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纳综合征」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行 1: | 行 1: |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 | ||
− | | style="background: #66FFE6" align= center|'''<big> | + | | style="background: #66FFE6" align= center|'''<big> 霍纳综合征</big> ''' |
|- | |- |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small> | ||
|- | |- | ||
− | | style="background: #66FFE6" align= center|'''<big> | + | | style="background: #66FFE6" align= center|'''<big> 霍纳综合征</big> ''' |
|- | |- | ||
| align= light| | | align= light| | ||
− | '''中文名称''' : | + | '''中文名称''' : 霍纳综合征 |
− | ''' | + | ''' 又 称''' : 小儿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
− | ''' | + | ''' 发作时间''' : 常于午后或凌晨发作 |
− | |||
− | |||
|} | |} | ||
− | + | '''<big> 霍纳综合征</big>''' (Horner综合征)又称小儿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Bernard-Horner综合征、Claude-Bernard-Horner综合征等,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任何一段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病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少或无汗等表现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而由第1胸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者极为少见。 | |
− | + | == 病因 == | |
− | 病因 | + | === 颈部至纵隔病变 === |
− | |||
− | |||
颈部及上肢损伤,颈深部枪伤、刀伤、锁骨骨折、肩关节脱臼,诊疗过程中引起的星形交感神经节切除,交感神经切除,交感神经普鲁卡因封闭术,颈动脉造影术及臂从神经受损害。颈部肿瘤,结核,淋巴肉瘤,淋巴结炎,颈脊椎肿瘤,食管、甲状腺和纵隔肿瘤,锁骨下动脉、颈动脉及主动脉瘤,颈部血肿等。肺尖胸膜炎,气胸,肺尖肺炎,肺癌等。 | 颈部及上肢损伤,颈深部枪伤、刀伤、锁骨骨折、肩关节脱臼,诊疗过程中引起的星形交感神经节切除,交感神经切除,交感神经普鲁卡因封闭术,颈动脉造影术及臂从神经受损害。颈部肿瘤,结核,淋巴肉瘤,淋巴结炎,颈脊椎肿瘤,食管、甲状腺和纵隔肿瘤,锁骨下动脉、颈动脉及主动脉瘤,颈部血肿等。肺尖胸膜炎,气胸,肺尖肺炎,肺癌等。 | ||
− | + | === 脊髓病变 === | |
− | |||
− | |||
脊髓空洞症,脊髓出血,原发性或转移性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颈椎病,脊柱结核,脊髓炎或脊髓前角灰质炎,梅毒性脊髓病变。 | 脊髓空洞症,脊髓出血,原发性或转移性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颈椎病,脊柱结核,脊髓炎或脊髓前角灰质炎,梅毒性脊髓病变。 | ||
− | + | === 颅底病变 === | |
− | + | 棘孔、卵圆孔内注入酒精,脑瘤,颅脑外伤,三叉神经节后切断术,岩骨炎,[[ 三叉神经]] 带状疱疹。 | |
− | + | === 颅内病变 === | |
− | 棘孔、卵圆孔内注入酒精,脑瘤,颅脑外伤,三叉神经节后切断术,岩骨炎,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 + | 椎动脉不完全闭塞,延髓和脊髓的血管性病变,延髓空洞症,延髓肿瘤,脑炎、多发性硬化等。综上所述,交感神经通路任何一部分受累均可出现此征,常见病因有炎症、创伤、手术、肿瘤、血管病变等,下视丘、脑干、颈髓、颈动脉的炎症,肿瘤压迫,出血等因素也可引起,少数病例可为先天性或无明显病因可查。 |
− | + | == 临床表现 == | |
− | |||
− | |||
− | 椎动脉不完全闭塞,延髓和脊髓的血管性病变,延髓空洞症,延髓肿瘤,脑炎、多发性硬化等。 | ||
− | |||
− | |||
− | |||
− | |||
− | 临床表现 | ||
见于交感神经损害的同侧。 | 见于交感神经损害的同侧。 | ||
− | + | === 瞳孔缩小 === | |
− | |||
− | |||
由于虹膜之瞳孔开大肌麻痹所致,但对光反应,辐辏反应均存在, | 由于虹膜之瞳孔开大肌麻痹所致,但对光反应,辐辏反应均存在, | ||
− | + | === 眼睑下垂 === | |
− | + | 系睑板肌麻痹所致,由于眼睑下垂,眼裂稍小,但[[ 眼睑]] 仍可自行启闭, | |
− | + | === 眼球内陷 === | |
− | 系睑板肌麻痹所致,由于眼睑下垂,眼裂稍小,但眼睑仍可自行启闭, | ||
− | |||
− | |||
− | |||
与眼球后之球张肌麻痹有关, | 与眼球后之球张肌麻痹有关, | ||
− | + | === 同侧面部少或无汗 === | |
− | |||
− | |||
系腺体分泌功能紊乱,见面部干燥,无汗,有发热,潮红表现, | 系腺体分泌功能紊乱,见面部干燥,无汗,有发热,潮红表现, | ||
+ | == 眼压下降 == | ||
+ | 与血管神经调节影响有关,本病征如为先天性或发病于儿童,则常伴有虹膜异色、色素缺失,其他尚有过度流泪或流泪减少,一过性低眼压,偶见[[白内障]],发病早期可见眼睑、结膜、葡萄膜和视网膜血管的暂时扩张。 | ||
+ | === 检查 === | ||
+ | * 1.若有炎症,可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若有出血性疾病,则可有出凝血时间、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异常等。 | ||
+ | * | ||
+ | * 2.结合临床做心电图,B超,CT,MRI等检查(头、颈、鼻咽,胸部)。 | ||
+ | === 诊断 === | ||
+ | *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尚可用4%可卡因液滴眼,3分钟一次,共3次,15分钟后观察瞳孔。 | ||
+ | * | ||
+ | * 1.病灶如果存在于颈上神经节至眼球的径路上,治疗可以收到满意效果。此时给予1%~2%肾上腺素,如见到散瞳,说明病变位于颈上神经节至末梢神经的径路上(末梢性霍纳综合征)。 | ||
+ | * | ||
+ | * 2.如是中枢性霍纳综合征,因残存的节后神经纤维持续产生少量的去甲肾上腺素,瞳孔给予1%~2%肾上腺素不发生反应。 | ||
− | + | == 鉴别诊断 == | |
− | + | * 1.急性上颈髓之横贯性损害 | |
− | + | * | |
− | + | * 可引起暴死,幸存者四肢呈完全性弛性麻痹、呼吸急迫和Horner综合征。 | |
− | + | * | |
− | + | * 2.脊髓颈8·胸1的横贯性损害 | |
− | + | * | |
− | + | * 可出现手部小肌(骨间肌)的萎缩,爪形手,以及Horner综合征。 | |
− | + | * | |
− | + | * 3.伴有肩和上肢疼痛之Horner综合征 | |
− | + | * | |
− | + | * 可能为肺尖上沟癌引起。 | |
− | + | * | |
− | + | * 4.胸部大动脉瘤 | |
− | + | * | |
− | 鉴别诊断 | + | * 出现Horner综合征时,患者有颈、肩、上胸部疼痛、干咳、进行性声音嘶哑、气管移位。 |
− | 1.急性上颈髓之横贯性损害 | + | * |
− | + | * 5.Villaret综合征 | |
− | 可引起暴死,幸存者四肢呈完全性弛性麻痹、呼吸急迫和Horner综合征。 | + | * |
− | + | * 包括此征和后组颅神经麻痹。 | |
− | 2.脊髓颈8·胸1的横贯性损害 | + | * |
− | + | * 6.Raeder综合征 | |
− | 可出现手部小肌(骨间肌)的萎缩,爪形手,以及Horner综合征。 | + | * |
− | + | * 即于偏头痛发作后出现Horner综合征,为半月节附近交感神经损害引起。 | |
− | 3.伴有肩和上肢疼痛之Horner综合征 | + | * |
− | + | * 7.Garcin综合征 | |
− | 可能为肺尖上沟癌引起。 | + | * |
− | + | * 系丘脑外侧核之前方病变引起,除有Horner综合征外,尚有一侧性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和垂直性凝视麻痹。 | |
− | 4.胸部大动脉瘤 | + | * |
− | + | * 8.Horner综合征 | |
− | 出现Horner综合征时,患者有颈、肩、上胸部疼痛、干咳、进行性声音嘶哑、气管移位。 | + | * |
− | + | * 还见于[[ 甲状腺]] 摘除术后、扁桃体摘除术后、小儿急性中耳炎后、小脑下后动脉闭塞(Wallenberg综合征)、Avellis综合征、Babinsik-Nageotte综合征等。 | |
− | 5.Villaret综合征 | + | * |
− | + | * 9.虹膜炎 | |
− | 包括此征和后组颅神经麻痹。 | + | * |
− | + | * 虹膜炎会出现特殊的疼痛、虹膜淤血及怕光。而霍纳综合征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 |
− | 6.Raeder综合征 | ||
− | |||
− | 即于偏头痛发作后出现Horner综合征,为半月节附近交感神经损害引起。 | ||
− | |||
− | 7.Garcin综合征 | ||
− | |||
− | 系丘脑外侧核之前方病变引起,除有Horner综合征外,尚有一侧性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和垂直性凝视麻痹。 | ||
− | |||
− | 8.Horner综合征 | ||
− | |||
− | 还见于甲状腺摘除术后、扁桃体摘除术后、小儿急性中耳炎后、小脑下后动脉闭塞(Wallenberg综合征)、Avellis综合征、Babinsik-Nageotte综合征等。 | ||
− | |||
− | 9.虹膜炎 | ||
− | |||
− | 虹膜炎会出现特殊的疼痛、虹膜淤血及怕光。而霍纳综合征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后 | + | == 治疗 == |
+ | * 1.病因治疗:炎症者行抗感染治疗,肿瘤者行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 | ||
+ | * | ||
+ | * 2.对症支援治疗 | ||
+ | == 预后 == | ||
预后视病因而不同。末梢性霍纳综合征时有希望治愈,治疗方法不论症状怎样,只是局部给予1%~2%肾上腺素即可,每日点眼3次。眼睑下垂、缩瞳和瞬膜突出等症状虽可快速缓解,但交感神经恢复的4~5周里要连续给药,如是外伤引起者,改善症状需要6周~3个月的时间。 | 预后视病因而不同。末梢性霍纳综合征时有希望治愈,治疗方法不论症状怎样,只是局部给予1%~2%肾上腺素即可,每日点眼3次。眼睑下垂、缩瞳和瞬膜突出等症状虽可快速缓解,但交感神经恢复的4~5周里要连续给药,如是外伤引起者,改善症状需要6周~3个月的时间。 | ||
− | 预防 | + | == 预防 == |
− | 积极治疗可能累及交感神经通路的原发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 + | 积极治疗可能累及交感神经通路的原发疾病,早诊断,早治疗。<ref>[https://www.youlai.cn/ask/E6D6E0MfEUS.htmlhttps://www.youlai.cn/ask/E6D6E0MfEUS.html 什么是霍纳综合征],有来医生网站</ref> |
+ | ==参考资料== | ||
+ | {{Reflist}} | ||
+ |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
於 2022年9月28日 (三) 16:07 的修訂
霍納綜合徵 |
![]() |
霍納綜合徵 |
中文名稱 :霍納綜合徵 又 稱 :小兒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徵 發作時間 :常於午後或凌晨發作 |
霍納綜合徵(Horner綜合徵)又稱小兒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徵、Bernard-Horner綜合徵、Claude-Bernard-Horner綜合徵等,是由於交感神經中樞至眼部的通路上任何一段受到任何壓迫和破壞,引起瞳孔縮小、但對光反應正常,病側眼球內陷、上瞼下垂及患側面部少或無汗等表現的綜合徵。據受損部位可分為中樞性障礙、節前障礙及節後障礙的損害。而由第1胸髓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者極為少見。
目錄
病因
頸部至縱隔病變
頸部及上肢損傷,頸深部槍傷、刀傷、鎖骨骨折、肩關節脫臼,診療過程中引起的星形交感神經節切除,交感神經切除,交感神經普魯卡因封閉術,頸動脈造影術及臂從神經受損害。頸部腫瘤,結核,淋巴肉瘤,淋巴結炎,頸脊椎腫瘤,食管、甲狀腺和縱隔腫瘤,鎖骨下動脈、頸動脈及主動脈瘤,頸部血腫等。肺尖胸膜炎,氣胸,肺尖肺炎,肺癌等。
脊髓病變
脊髓空洞症,脊髓出血,原發性或轉移性脊髓腫瘤,多發性硬化,頸椎病,脊柱結核,脊髓炎或脊髓前角灰質炎,梅毒性脊髓病變。
顱底病變
棘孔、卵圓孔內注入酒精,腦瘤,顱腦外傷,三叉神經節後切斷術,岩骨炎,三叉神經帶狀皰疹。
顱內病變
椎動脈不完全閉塞,延髓和脊髓的血管性病變,延髓空洞症,延髓腫瘤,腦炎、多發性硬化等。綜上所述,交感神經通路任何一部分受累均可出現此征,常見病因有炎症、創傷、手術、腫瘤、血管病變等,下視丘、腦幹、頸髓、頸動脈的炎症,腫瘤壓迫,出血等因素也可引起,少數病例可為先天性或無明顯病因可查。
臨床表現
見於交感神經損害的同側。
瞳孔縮小
由於虹膜之瞳孔開大肌麻痹所致,但對光反應,輻輳反應均存在,
眼瞼下垂
系瞼板肌麻痹所致,由於眼瞼下垂,眼裂稍小,但眼瞼仍可自行啟閉,
眼球內陷
與眼球後之球張肌麻痹有關,
同側面部少或無汗
系腺體分泌功能紊亂,見面部乾燥,無汗,有發熱,潮紅表現,
眼壓下降
與血管神經調節影響有關,本病徵如為先天性或發病於兒童,則常伴有虹膜異色、色素缺失,其他尚有過度流淚或流淚減少,一過性低眼壓,偶見白內障,發病早期可見眼瞼、結膜、葡萄膜和視網膜血管的暫時擴張。
檢查
- 1.若有炎症,可有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的增高;若有出血性疾病,則可有出凝血時間、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異常等。
- 2.結合臨床做心電圖,B超,CT,MRI等檢查(頭、頸、鼻咽,胸部)。
診斷
- 結合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一般不難,尚可用4%可卡因液滴眼,3分鐘一次,共3次,15分鐘後觀察瞳孔。
- 1.病灶如果存在於頸上神經節至眼球的徑路上,治療可以收到滿意效果。此時給予1%~2%腎上腺素,如見到散瞳,說明病變位於頸上神經節至末梢神經的徑路上(末梢性霍納綜合徵)。
- 2.如是中樞性霍納綜合徵,因殘存的節後神經纖維持續產生少量的去甲腎上腺素,瞳孔給予1%~2%腎上腺素不發生反應。
鑑別診斷
- 1.急性上頸髓之橫貫性損害
- 可引起暴死,倖存者四肢呈完全性弛性麻痹、呼吸急迫和Horner綜合徵。
- 2.脊髓頸8·胸1的橫貫性損害
- 可出現手部小肌(骨間肌)的萎縮,爪形手,以及Horner綜合徵。
- 3.伴有肩和上肢疼痛之Horner綜合徵
- 可能為肺尖上溝癌引起。
- 4.胸部大動脈瘤
- 出現Horner綜合徵時,患者有頸、肩、上胸部疼痛、乾咳、進行性聲音嘶啞、氣管移位。
- 5.Villaret綜合徵
- 包括此征和後組顱神經麻痹。
- 6.Raeder綜合徵
- 即於偏頭痛發作後出現Horner綜合徵,為半月節附近交感神經損害引起。
- 7.Garcin綜合徵
- 系丘腦外側核之前方病變引起,除有Horner綜合徵外,尚有一側性共濟失調,感覺障礙和垂直性凝視麻痹。
- 8.Horner綜合徵
- 還見於甲狀腺摘除術後、扁桃體摘除術後、小兒急性中耳炎後、小腦下後動脈閉塞(Wallenberg綜合徵)、Avellis綜合徵、Babinsik-Nageotte綜合徵等。
- 9.虹膜炎
- 虹膜炎會出現特殊的疼痛、虹膜淤血及怕光。而霍納綜合徵不會出現這些症狀。
治療
- 1.病因治療:炎症者行抗感染治療,腫瘤者行化療、放療、手術等治療。
- 2.對症支援治療
預後
預後視病因而不同。末梢性霍納綜合徵時有希望治癒,治療方法不論症狀怎樣,只是局部給予1%~2%腎上腺素即可,每日點眼3次。眼瞼下垂、縮瞳和瞬膜突出等症狀雖可快速緩解,但交感神經恢復的4~5周里要連續給藥,如是外傷引起者,改善症狀需要6周~3個月的時間。
預防
積極治療可能累及交感神經通路的原發疾病,早診斷,早治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