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双城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城子
图片来自itsfun

双城子,俄文名乌苏里斯克(Уссури́йск),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个城市,坐落在兴凯湖平原上,科马罗夫卡河和拉科夫卡河之间,距离海参崴112千米,双城子面积为3690平方千米。城市的主要工业为食品加工。因为双城子是铁路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双城子又有机车修理工业,其中之一的大型双城子机车工厂建于1895年,是当时的双城子铁路主要的维修工厂。在2015年,双城子人口为168,137人,是滨海边疆区第二大城市(次于海参崴),其所在的双城子市在2015年人口总共为194,250人。双城子最早在1866年被沙俄命名作尼古拉斯阔耶(Nikolskoye,Нико́льское)。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1898年改名为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1] (Nikolsk-Ussuriysky, Нико́льск-Уссури́йский)。1934年7月22日,设立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州,州府驻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市。。1935年改称伏罗希洛夫市。1956年改称乌苏里斯克市。

历史

双城子位于绥芬河下游北岸、傅尔丹河西岸。这里自9世纪时就是重镇,如今仍保留着不少中国式遗址。9世纪中期,双城子之地是渤海国的重镇率宾府,虞娄靺鞨世居于此。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置上京路,治所在会宁府会宁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遗址)。辖恤品路(一作速频路),治所在今乌苏里斯克。明朝时期,于此处置双城卫。清朝时期属于吉林宁古塔副都统辖境,此处城池名叫“傅尔丹”(ᡶᡠᡵᡩᠠᠨ ᡥᠣᡨᠣᠨ),因有东西二城,相距四里许,故称为“双城子”(ᠵᡠᡵᡠ ᡥᠣᡨᠣᠨ)。1860年,根据《中俄北京条约》,清朝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永久割让予俄国双城子遂成为俄国领土。1866年开埠,俄国人将该地命名为尼古拉斯科耶(Nikolskoye,Нико́льское),以纪念俄国圣尼古拉,有13个来自阿斯特拉罕沃罗涅什的家庭来到这个地方,1898年设尼古尔斯克-乌苏里斯基市(Никольск-Уссурийский)。19世纪70年代,伯力海参崴之间建成铁路(如今该铁路成为西伯利亚铁路的一部分),由于双城子地处交通要道,逐渐繁荣起来。1898年改名为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Nikolsk-Ussuriysky,Нико́льск-Уссури́йский)。日俄战争之后,双城子成为俄国在远东的重镇之一。1935年被改名为“伏罗希洛夫市”(Ворошилов),以苏联元帅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命名。1956年苏共二十大个人崇拜,改名乌苏里斯克。

交通

乌苏里斯克铁路(滨绥铁路以东的延伸)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点在此市。设有双城子站。南北向的M60公路可前往伯力海参崴,并在2012年修建了前往距离双城子13千米的米哈伊洛夫卡村的支路。乌苏里斯克的长途巴士站有前往中国的巴士,由两间公司营运。截至2019年9月,巴士的目的地有:绥芬河,东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