋樣一般的痕跡。這些因為敲擊而殘留下來的凹陷與凸起,增加了器物的表面積,作爲炊煮器具使用時,有利於更好的火力循環。[3]



視頻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參考資料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