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雍门周 战国时齐国琴家,名周,他居住在齐国的首都西门,当时称“雍门”,故以为号,亦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说苑.善说》中说他“尝于孟尝君,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说的就是他通过说词使孟尝君泫然,然后引琴而鼓之,使孟尝君闻琴而坠泪。后世传说他是最早发明琴谱的人。

雍门周
雍门周
原文名 MenZhou Yong
国籍 中国
别名 名周、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
职业 战国时期的著名琴师
知名作品 相传古琴指法创自战国时齐人雍门周、后世传说他是最早发明琴谱的人。

目录

琴谏孟尝君

当时,齐国的国都临淄,都市兴旺,经济繁荣,为其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们以爱好音乐,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而为时尚,孕育出大批民间职业音乐家,家住雍门的民间职业琴家雍门周就是这样环境下出现的一个代表性人物。雍门周以善于鼓琴闻名于齐国。他的演奏技艺高超绝妙,尤其是演奏悲怨的琴曲,凄楚伤感,凡听过他演奏的人,无不感动得悲伤落泪。故雍门周以善弹悲曲而驰名都城。

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爱好音乐,在古琴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他不相信雍门周的演奏技术会像人们风传的那样,具有催人泪下的感染力。于是,就派人去请雍门周。一天雍门周带着他最珍爱的琴去拜会孟尝君,二人见面后,孟尝君说:久闻你的琴艺天下无双,今天正好有机会聆听。但不知先生弹琴能使我悲伤流泪吗?” 雍门周深知孟尝君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什么悲伤的事情,就坦诚直率地说:公子,其实我的琴声不一定能使你悲伤。我弹琴只能使有数几种人感到悲伤。”孟尝君认为雍门周弹琴技艺也不过如此,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 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还是客气地说:“想听先生说说是哪几种人?”

雍门周不紧不慢地说了起来:“我的琴艺一般而言能使人感到悲伤的,不外乎这样一些情况: 先前锦衣玉食,而今贫困潦倒;昔日地位高贵,今日一落千丈;或者品性高雅,但不能见信于人;或者至亲好友无故被迫分离,永远没有机会再见面; 或者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而又无人援手相助;或者身处逆境,而四邻都不与他来往;或者被人栽赃诬告,而有冤又无处得伸;或者才华出众,但处处受到压抑无法伸展其能;像这些人本来听见风声鸟鸣都会伤心,只要我抱琴调弦,长长叹息,琴声刚起,他们就会伤心哭泣,泪湿衣襟。而您与他们不同,您养尊处优,无忧无虑,是拥有千乘兵车的显贵人物,住的是高房明堂,睡的是牙床锦被,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又时时有歌舞相伴,歌女为您歌唱,舞姬为您起舞,眼前是郑国的女伎,美色迷住了你的双眼;耳边响起楚国的音乐,妙乐充斥着您的两耳。您外出游玩,乘的是豪华的楼船,旗鼓相随,前呼后拥;您山野狩猎,骑着上等的骏马, 任意驰骋,尽情玩乐;像您这样生活优裕,整天享乐,就是天下弹琴高手, 任凭他弹奏什么悲伤的曲子,也难以使您感到悲伤呀!” 孟尝君听了这番话,感觉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他仍然不相信雍门周具备过人的琴艺。

雍门周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依我看来,您也有值得悲伤的事情。”真的吗!先生说来我听听。”盂尝君急切想知道雍门周说些什么。

雍门周认真严肃地说:“您知道吗?现在苏秦主张合纵,要联合众多弱国去攻打强大的秦国;而张仪则提出连横,游说弱国依附强国去讨伐楚国,您既抗秦又伐楚,得罪了秦国和楚国,而今天下大势非秦即楚,合纵成功,楚国就要称霸;连横胜利,秦国必然称王。天下群雄争斗,忽而变为合纵,忽而又改为连横,翻云覆雨,变化多端,无论是楚国称霸,还是秦国称王,两国都会来向您寻仇。您想过没有,您只拥有区区弹丸之地的薛邑,别人要来收拾您,如同用锋利的斧头去砍细嫩的蘑茹一样容易。天下凡有远见卓识的人,无不为您担忧啊!” 孟尝君听了有些忧虑迷茫,深感不安,忙问:“那先生说说如何是好?”

“别急,还不止这些呢!”雍门周接着又说:“破国亡邑的后果不堪设想,那是多么的凄惨啊!等你一死,您的祖宗庙堂没有人祭祀,您的高台楼阁也全都被毁,您的亭园曲池日渐残败,您的坟头长满荆棘杂草,狡狐野兔出没其间,牧童在坟上嬉戏践踏,荒冢渐渐被踏平,而又没有人来修葺。到那时候,谁人见了都会叹息地说:孟尝君曾经那样显赫尊贵,到头来也落得如此地位呀!这些您又想过没有?”

雍门周所描绘的破国亡邑的凄凉情景,让孟尝君突然感到恍惚身临其境,身为其人,开始长吁短叹起来,眼眶里含着泪珠。此时,雍门周抓住时机轻轻拂动琴絃,宫、商、角、徵、羽不同的声调从他的手下慢慢流出,孟尝君忍不住大放悲声,扶着侍从走下宝座,挨着雍门周坐下,颤声说道:先生啊,你的琴声使我变成了无家可奔无国可投的人了啊! 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尝君的变化:“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高高在上,对雍门周的琴艺表示怀疑;“于是,孟尝君泫焉承脸。”——开始被说动心了;“孟尝君涕泗增哀,下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若破国亡邑之人。”——孟尝君完全被征服了。

原文:

桓谭《新论》载: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对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昔富而今贫,摈压穷巷,不交四邻;不若身材高妙,怀质抱真,逢谗罹谤,怨结而不得信;不若交欢而结爱,无怨而生离,远赴绝国,无相见期;不若幼无父母,壮无妻儿,出以野泽为邻,入用堀穴为家,困于朝夕,无所假贷。若此人者,但闻飞乌之号,秋风鸣条,则伤心矣,臣一为之援琴而长太息,未有不凄恻而涕泣者也。今若足下,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下罗帷,来清风;倡优在前,谄谀侍侧,扬激楚,舞郑妾,流声以娱耳,练色以淫目;水戏则舫龙舟,建羽旗,鼓钓乎不测之渊;野游则登平原,驰广囿,强弩下高鸟,勇士格猛兽;置酒娱乐,沈醉忘归:方此之时,视天地曾不若一指,虽有善鼓琴,未能动足下也。”孟尝君曰:“固然!”雍门周曰:“然臣窃为足下有所常悲。夫角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即衡;从成则楚王,衡成则秦帝。夫以秦、楚之强而报弱薛,犹磨萧斧而伐朝菌也,有识之士,莫不为足下寒心。天道不常盛,寒暑更进退,千秋万岁之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坟墓生荆棘,狐狸穴其中,游儿牧竖踯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乎!’”於是孟尝君喟然太息,涕泪承睫而未下。雍门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叩角羽,终而成曲,孟尝君遂歔欷而就之曰:“先生鼓琴,令文立若亡国之人也。”

雍门周弹琴的艺术感染力很高,也擅长先用言语调动听琴人的情绪,使听琴人与弹琴人心灵相通。

诗词琴诗中的雍门周

桓谭《新论?琴道篇》中记载雍门周弹起悲哀的琴曲,使孟尝君听后有“亡国之人”的感伤。也令后世的许多文人的诗文中出现过“雍门泪”、“雍门琴”这个典故。西晋有“陆才如海”之称的陆机在《豪士赋序》“落叶俟微风以殒,而风之力盖寡;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 中曾谈到孟尝君听琴的事,认为孟尝君听琴落泪主要是他的主观感受,而雍门周的琴声的作用则是次要的,顾况(约730~806后)曾做过唐德宗时的官秘书郎,晚年隐居于茅山。他的《郑女弹筝歌》中描述了郑女出众的弹筝技艺: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其中借“雍门泪”一语,来说明她演奏悲伤的乐曲,能够像雍门周弹琴一样使人悲啼。

李益(748~829)是中唐最杰出的边塞诗人,唐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益的《来从窦车骑行》,有“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的诗句。诗僧皎然的诗《杂兴六首》之三云:“谁高齐公子,泣听雍门琴。死且何足伤,殊非达人心”。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诗中所云:“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他们用的都是桓谭《说苑.新论》中雍门周弹琴的典故。

雍门周与雍门琴的典故

“相传古琴指法创自战国时齐人雍门周。后经唐代赵耶利的修订,然都是用文字述说,不胜其繁。至唐代晚期的曹柔创作‘减字法’,流传至今,莫能改变,真是大有功于琴学。”(摘自顾梅羹《琴学备要》)

这位“古琴指法创始人” 雍门周何许人也?读至此处,不禁联想起古诗中提及“雍门琴”:白发已如此,岁序更骎骎。化机消息,庄生天籁雍门琴。颇笑论文说剑,休问高车驷马,衮衮黄金。蚁在元无梦,水竞不流心。 绝交书,招隐操,恶圆箴。世尘空扰,脱巾挂壁且松阴。谁对紫微阁下,我对白苹洲畔,朝市与山林。不用一钱买,风月短长吟。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古诗中“雍门琴”和创作琴谱的“雍门周”有何关系呢?

雍门周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琴师。姓周,因居于齐国的雍门,因以雍门为号,又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当时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已经是座著名的大城市。农工商并重是齐国的经济特点,都市兴旺,经济繁荣,为音乐艺术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据说当时的人们无不吹笙鼓瑟,击筑弹筝。雍门周是民间琴家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雍门周的琴艺高超绝妙,特别是演奏悲哀的曲子,凄楚伤感,听他弹琴的人,无不动容伤心流泪。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虽然特别喜好音乐,但是不相信雍门周的演奏技术有如此高超。于是就派人请雍门周来给他弹琴。孟尝君对雍门周说:“听说先生擅长弹悲哀的曲子,而听者都能伤心落泪。不知能不能也让我感动?”雍门周知道孟尝君一直养尊处优,没有过什么不幸的经历,就回答说:“听曲的人必须有过不幸的经历,听到琴声后才会和悲哀的琴曲产生共鸣;你虽然向来锦衣玉食,但是也有悲哀的事情。”孟尝君急切的问:“是什么呢?”雍门周不紧不慢的说:“你得罪过秦国和楚国,将来不管是秦国称霸还是楚国称霸,它们都会来向你报仇的。你只拥有这么一小块地方,别人要来收拾你,是很容易的事情。”孟尝君听后,不知所措,沉思良久。雍门周又说:“你死后,你的祖宗庙堂没有人祭祀,你的高台楼阁也被毁掉,你的坟头长满荆棘杂草,野生动物穿梭其中,牧童在上面嬉戏玩耍,而没有人来修理。凡看到的人,无不叹息啊!孟尝君那么尊贵的人,到头来也是这样的下场。”孟尝君听后,仿佛真的破国亡邑一样,眼中含泪。这时,雍门周的琴声奏响。弹完一曲后,孟尝君泪如雨下,湿透衣襟。所以,后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原文: 雍门琴又做雍门鼓琴,是一个典故,也指一种曲调。相传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雠于薛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孟尝君闻之悲泪盈眶。子周于是引琴而鼓,孟尝君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汉刘向《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郄正传》﹕"雍门援琴而挟说﹐韩哀秉辔而驰名。" 这就是雍门周与雍门琴的典故。[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