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霞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霞坑镇

霞坑镇位于歙县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有“书画之乡”美称[1]。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市面繁荣、商铺成集,是南乡举足轻重的一个大镇。霞坑镇陆路交通发达,地理优越,徽杭高速(G56)公路、老徽杭公路穿镇而过,霞瀛公路可直通绩溪的“胡氏宗祠”(里方村方向)[2]。霞坑镇辖20个村委会,一个镇直茶林场,152个村民小组,霞坑镇10551人(2017),霞坑镇面积95.06平方千米[3]。霞坑镇是典型的丘陵山区,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景天然,石潭片更是有“摄影胜地”之称,每年都吸引着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

快速导航 : 关系表

中 文 名 : 霞坑镇

外 文 名 : Xia Keng town

国家/地区 : 歙县

政府驻地 : 霞坑村

邮政编码 : 245200

地理位置 : 离歙县县城约30公里左右

面 积 : 95.06平方千米

行政区类别 : 镇

下辖地区 : 霞坑村、里方村、石潭村、洪琴村等

电话区号 : 0559

著名景点 : 十八拐

机 场 : 黄山屯溪国际机场

展开

乡镇简介

霞坑镇 霞坑镇位于歙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有“书画之乡”美称。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市面繁荣、商铺成集,是南乡举足轻重的一个大镇。全镇陆路交通发达,地理优越,徽杭高速公路、老徽杭公路穿镇而过,霞瀛公路可直通绩溪的“胡氏宗祠”(里方村方向)。全镇辖20个村委会,一个镇直茶林场,152个村民小组,全镇面积95.06平方千米。霞坑镇是典型的丘陵山区,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景天然。全镇古民居大部分保存相当完整,犹以洪琴、鸿飞、石潭、里方四村为最,三雕精细、风格各异古特,艺术价值极高。

机构设置

江镇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分管组织、人事、武装等工作。

程立平: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工作。

江文利:党委副书记

分管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村镇建设、统计、交通、地质灾害防治及搬迁等工作。

吴新洪:人大副主席

负责人大工作,分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贫、旅游开发等工作。

张风明:常务副镇长

霞坑镇

主持政府常务工作,协助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分管文化、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卫生、殡葬改革、文明创建、依法行政、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洪巧莲:党委委员、纪检书记、组委、宣委

负责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工会;分管妇联、共青团、统战、保密、党政办、关工委、老龄委等工作。

鲍剑:党委委员、副镇长、武装部长

负责武装工作;分管政法、综治、司法、信访、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管理、街道市容、机

关管理等工作。

程虹:副镇长

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政工作。

鲍坚:财政所长

负责财政工作;分管后勤保障、政府采购。

经济发展

二00五年农业总产值3101万元,比上年增加4%,2003年财政收入122.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50元,比上年增长4.1%。第一产业占75%,第二产业占5%,第三产业占20%。霞坑镇以茶桑生产为主,辅以种植粮食、油料和贡菊。霞坑镇有各类个体私营企业414家,主要以商业为主,达293家。繁荣的霞坑一条街,有批发零售商100多家。霞坑镇工业企业总产值854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73万元,利税5395万元。霞坑镇在外经商的人数逐年增多,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经济能人纷纷在外开茶庄,经了解,在山东,上海一带较多。霞坑镇村头村村民吴利文,他于2000年承包霞坑镇牧丰养殖场,现场内饲养蛋鸡一万余只,日产蛋千余斤,还有三元杂交种母猪及商品猪500余头,努力做到在办好养殖场的同时,为周边乡镇农户提供畜禽养殖技术及物质服务。 霞坑镇 霞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交通方便。徽杭公路和徽杭高速公路横贯霞坑镇,霞(坑)石(潭)、霞(坑)和(溪)、鸿飞、洪琴公路与徽杭公路相接,洪萌公路已通车,霞金公路正在施工,已将此列入通达工程,霞坑镇和昌溪乡已联合打报告给县政府,要求开通昌溪至石潭公路。县交通局已将该公路纳入“十五”规划。如果这些能得到顺利实施的话,村组通车率将达到75%以上。霞坑镇19个村的程控电话全部开通,并开通了联通、移动通讯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

霞坑镇“书画之乡”的美称名不虚传。有清代出任吉林府台,著名的书画家和国画家汪士仁;有民国初获国府“一等嘉祥”章,能诗善画的方纲;有近代的画兰花名家汪桐仁;有现代以《清白流芳》图而闻名的书画家方仲华;有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的方卫国;隶书大师汪安石,已出版了《汪安石字贴》。1998年成立了柳山书画协会,已入会会员近60名。该会于1999年9月15日至19日,在歙县文化的中心徽城举办了一期“农民书画展”,原县委书记叶如强,县长舒志明亲临剪彩并致敬词,叶如强书记观展后还挥毫题诗一首,这次展览影响颇大,《黄山日报》、《中国书画报》,省市县电视台等先后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记者于1999年9月30日前往该地现场采访,并在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中播出。

霞坑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200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总投资2412万元的石潭水电站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首期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已全部到位,总投资800万元的华昌水电站项目已到位资金200万元。五月份签订了电器厂、服装厂、雨伞厂等项目,到位资金100万元。浙江宁波商人投资60万元的衬衫厂已进行有关机器的调试,吸纳当地的劳动力,即将生产。与浙江外商签订了霞坑农贸市场开发意向合同,协议投资金额1500万元。2003年5月份,霞坑镇抓了石潭景区和洪琴石龙洞的开发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县计委已批准立项。

资源优势

霞坑镇有许多旅游资源待开发。诸如洪琴的石龙洞,该洞蔚为壮观,洞深百余米,宽十余米,可容千人盘地而坐,四壁五颜六色的花岗岩光滑似玉,洞内有石柱、石笋、石狮,大洞中有几个小洞,可以穿行往返,有几处终年滴水;有石潭、棋山、湖山、联丰等地的天然景观,每年春秋季节有数千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和爱好者到该地摄影观光。2001年3月浙江电视台来该地拍摄了专题片在《江南好》栏目中播出。

霞坑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姿,有构造罕见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潭“叙伦堂”(百梁厅);有雕刻精细的鸿飞“花厅”;有待于开发的洪琴、鸿飞、石潭古民居村落。

社会治安

歙县基督教会在霞坑镇霞坑村有一合法聚会点,该点有信徒一百余人。为此加强对聚会点的宗教事务及安全防范工作的督查极为重要。2008年8月19日霞坑镇综治委组织人员对霞坑聚会点的规章制度、卫生、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有无邪教的渗透等情况进行督查,督查人员对该聚会点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安全防范措施予以肯定,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教会点完善档案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宗教事务条例》,自觉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落实重大宗教活动请示报告制度,切实做到聚会点及信徒无违法违纪现象。

特色产业

蚕桑基地

霞坑镇蚕桑资源丰富,桑园面积9374亩,年养蚕种1万多张,年产蚕茧438吨,居全县前列。更有洪琴、鸿飞两处制种场,年制蚕种10万余张,如今洪琴、鸿飞两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基地。

党务政务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三大建设推进年”为契机,突出项目推进,招大引强,集中攻坚,着力引进一批项目,落户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为全面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组织领导

为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完成,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在镇经济发展办公室)

组长:江镇宇

副组长:程立平

成员:江文利、鲍坚、胡卫星

霞坑镇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确定霞坑镇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部署、工作措施、推进措施,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定期听取招商引资进展情况的汇报。

办公室主任:江文利

成员:经发办全体成员

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汇报霞坑镇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及时向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汇报;综合霞坑镇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协调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突出工业招商,以徽杭高速公路取土场、弃土场、碎石场为发展空间,根据霞坑镇实际引进生产企业3-5家;争取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入住县经济开发园区,及时完成霞坑镇招商引资任务,为霞坑镇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要求

(一)整合资源,做好项目规划

为加快霞坑镇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镇抽调相关人员成立项目编报工作组,对霞坑镇的资源进行整合,针对优势资源并结合霞坑镇实际,形成书面的项目建议书等资料,同时在相关网站上做好信息发布,以便让更多的外商了解霞坑同时来投资霞坑。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按照县“三大建设推进年”的总体要求,在霞坑镇开展全民大招商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二是责任单位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抓招商引资工作。三是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人人抓项目、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的发展机制。四是制定投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以政策优势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五是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镇企业制度。六是制定工作考核措施,以考核奖惩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做到时间和任务同步。

(三)突出重点,落实责任

霞坑镇

对重点项目要加大洽谈和入住霞坑镇的工作力度,对新引进来霞坑镇投资源共享的鑫美欧服饰厂,霞坑镇新型材料配件厂,华艺木材厂都建立了一名领导主抓,一套班子推进、一条龙服务、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鑫美欧服饰厂和华艺木材厂在霞坑镇生产稳定和进一步发展,早日解决霞坑镇新型材料厂的用地等问题促成其早日落户生产;做好石潭水电站等落户企业的后续服务工作,力争服务工作有重点、有层次、有责任,使企业安心、放心,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在谈项目的洽谈工作,使那些适宜在霞坑镇投资发展的企业来霞坑镇投资。

(四)转变工作思路,净化发展环境

树立“投资环境就是生产力”,“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观念,形成领导、部门、人人是招商主体的招商引资氛围。要从抢抓机遇入手,从主动服务入手,从广泛联系入手,从学习政策、提高素质入手,齐抓共管,创建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达到人人是环境、处处时时是环境的新局面。现有落户企业是霞坑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同时,一是要加大对落地企业服务支持力度,招商与环境创建并举,加大措施认真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二是要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通过老板的各种社会关系,实现以商引商,以情招商。

(五)拓宽信息渠道,加大广泛联系

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畅通,是霞坑镇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各媒体对外发布招商信息,重点做好石潭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和察坑石料场的开发利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关系实现信息畅通,每个人都要建立联系卡、确立联系方式,要在霞坑镇开展引来一个客商,提供一条信息,提出一条意见的“三个一”活动。

(六)创新招商方式,多路开展招商

要转变认识、创新招商思路。既要招外商,也要引内资。在招商方式上,按照市场化、现代化的要求,开展专业招商、网上招商、项目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发达地区乡镇建立友好关系,通过多路招商,上大项目、引大企业,实现霞坑镇经济的腾飞。

政治生态

2008年8月28日霞坑镇召开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开展“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从制度建设、效能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认真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构建和谐霞坑奠定了基础。会上县农委主任毕灶明提出“五加强五促进”: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促思想统一;二是加强团结,促工作作风的改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四是加强实践,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加强领导,促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转变。最后,县政协副主席谢建平就霞坑镇计划生育、民生工程、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基础建设

霞坑镇 霞坑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05年完成了8个不通车行政村的机耕路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交通困难。由于交通便利,市场活跃,民营经济初具规模,完成投资1660万元,实现产值200万元,利税30万元,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100多人。

产业结构

霞坑镇位于歙县南部,座落于徽杭线上,土地面积96平方公里,152个村民小组,6325户,21345人。2005年人均收入3104元。霞坑镇是一个茶桑大镇,茶叶总产量近250吨,其中名优茶127吨。全年养蚕10420张,蚕茧产量438吨。霞坑镇现有党员数740名,有萌坑高山蔬菜、牧丰养殖场、名优茶加工等双培双带示范基地三处。

人文景观

霞坑镇人杰地灵,是徽杭线上闻名的书画之乡,有着享有“北有萧县,南有霞坑”之美誉的柳山书画协会。霞坑镇不仅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自然景观也非常多彩,如今霞坑镇正在开发人文景观风光游,对石潭景区进行综合开发。

镇下辖村

霞坑村引 山后村 洪琴村 察坑村 萌坑村 河政村 鸿飞村 溪上村 里方村 和溪村 金山村 庄川村 上干村 联丰村 湖山村 棋山村 村头村 三联村 石潭村 进丰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939 男 8403 女 8536 家庭户户数 532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676 家庭户男 8239 家庭户女 8437 0-14岁(总) 4213 0-14岁男 2179 0-14岁女 2034 15-64岁(总) 11070 15-64岁男 5548 15-64岁女 5522 65岁及以上(总) 1656 65岁及以上男 676 65岁及以上女 98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317 总人口10551人(2017)。

主要姓氏

霞坑历史悠久,主要的姓氏有吴,方,潘,周等。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地点 乡镇

视频

歙县霞坑镇美景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