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雨天的巴黎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雨天的巴黎街道
图片来自生活有艺思

雨天的巴黎街道》(法语:Rue de Paris, temps de pluie),或译为《下雨的巴黎街道》、《潮湿天气的巴黎街景》等,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创作于1877年的大幅油画画作,长宽皆达2公尺多(212.2 cm × 276.2 cm),现陈列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

它本归卡耶博特家族所有,1955年被小沃尔特·P·克莱斯勒买下,他又于1964年将其卖给芝加哥艺术博物馆。[2]

画中场景为都柏林广场(Place de Dublin),如同古斯塔夫·卡耶博特早期一贯的作风,也是像纪实摄影般的呈现,更有趣的是,这幅画看的出类似摄影般“焦段”的变化,前面的人物较为清晰,后面的建筑则是随著视觉深度(距离)而渐渐模糊,此外用现今的摄影理论来看,如果把主体放在画面最前方的这对穿著时尚的中产阶级男女身上,这幅画也符合摄影的井字构图法则,而画中央的路灯(gas light),也完美的区分开了画面中多(画面复杂)、寡(画面空旷)的部分,此外,石头地板也占据了画作蛮大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印象派风格大多以捕捉瞬间的光影波动作为绘画方式,其实在这幅画中,依然能看到石头地板上的水光反射处理的十分自然逼真,不过,如果和莫内雷诺瓦等知名画家相比较下,前两者在光影波动的色块、笔触处理上显得较随性,较无细部的线条描绘,而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对于物体的边界,则有较明确的区分,这也同样表现在他其他早期的作品中。[3]

画作地理背景

油画作者描绘了19世纪巴黎欧洲区都柏林广场(place de Dublin),作者视角所在位置是都灵路(rue de Turin)南段东侧,画面方向正北偏西,画作中的街道从左至右依次为:

莫斯科路 北段 rue de Moscou
克拉佩龙路 rue Clapeyron 中,灯柱所对
都灵路 北段 rue de Turin 中右,夫妇伞把所对
圣彼得堡路 东南口 rue de Saint-Pétersbourg 右,妇人所对

作品赏析 

《雨天的巴黎街道》中,艺术家呈现了巴黎的崭新面容,宽阔的林荫大道,犹如现代司空见惯的快照一般,把百年前的街头瞬间定格。迎面而来的男女神情淡漠,与艺术家没有任何的交流,画面中的人与人也无甚关联,一个个黑色的伞如同岛屿一般分割。这与传统的的人物画风景画有著截然不同呈现方式,艺术家仿佛是一个过于客观的观察者,如同描绘风景一般冷静的画出了人——这个在传统艺术中必然要表达情绪或艺术家观点的形象,

显然,在大规模城市化的同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随著历史悄然发生著改变。

如果说莫内雷诺瓦们表现的是巴黎醉生梦死的一面,那么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则是他们的反面,一个弥漫著疏离与冷漠的巴黎。[4]

画作《雨天的巴黎街道》,笔触细腻,将十九世纪的建筑物,从近景延伸至远景完整描绘出来,而光彩的调配,临摹出雨天巴黎的雾气及晴朗巴黎的阳光。美国芝加哥美术馆馆长葛卢牧曾说:“这就是我们认知的巴黎,也是电影里的巴黎。”[5]

参考文献

  1. http://www.artic.edu/aic/collections/artwork/20684 ; "Paris Street; Rainy Day", 1877.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Retrieved 29 April 2012.
  2. Paris Street; Rainy Day1877, Google Art Project
  3. 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以旁观的视角看待人间(下),生活有艺思, 2017-06-09
  4. 卡耶博特:印象派巴黎的反面——疏离与冷漠,今日头条,2016-10-31
  5. 法国印象派艺术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 ,非池中艺术网facebook,201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