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绿薹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绿薹草(学名:Carex breviculmis R. Br.)是莎草科,薹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秆丛生,高可达40厘米,纤细,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基部叶鞘淡褐色,叶短于秆,平张,质硬。苞片最下部的叶状,长于花序,具短鞘,鞘近无鞘。顶生小穗雄性,长圆形,侧生小穗雌性,雄花鳞片倒卵状长圆形,膜质,黄白色,果囊近等长于鳞片,倒卵形,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卵形,栗色,3-6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缅甸。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470-2300米的山坡草地、路边、山谷沟边。

青绿薹草是一种长寿草坪植物,叶量大、密集,形态优美。其叶丛春季鲜绿,夏季青绿,秋冬墨绿。草坪色调多变.富有观赏价值。

青绿薹草形态特征

青绿薹草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短。秆丛生,高8~40厘米,纤细,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基部叶鞘淡褐色,撕裂成纤维状。叶短于秆,宽2~3(5)毫米,平张,边缘粗糙,质硬。苞片最下部的叶状,长于花序,具短鞘,鞘长1.5~2毫米,其余的刚毛状,近无鞘。小穗2~5个,上部的接近,下部的远离,顶生小穗雄性,长圆形,长1~1.5厘米,宽2~3毫米,近无柄,紧靠近其下面的雌小穗;侧生小穗雌性,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少有圆柱形,长0.6~1.5(2)厘米,宽3-4毫米,具稍密生的花,无柄或最下部的具长2~3毫米的短柄。

雄花鳞片倒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具短尖,膜质,黄白色,背面中间绿色;雌花鳞片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截形或圆形,长2~2.5毫米(不包括芒),宽约1.2~2毫米,膜质,苍白色,背面中间绿色,具3条脉,向顶端延伸成长芒,芒长2~3.5毫米。果囊近等长于鳞片,倒卵形,钝三棱形,长2~2.5毫米,宽约1.2~2毫米,膜质,淡绿色,具多条脉,上部密被短柔毛,基部渐狭,具短柄,顶端急缩成圆锥状的短喙,喙口微凹。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卵形,长约1.8毫米,栗色,顶端缢缩成环盘;花柱基部膨大成圆锥状,柱头3个。花果期3~6月。[1]

青绿薹草主要变种

标本信息

青绿薹草分布广,南自澳大利亚北部,经印度尼西尼、菲律宾、印度、尼泊尔、中国、日本至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变异很大,是一个多型种,这些变异究竟能分为几个亚种或变种,截止到2000年未见进行全面研究。但根据中国常见的志书中,多分为三个区别较明显的类型,暂作变种处理。

纤维青薹(Carex breviculmis R. Br. var.fibrillosa (Franch. et Sav.) Kukenth.)该类型的日本标本,植株较粗壮,具匍匐枝。果囊具较明显隆起的脉,多生长于海滩沙地。中国标本中符合这样典型的标本不多,只见到在安徽的少数标本。分布于中国安徽、陕西、甘肃、台湾;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路边沙地。

直蕊薹草(Carex breviculmis R. Br. var.cupulifera (Hay.) Y. C. Tang et S. Y. Liang)该变种与青绿薹草的区别在于果囊较长,长3.5-4.5毫米。分布于中国台湾。

青绿薹草产地生境

青绿薹草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缅甸。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470-2300米的山坡草地、路边、山谷沟边。

青绿薹草繁殖方法

青绿薹草可用分株和种子繁殖。如果用野生植株为种苗.则应整丛带土挖出,剪去老叶,将大丛分成3-5株的小丛备栽;如用种子育苗栽种,亦应3-5株为一丛,但不需剪去地上叶片。 [4]

青绿薹草栽培技术

用青绿薹草建造草坪,对整地要求非常严格,地面要平坦.清除杂物,施足基肥。翻耕后,要耙平,使土块细碎,清除杂草的残根,以备铺设草坪。

春、夏、秋三季栽种均可。春季以新株萌发前(中国南方2月底3月初,中国北方较南方推迟20天到一个月)为好;夏季以分蘖期前(6月底至7月初)为宜;秋季以土壤结冻前一个月以外为佳。但因夏季气温太高,蒸腾作用强烈,往往栽种后成活率不太高。故以春、秋二季栽种效果最好。 株(丛)行距以20-25厘米为好。可穴栽,亦可开沟培土栽种,效果相同。但后者进度快,且省工、省时。栽种后以脚踏实.将地面整平,灌水,3天以后即可成活。如利用雨天栽种,亦可不用灌水。如果土壤墒情好,只要踏实,不浇水,亦可成活。成活率一般都达98%以上;如果供栽苗株根系不受重伤,其成活率均可达100%。

草坪管理非常方便,如有水肥条件,视苗情,应适时灌水、施肥(如无条件.只要按时松土除杂,在无毁灭性的气候条件下,均能很快形成郁蔽的草坪。[2]

青绿薹草园林用途

青绿薹草是一种密丛根茎型长寿草坪植物在亚热带可四季常绿;在温带地区.其绿草期也比野牛草、结缕草、细叶结缕草、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等的为长。对建造永久性常绿或夏绿草坪均有较高的价值。

青绿薹草除春季生出花葶外,其余时间均处于叶丛状,叶量大、密集,细而长,线形,向四周呈弓形自然下垂。叶片长短宽窄均一,形态优美。青绿薹草无高大茎枝和茎生叶,仅有与叶片长短相近,色彩一致,细弱而直立的花葶,无需修剪.就能保持草层的均匀一致。其叶丛春季鲜绿,夏季青绿,秋冬墨绿。草坪色调多变.富有观赏价值。

青绿薹草在春季新、老叶更替中,草丛高度并无明显变化,而当早春生出的新叶,经快速生长,并迅速达到最大高度后,老叶已陆续枯死。草层仍然保持着稳定的高度,直至越冬。所有上述形态特征,都说明青绿薹草符合建造绿化、美化环境的草坪草种的要求。[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