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电光部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电光部落,电光社区位于台东县关山镇东侧约4公里花东纵谷山脉下卑南溪畔,背倚海岸山脉、前眺雄伟的中央山脉,社区总人口数约有七百多人,阿美族占七成,另有客家人、闽南人等。多以务农为主,稻米为主要产业,另有种植梅子、高接梨、甜橙、咖啡及金线莲等农作物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优美的完整聚落,孕含丰富的阿美族原民文化特色及农业生态景观产业气息。电光社区内公共空间计有约2000平方公尺的活动中心广场,周围建筑物含社区活动中心、原住民多功能活动中心、原住民合作社、电光派出所、公共厕所等多处公共设施。

产品

农作:水稻、梅子、高接梨、甜橙、咖啡及金线莲

农产品:电光米、无毒圆糯米、腌渍脆梅、甜橙、电光咖啡豆、糯米酒酿、宝妈辣椒酱 [1]

电光此地旧称为雷公火,族人则称之曰Kaadaadaan。据说原本是卑南族的称呼,其意义不明。相传过去此地在夜晚出现怪火,住里珑的居民非常惊讶,认为那怪火是闪电,闽南语将闪电说成雷公,遂以雷公火为社名。[2]


电光部落Kaadaadaan位在海岸山脉西侧的山麓,和台东关山镇隔著卑南溪遥遥相对。此地旧名为雷公火,相传是因为这里有泥火山,在夜里经常引发火源,居民认为那怪火是闪电引起,而闽南语将闪电说成雷公,所以用“雷公火”称呼。

来到电光部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电光国小。电光国小是一个不到40人的迷你小学,但因发展学校本位课程成果丰硕,荣获教育部全国十大经典特色小学和商业周刊全国百大特色小学的殊荣。其中电光国小推广的竹炮体验和阿美族传统打击乐器表演更是招牌绝活。

竹炮是一百多年前清朝派兵入侵时,当地阿美族人用来吓唬敌人的利器,如今则变成最夯的游客体验活动;传统阿美族打击乐器表演,是师承台东旮亘打击乐团,如今也变成是电光招待来宾的重点项目。[3]

1939年日治时代,日本人成立“东台湾出农场”种植咖啡,是早期电光咖啡山的由来。

纵管处表示,学习工作营中,除安排竹炮,还找来咖啡、酒曲、编织及竹器工艺等领域的达人,带著志工烘培“电光咖啡”、学习酒曲秘方、编织丰年祭头饰,学习利用自然素材制作餐具,然后在田野间享受放电下午茶,品尝有机稻米、梅子与咖啡。

此外,电光部落“小旮亘乐团”也将带领志工一起学习阿美族过去婚礼中报喜讯时使用的传统乐器“旮亘(Kakeng)”,敲击出一场山谷间的竹钟乐宴。[4]


电光社区隐身在台东县关山镇里,附近有著名的关山亲水公园,虽说台东到处都是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但来到电光社区则更能接近土地、亲近大自然。电光社区主要居民为阿美族原住民及客家人,因此到处蕴含著阿美族原民文化的特色以稻米、咖啡、梅子为主要产物,来到这里可以看见著名的“电光梯田”景观,更能享受采果的乐趣。

电光社区5大特色景点

1.电光梯田 近200公顷的农田面积,放眼望去一片稻田景观舒适宜人,可远眺中央山脉以及海岸山脉,稻田景色常吸引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2.电光国小 花东纵谷上一所迷你小学,被大自然环绕的原始景观,曾荣获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十大经典特色学校,游客可在内享用电光咖啡。

3.电光客家土楼 坐落在电光广兴半山腰的苏家土楼,是苗栗一带移居电光的客家人所建,也是电光第一栋2层楼建筑。

4.广兴林道 座落在台东县关山镇的电光广兴林场,总面积100公顷以上,林场内拥有500种以上的台湾原生种树林,可沐浴在大自然的芬多精中。

5.电光泥火山 全台保存最得好泥火山,拥有全国泥火山中最大的喷泥盾,堪称稀有。整体环境敏感、珍贵,不论地质、地形、植物、动物均有特殊保存价值。

电光社区发展协会 洽询电话:089-961472、089-951349(上班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5时) 电子信箱:kaadaadaan@gmail.com 地址:台东县关山镇电光里中兴85号 [5]


视频

【花东纵谷绿保新乐园 - 台东电光部落】

【阿美族-台东电光部落】

【日出禾作:吃一口会电人的电光米。】

【行走TIT第五十九集 –雷公火部落-电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