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靖难之役

增加 26,9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br>
<p style="text-indent:2em;">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1]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1]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1]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1]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ref>[2《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年第二版第12卷175页。英译Jingnan Campaign]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1]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1]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先后被杀,[[方孝孺]]更是被诛十族,造成空前的惨案。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ref>[3南炳文,汤纲.《明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131页] </ref>
==基本信息 ==
{|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靖难之役||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参战 方及 兵力'''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燕军 约30万 军:100 军100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地 点'''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平、山东、北直隶、江淮、南京等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伤亡情况'''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靖难 军(燕军、北军)6 军6 万;明 军(南军)50 军50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 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99年8月6日—1402年7月13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结 果'''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军攻下京师南京,登上帝位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主要 指挥官'''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燕军: 朱棣、[[张玉]]、[[朱能]]等; 南军: 耿炳文、李景隆等||
|}
* '''太祖分封'''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ref>[4《明太祖实录》卷五一。] </ref> 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腹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
<p style="text-indent:2em;">明朝初年,每一个藩王除食粮万石以外,还有军事指挥权。藩王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皇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ref>[5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59295/ed35wtzdwYT_YMJ59ilw7QExF2DNRszQh9Rge9zD1LrvacUViSagZHnguYuVaL3dEW4xnXCMnesv9qlejFKJwoUCyEhkb098lRfagr2ZLHgg 《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诸王二》.国学网.2017-08-1] </ref> 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将练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明太祖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朱棣,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ref>[《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诸王二》 .国学网[6引用日期2017-08-1]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时任平遥县训导的[[叶伯巨]]就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将其下狱囚死。
* '''“靖难”遗训'''
<p style="text-indent:2em;">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分封诸子为藩王,而且在其成法中有一条是关于“靖难”的。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 <ref>[7《皇明祖训·法律》: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ref> 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后来的朱棣即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 [8] 。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p style="text-indent:2em;">这其中,“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所以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
== 战争起因 ==
[[File:48540923dd54564e7e817968bcde9c82d0584fff.jpg|缩略图|左| [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48540923dd54564e7e817968bcde9c82d0584fff.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e4db7414a0e634e5dd90c34 来自百度TA说]]]
* '''建文即位'''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 <ref>[9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59295/8535zOO68_TwUD1t5Ei8Evb8VbLOZNO8MSgVE3S2Wq-kHAPXPkUUBwmpsZfcpBmVIhy9V2iUVoEvOB58b36AIMK3ysnNdGI1c4a17G4bPuu7 《明史·卷四·本纪第四·恭闵帝》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7-08-1] </ref> 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如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10]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师(今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ref>[11《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一》: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 </ref>
* '''藩王势大'''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帝即位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朱允炆对这些皇叔们忧心忡忡。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朱允炆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即遣长史[[葛诚]]入朝奏事。朱允炆遂向葛诚密问燕王府之事,葛诚如实禀告,乃派他返回燕王府,作为内应。葛诚回到燕王府,朱棣见他神色不对,心中不免作疑。随即朱棣亲自入朝,他自恃皇叔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凤韶]]弹劾其不敬,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以燕王“智虑绝人”,建议将他徙封至南昌,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亲”,婉言拒绝。朱棣察觉到朝廷对自己怀有贰心,回燕王府后,便托辞患病,以观事态的变化。 <ref>[12《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一》:建文元年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下诏让王,并遣中官逮王府傣,王遂称疾笃。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以兵守王宫。] </ref>
* '''废削五王'''
<p style="text-indent:2em;">藩王势力如此做大,建文帝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削藩之事。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ref>[13《明鉴纲目·卷一》:乃命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为名,猝至开封,围王宫,执之以归。……乃废橚为庶人,窜蒙化。诸子皆别徙。]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14] 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ref>[15《明鉴纲目·卷二》:(建文元年)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西平侯沐晟奏楩不法,废为庶人,徙漳州。]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激化。
== 战争经过 ==
[[File:Bd315c6034a85edf6b79637246540923dc5475ee.jpg|缩略图|左|[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bd315c6034a85edf6b79637246540923dc5475ee.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e4db7414a0e634e5dd90c34 来自百度TA说]]]
* '''燕王起兵'''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时间,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先装病,使惠帝放三子回北平;之后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遂装疯。但由于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装疯被发觉 <ref>[16《明通鉴·卷十二》:(六月)己酉,燕山百户倪亮上变,告燕官校于谅、周铎等阴事,诏逮至京师,皆戮之。复诏责燕王。王遂称疾笃,佯狂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张昺、谢贵入问疾,王盛夏围炉播颤曰:“寒甚。”宫中亦杖而行。昺等稍信之,长史葛诚密语之曰:“王本无恙,公等勿懈。”] </ref> 。而心中早已对父皇册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孙而继位有所不满,便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p style="text-indent:2em;">燕王遣使入京师金陵奏事,使者被齐泰等审讯,被迫供出燕王的异状,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与其母亲讨论之后,将此事告知朱棣 [17] 。于是朱棣和[[姚广孝]]等进行举兵的谋划,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燕王府中潜伏,以待变故。 [18] 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带兵包围了燕王府。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请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派出府内死士将其擒获,并连同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同处决 [19] 。当日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遂控制北平城 <ref>[20《明太宗实录·卷二》:是夜,(张)玉等攻九门,黎明已克其八,惟西直门未下。上令指挥唐云解甲骑马,导从如平时,过西直门,见闘者,呵之曰:“汝众喧閧,欲何为者?谁令尔为此不义,是自取杀身耳。”众闻云言,皆散,乃尽克九门,遂下令安集城中,人民安堵,诸司官吏视事如故。北平都指挥使俞填走居庸关,马瑄走蓟州] ],宋忠率兵至居庸关,知事不齐,退保怀来,留俞填守居庸。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燕军控制北平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ref>[21《明太宗实录·卷二》:甲戌,通州卫指挥房胜等率众以城来归。]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燕军攻破怀来后,由于领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离封地宣府(今属张家口,距北京约150公里,距怀来约60公里),奔金陵 [22] 。八月,齐泰等顾虑辽王、宁王帮助燕王,建议召还京师;辽王从海路返京,而宁王不从,遂削宁王护卫 [23-24] 。宋忠失败后,部将陈质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应朱棣,被陈质所控制,未果 <ref>[25《明通鉴·卷十三》:陈质者,建文元年宋忠之败,质以参将退守大同,代王欲举兵应燕,质持之不得发。] </ref>
* '''击败耿炳文'''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反书至南京,朱允炆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决定起兵讨燕。 [26-27] 在真定(今河北正定)设置平燕布政司。 <ref>[28吕毖:《明朝小史》卷三·建文纪。]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取内线作战,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今北京),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 [29] 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 [30] 耿炳文率军在八月十三日到达真定, [31] 并分兵于河间、鄚州(河北任丘北约30里)、雄县,为犄角之势。在经过观察后,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雄县;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兵,遂攻克鄚州,收编剩余的部队。 <ref>[32《明通鉴》卷十二:壬子,……,夜半,至雄县,袭其城。(潘)忠援兵不至,前锋麾下九千人皆战没。……命护卫千户谭渊率壮士千馀,伏月漾桥水中,……,俟忠等援军已过,即出据桥,王遣兵逆击忠,败之。]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耿炳文部将张保来降,告知朱棣耿炳文的部队分驻滹沱河两岸,于是朱棣让他回去告诉耿炳文“雄县、鄚州大败,燕兵将至”,以打击其士气,并使耿炳文合兵一处,便于一举击溃。耿炳文果然将南岸的兵调过河。 [33] 八月二十四日,燕军到达无极县。从樵夫和南军被俘士兵处得知敌情,于是燕军发动决战。 <ref>[34《明太宗实录》卷三:壬戌,未至真定二十里,获采樵者,询知炳文军惟备西北,其东南无备。上率三骑先至东门,突入其运粮车中,擒二人问之,其南岸之营果移于北岸,由西门而营,直抵西山。]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南军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饮酒作乐之机,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耿炳文逃入真定城中,闭门固守。燕军攻城三日不克,还师北平。耿炳文率残部不到十万人在真定坚守不出,燕军攻城三天不克。 [35] 八月二十九日,燕军返回北平。顾成降燕之后,留在北平协助燕世子[[朱高炽]]守城。 <ref>[36《明通鉴》卷十二:(顾)成遂降,王遣人送北平,辅世子居守。] </ref>
* '''换帅李景隆'''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8] 。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
<p style="text-indent:2em;">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李景隆至山东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间驻扎。 [37] 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景隆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 [38] 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 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吴高怯懦,不敢应战,退保山海关。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8]
* '''燕军偷袭大宁'''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 [39] 故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故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九月二十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帝见燕军再次出动,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令驸马都尉[[梅殷]](建文帝的姑父,顾命大臣)任总兵官,镇守淮安。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初一,建文帝将迁往蒙化的朱橚(废周王)召回南京。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兵援山东。
[[File<p style="text-indent:EANmu8SOcHzTd33xTdBkJobbuIC=Krbo6CUC4zbBXGBBE1521221599073.jpg|缩略图|左 2em;">建文四年(1402年)二月初一,南军将领何福、平安[http://dingyue.ws.126.net/eANmu8SOcHzTd33xTdBkJobbuIC=Krbo6CUC4zbBXGBBE1521221599073.jpg 原图链接]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D2IGN6B0523CSKA.html 来自网易网、陈晖]]进兵济宁,盛庸进兵淮上。朱棣派兵袭击南军饷道后,二月二十一日,燕军击败徐州的出战军队,徐州自此闭城死守。 <ref>[《明通鉴》卷十三:二月,甲寅,何福、平安、陈晖军济宁,盛庸军淮上。燕师谋断饷道,遣番骑款台率十二骑前觇,至邹县,遇南师转饷卒三千人,款台大呼,驰入其阵,曰:“燕王大军至矣。”转饷卒惊溃。甲戌,燕师攻徐州,城中兵出战,败绩,闭城而守。]</ref>
[[File* '''灵壁之战'''<p style="text-indent:Fcfaaf51f3deb48f579c3c8fff1f3a292cf578ee.jpg|缩略图|左 [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fcfaaf51f3deb48f579c3c8fff1f3a292cf578ee.jpg 原图链接] 2em;">徐州坚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会,继续南下。三月初一,燕军进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抵达涡河(今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以北)。平安见到燕军一路南下,带兵来追;但三月十四日在淝河中了朱棣所设的伏兵,只得退回宿州。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e4db7414a0e634e5dd90c34 来自百度TA说]]]三月二十三日,朱棣遣将断徐州饷道,铁铉等率兵围攻,互有胜负。四月十四日,燕军进达睢水之小河,搭浮桥。次日,平安、何福领军夺桥,双方隔河僵持。数日后,南军粮尽,朱棣决定偷袭。半夜,渡河绕至敌后;但徐辉祖援兵正好赶到,四月二十二日,双方战于齐眉山(灵壁县西南三十里),南军大胜,斩燕将李斌。
<p style="text-indent:2em;">南军再次获得胜利,再加上暑热,燕军陷入窘境。四月二十三日,燕军众将要求北返,择地休整,朱棣不同意,说“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大部份人站于左侧,朱棣怒。朱能这时强力支持朱棣,表示“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坚定了燕军坚持的决心。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四月二十五日,考虑到在河边不易防守,何福移营,与平安在灵壁(一作灵璧)深沟高垒作长远之计。由于粮道被燕军阻碍,平安亲自率兵六万护卫粮草。四月二十七日,朱棣率精锐袭击平安,将其一分为二;何福全军出动救援,朱高煦也率伏兵出现,何福败走。 <ref>[《明通鉴》卷十三:丁丑,何福移营,与平安合军灵壁,深堑高垒为持久计,而粮运为燕兵所阻,不得达。时南中馈饷五万,安率马步六万护之。己卯,燕王率精锐横击,截其军为二,福空壁来援,杀燕兵数千,却之。会高煦伏兵突出,燕王还军复战,福遂败走。]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南军缺粮,何福与平安决定次日(二十九日)突围而出,在淮河取得给养,号令为三声炮响;次日,燕军攻打灵壁墙垒,进攻信号正巧也是三声炮响。于是南军以为是己方号炮,纷纷夺路而逃;燕军趁势进攻,南军全军覆没。灵壁之战就此意外结束。此战燕军生擒了陈晖、平安、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员敌将,四名内官(宦官),一百五十员朝廷大臣,获马二万余匹,降者不计其数。只有何福单骑逃走。 <ref>[《明太宗实录》卷九上:庚辰,何福等先与我军相对,深沟高垒,欲运粮实其中,为持久计。至是,军败粮乏,众心离贰,乃下令期明旦闻炮三震,即出走,约聚淮河就粮。辛巳,上命诸军攻敌营垒,而躬率诸将先登,军士蚁附而上。我军三震炮,敌众误为己炮,急趋门走,门塞不得出,营中纷扰,人马坠濠堑皆满,破其营,生擒敌将左副总兵都督陈晖、右副总兵都督平安、右参将都督马溥、都督徐真、都指挥孙成等三十七员、内官四员、礼部侍郎陈性善、大理寺丞彭典明、钦天监副刘伯完、指挥王贵等一百五十员,获马二万馀匹,降者无算,悉纵遣,欢声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何福单骑脱走。] </ref> <ref>[《明通鉴》卷十三:于是南军粮乏,乃下令,期以明日闻炮声三,即突围出,就粮于淮河。辛巳,燕师攻灵壁垒,发三炮,令军士蚁附而登。福军误以为己号,争门走,燕师乘之,人马扰乱,遂大溃。指挥宋瑄,力战死之。福单骑走免,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皆被执。] </ref> <ref>[《明鉴纲目》卷二:诸将请移驻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翌日,燕兵猝薄垒,亦发炮三。福军以为己炮也,争趋门出。燕兵乘之,遂大乱,人马坠壕堑俱满。福单骑走,安及都督陈晖、侍郎陈性善等三十七人皆被执。] </ref>灵壁之战彻底击溃了南军主力,此后燕军在长江以北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一千六百年前决定楚汉之争胜败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灵壁附近,可谓历史的巧合。 <p style="text-indent:2em;">按照齐、黄的策划,曾令辽东派兵南下欲与铁铉会师济南,但五月初一在直沽被燕军击溃。 * '''渡江进京'''[[File:Bd315c6034a85edf6b79637246540923dc5475eeEANmu8SOcHzTd33xTdBkJobbuIC=Krbo6CUC4zbBXGBBE1521221599073.jpg|缩略图|左| [httpshttp://imgsrcdingyue.ws.baidu126.comnet/baike/pic/item/bd315c6034a85edf6b79637246540923dc5475eeeANmu8SOcHzTd33xTdBkJobbuIC=Krbo6CUC4zbBXGBBE1521221599073.jpg 原图链接] [httpshttp://baikedy.baidu163.com/tashuov2/article/browsedetail/content?idDD2IGN6B0523CSKA.html 来自网易网]]]<p style=7e4db7414a0e634e5dd90c34 "text-indent:2em;">灵璧之战后,燕军向东南方向直线前进。五月初七下泗州,朱棣谒祖陵。盛庸在淮河设下防线阻碍燕军渡河,朱棣在尝试取道淮安、凤阳受阻后,遣朱能、丘福率士兵数百人绕道上游乘渔船渡河,五月初九从后方突袭盛庸,盛庸败走。燕军遂克盱眙。五月十一日,燕军向扬州方向前进,五月十七日,到达天长(扬州西北50公里)。守扬州的监察御史王彬本想抵抗,但属下反叛,趁其沐浴时绑缚之。五月十八日,扬州不战而降。 随后高邮归降。 <p style="text-indent:2em;">五月二十二日,朱允炆遣[[庆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与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地。朱棣说“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郡主无言以对,遂返。 六月初一日,燕军准备从浦子口渡江,但遇到了盛庸最后的抵抗。燕军战不利,朱棣打算议和北还。此时朱高煦引兵 援,朱棣非常高兴,说“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啊。”暗示朱高煦有机会取得储君宝座,于是朱高煦大受鼓舞,率众殊死战,击败盛庸。 随后中央军的一支水军部队降燕,<ref>[《明通鉴》卷十三:会朝廷遣都督佥事陈瑄率舟师往援,瑄叛降燕。] </ref>燕军遂于六月初三日 瓜洲渡江,并再次击败退守此地的盛庸。六月初六日,燕军至镇江,守将率城投降。 <p style="text-indent:2em;">六月初八,燕军驻扎于龙潭(距京师金陵东约30公里),朝廷大震。朱允炆徘徊殿间,召方孝孺问计。有人提议逃往内地以图兴复,方孝孺表示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应坚守待援;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可以再派大臣、在京诸王前往谈判以拖延时间。于是六月初九,派李景隆、茹瑺等见朱棣,再次谈判;朱棣表示割地无名,只要奸臣。六月初十,遣谷王朱橞(建文元年逃回京城)、安王朱楹等第三次前往谈判,无果。 六月十二日,外出募兵的大臣们仍未返回,朱允炆只得派在京诸王和武臣们守卫各门。时左都督徐增寿(徐达子,辉祖弟)谋内应,被一群文官围殴。次日(1402年7月13日),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 <p style="text-indent:2em;">燕王进入京城,文武 度TA 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 战争结果 ==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 <ref>[《明太宗实录》卷九下:乙丑,上至金川门。时诸王分守京城门,谷王橞守金川门,橞登城望。上遂按兵而入,城中军民皆具香花夹道迎拜,将士入城肃然,秋毫无犯,市不易肆,民皆按堵。] </ref> <ref>[《明通鉴》卷十三:乙丑,燕师薄金川门。时北兵驻龙潭,王虑京师完缮,勤王之师四集,乃遣刘保、华聚等领十余哨至朝阳门,觇知无备,还报燕王,遂率大队整兵前进。至则增寿果谋内应,上乃手刃之于左顺门。而是时谷王橞、李景隆已开门纳燕师,辉祖等力战,败绩。] </ref> <ref>[《明鉴纲目》卷二:棣寻进兵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帝手剑斩之。橞、景隆守金川门,登城望见棣麾盖,开门迎降。御史连楹叩马欲刺棣,被杀。都城陷。] </ref>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 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p style="text-indent:2em;">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朱棣入城后,派人找出马皇后的尸体,指认其为朱允炆,并执其手哭“傻小子,何苦如此!”。随后六月二十日,以天子礼葬朱允炆,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假象。而朱允炆的下落成为了千古迷题。据传,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之一便是搜寻建文帝的踪迹。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59295/58b4LGswAJCYmYVjcHNAo8-8jVQHbZbCRBq0_Ed556TNg-5FQLsmDRFBRbB4VVlUH71XxEc3Mc2eCg5cMdOV_tNJHSFSk-73VeSh39QZxuDW 郑和下西洋难道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网易新闻.2012-12-23]</ref>而另一路是[[胡濙]]密访江浙一带。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进入南京之后,翰林院编修杨荣迎于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点醒朱棣。次日(建文四年六月十四)起,诸王及文武群臣多次上表劝进,朱棣不允。数日后(六月十七),朱棣谒孝陵,并于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后改为成祖)。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七月初一(一说六月十八),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1400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 。
[[File:48540923dd54564e7e817968bcde9c82d0584fff.jpg|缩略图|左| [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48540923dd54564e7e817968bcde9c82d0584fff.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e4db7414a0e634e5dd90c34 来自百度TA说]]]
== 外部链接 ==
* [https://www.sohu.com/a/232848237_99905444 建文帝新政有何内容,为何成为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重要原因?]<br>
* [https://new.qq.com/omn/20190319/20190319A0ONKA.html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朱棣16年后才得到答案]<br>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0247020?from_voters_page=true 朱棣起靖难之役四年只据三郡,为何打下南京天下便归服了?]
 
== 战争影响 ==
 
* '''诛杀前臣'''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在靖难之役获胜后,向京城(今南京)军民发布公告:“固守封地的藩王因左班奸臣挑唆导致骨肉被其残害,所以不得不起兵诛杀他们,以此来扶持江山社稷和保安亲藩。今次拟定的京城奸臣,有罪者不敢赦免,无罪者不敢诛杀,如若误伤受到牵连又祸及到伤亡,绝非靖难本意。”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二十五日,朱棣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灭其族。其中方孝孺受牵连而死者共873人,充军等罪者千余人。因黄子澄受牵连的有345人。景清降后密谋行刺,事败,八月十二被杀,灭九族;后屠其家乡,谓“瓜蔓抄”。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他们的家属和亲人也被牵连,死者甚众,流放、被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惩罚的人也不少。直至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获赦免,余下的人的后代却迟至明神宗时始获赦免。在大肆诛杀之外,当月,朱棣将魏国公[[徐辉祖]]下狱,后释放并削其爵位。辉祖死后,其子嗣魏国公爵。[[黄观]]被朱棣所嫉恨,其状元的身份被革去。
 
* '''大封功臣'''
# 旧部封公2人,追封2人([[丘福]]:淇国公,世袭;朱能:成国公,世袭;张玉:追封荣国公,谥忠显;[[陈亨]]:追封泾国公,谥襄敏。)
# 旧部封侯13人,追封1人。
# 旧部封伯12人。
# 建文旧臣封公1人(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增禄,世袭。)
# 建文旧臣封侯1人([[王宁]]:永春侯,世袭;。)
# 建文旧臣封伯3人([[茹瑺]]:忠诚伯,以终本身;[[王佐]]:顺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陈瑄]]: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 '''宗室待遇变化'''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称帝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恢复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随后恢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标的兴宗庙号,重新称懿文太子;七月十二日,成祖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十一月将朱标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废为庶人,囚禁在老家凤阳 <ref>[四库全书本《明史·卷一百十八》考证:“与允熥俱召还,锢凤阳。”臣严福按:郑晓《同姓诸王传》:“允熥、允熞之废也,帝以其不能谏正惠帝罪之。]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朱棣因为反对建文帝削藩而起兵,为了争取诸王拥戴,还改变祖制给予宗室更高的品级。如按照洪武年间规定,镇国将军(郡王之子)为三品,辅国将军四品,奉国将军五品,镇国中尉六品,辅国中尉七品,奉国中尉八品。而成祖“遂加镇国将军从一品,辅国将军从二品,奉国将军从三品,镇国中尉从四品,辅国中尉从五品,奉国中尉从六品” <ref>[《宣宗复宁王书》,见王世贞《凤洲笔记》。]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然而由于朱棣自己是武装夺权的,为了保证中央政权稳固,他即位后先将诸边塞王改封于内地,然后逐渐解除诸王的兵权:永乐元年(1403年)削代王护卫及官属;永乐四年(1406年)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永乐六年(1408年)削岷王护卫及官属;永乐十年(1412年)削辽王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年)废谷王为庶人;永乐十九年(1419年)周王见势不妙,主动献还护卫。洪武朝带兵的十三位亲王,永乐朝削去了六个护卫。与此同时,大封靖难功臣,将大批有经验的武臣保留下来,加强中央政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央和诸藩的军事力量对比<ref name=M171T/>。
 
<p style="text-indent:2em;">虽然朱棣实现了朱允炆当年的目的,但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祖制;其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仍然设立了三护卫。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叛乱,再次证明亲王典兵不是办法。亲征平定叛乱后,明宣宗利用其威望,迫使绝大部份藩王交出了护卫,并从各个方面对宗室加以控制。此后,宗室与中央的矛盾逐渐由军事上对政权的威胁转变为大量增加的俸禄对中央财政的压力<ref name="M171T">[顾诚,《明代的宗室》,《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ref>。
 
* '''强化集权统治'''
<p style="text-indent:2em;">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务,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令[[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随后扩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f>[《明通鉴·卷十三》:八月,壬子,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并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 </ref>,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p style="text-indent:2em;">另一方面,由于朱棣是造反称帝的,对大臣有所猜忌,故恢复了洪武年间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开始实施明朝的特务统治。随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又设立了[[东厂]],令亲信太监掌权,加强特务统治的同时提高了宦官的地位。有明一代,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一大特点。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靖难之役时,京中宦官提供的情报帮助成祖击败惠帝,成祖即位后便改变太祖以来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一方面,明朝出现了郑和等著名的优秀宦官,下西洋宣扬国威;另一方面,由于司礼监、东厂等宦官掌权的部门地位提高,且地方镇守、监督采办等重要工作皆由宦官担任(不全为朱棣设置),埋下了日后宦官祸国的种子。
 
* '''迁都北京'''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洪武年间,北方的防务多由几位边王(如朱棣、朱权)负责,而靖难后朱棣徙诸边王于内地,导致华北防务空虚;又由于有唐朝之守外虚内、宋朝之守内虚外的教训,故在军事上,定都金陵(南京)、遥控将领守卫边界的风险很大;“天子守国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南京的建文帝影响较大,在政治上考虑,作为朱棣大本营的北平更加适合作为帝都。故考虑各种因素后,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名顺天府(与元朝大都区别);随后迁徙各地富民于北京。称北京为行在。永乐年间,迁都北京的准备一直在进行,如建北京城、建宫殿、疏通漕运等;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即紫禁城,故宫)和北京城建成,遂下令迁都,以南京作为留都 <ref>[《明史·卷六》:九月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ref>。
 
* '''割让大宁'''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宁位于辽蒙冀三省交界处,辽东—蓟州—宣府弓形的中心,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洪武十三年(1380年)收复,并建立卫所,至此废除。大宁可以作为辽东、蓟州、宣府等地的防卫前哨,并影响其防卫效果;失去大宁,从关内到辽东就只能走山海关过锦州。此后(尤其是土木之变后),蓟辽的战事不断。割大宁之事,多为后人所诟病<ref>[《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废大宁卫。古营州地。……明初,分藩置戍,所以东臂辽东,西肘宣府,使藩垣巩固,门庭无觊觎之隙也。永乐初,虽徙兴营等卫于内地,然城守犹存,三卫未敢侵秩。自土木之变,三卫益恣,辽河东西及三岔河北故地,悉为所据,蓟辽从此多事。诘尔戎兵,以陟禹迹,营州可终弃乎哉?] </ref> 。
 
* '''地区经济'''
大宁位于辽蒙冀三省交界处,辽东—蓟州—宣府弓形的中心,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洪武十三年(1380年)收复,并建立卫靖难之役涉及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反复的拉锯战使得淮河以北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朱棣登基后,减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曾为战场的省份及其它省份的赋税,以休养生息<ref>[《明太宗实录·卷十》:山东、北平、河南府州县人民有被兵不能耕种者,并免三年差税;不曾被兵者与直隶凤阳、淮安、徐州、滁州、扬州,今年秋夏税粮,尽行蠲免;其余直隶府州、山西、陕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广、两广、四川、云南,蠲免一半;其有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初一日以前拖欠一应钱粮、盐课、段匹、木植、芦柴等项及军民所养马、牛、羊等项倒死并欠孳生者,并免追陪;其弓兵不办芦柴者,优免二年。一,河南、山东、北平、淮南北流移人民,各还原籍复业,合用种子、牛具,官为给付。] </ref> 。
[[File:B0b193cdb88e41efa2634269aa2451e8.png|缩略图|左|[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3/b0b193cdb88e41efa2634269aa2451e8.pn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77427690_469046来自搜狐网]]]
== 战争评价 ==
 
*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这场战争是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削藩而引起的。
*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清代大学者、《〈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在《明史十二论》中将“靖难之役”、景泰末年的“夺门之变”以及嘉靖初年的“大礼议”称为影响明朝历史走向的“三大案”。
* “靖难之役”以后,开国功臣集团——明朝初年的“太子党”地位急剧下降。南京是开国功臣集团的巢穴,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把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更加削弱了开国功臣的影响力。伴随着开国功臣集团地位的下降,靖难功臣的影响力迅速攀升,英国公[[张家]]成了此后明朝政坛的不倒翁,长期处于最高统治集团之列。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相关视频 ==
* 5分钟了解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原因和过程,朱棣怎样成为皇帝的
<div style="clear:center">
{{#iDisplay:page/l05653igsym|740|420|qq}}
</div>
[[Category:中国明清历史事件]]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