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震源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药爆破,核弹试验)等。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

在地震学中,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中。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药爆破,核弹试验)等。

一个震源是不会移动的。每次地震包括主震和每次余震都会有不同位置的震源,这些不同时间的震源位置叠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出震源的分布。

震源分类

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

震源强度

强度达到黎克特制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1次,7级则有18次。通常震级愈高,破坏就愈严重,但震源深浅也对破坏程度起关键作用。震源浅,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

震源研究

对地震震源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叶。1910年提出的弹性回跳理论,首次明确表述了地震断层成因的概念(见地震成因)。在地震学的早期研究中,人们就已注意到P波到达时地面的初始振动有时是向上的,有时是向下的。20世纪的10~20年代,许多地震学者在日本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几乎同时发现,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点的台站记录,所得的P波初动方向具有四象限分布。日本的中野广最早提出了震源的单力偶力系,第一次把断层的弹性回跳理论和 P波初动的四象限分布联系起来。此后,本多弘吉又提出双力偶力系,事实证明它比单力偶力系更接近实际。美国的拜尔利(P.Byerly)发展了最初的震源机制求解法,1938年第一次利用P波初动求出完整的地震断层面解。

断层面的确定

P波四象限分布 地表垂直向地震仪记录P震相的初始振动方向。向上的记为正号;向下的,记为负号。正号P波是压缩波,因为这种波的到达使台站受到来自地下的一个突然挤压,台基介质体积发生一微量的缩小。负号P波是膨胀波,因为它使台站受到一个突然拉伸,介质体积发生一微量膨胀。

每个台站记录的某一特定P波震相都可同震源处发出的一根地震射线相对应。图1[P波四象限分布示意图]右部给出假定地壳均匀时一些地震射线的例子。今以震源F为球心,作一足够小的球面S,小到球内射线弯曲可忽略不计。这个小球面称为震源球面。从每个台站Si沿地震射线回溯到震源,都可在震源球面上找到一个对应点S。在考虑到射线经过反射或折射界面时 P波压缩、膨胀特性所可能受到的变换并作了适当校正之后,将每个台站记录的 P波初动方向标到震源球面上去。人们发现,只要记录足够多,且台站对应点S在震源球面上的分布范围足够广,则总可找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面将震源球面上的正、负号分成四个部分,即四象限,如图1[P波四象限分布示意图]左部所示。这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面称为 P波初动的节面,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节线,节面上P波初动位移为零。二节面之一 (AA′)与地震的断层面一致,而另一个方面(BB′)称为辅助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