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面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面肌又叫表情肌,系颜面的皮肌。面肌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此肌收缩时面部出现皱褶改变口裂、眼裂形状,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并参与语言和咀嚼等活动。面肌主要分布在眼、鼻、口周围,呈环状或辐射状,环状肌有关闭裂孔的作用,辐射状肌有开大裂口的作用。肌肉有额肌、颞肌、颊肌、枕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等。面肌受面神经支配,故面神经损伤出现面神经麻痹,其中周围性麻痹与中枢性麻痹表现不同。

综述

面肌包括颅顶肌、鼻肌、降鼻中隔肌、眼轮匝肌、皱眉肌、降眉肌、耳前肌、耳上肌、耳后肌、口轮匝肌、降口角肌、颏横肌、笑肌、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颏肌与颊肌;它们和颈阔肌及若干深肌都发生于舌弓的原肌块,各自接受附近血管分布,血液循环丰富,并都由面神经分支支配。面肌的发育程度人各不同,各肌之间亦带有若干融合。面肌多起自骨,止于皮肤,收缩时能开闭眼裂,开口闭口,或牵动皮肤。

颅顶肌的主要肌是左右成对枕额肌,它有两个扁的肌腹,中间由帽状腱膜结连,覆盖颅顶。枕腹起自枕骨上项线外侧2/3;额腹附于眉部皮肤,并与眼轮匝肌的肌束融合;帽状腱膜浅面借致密的皮下组织与头皮相连,深面与颅的骨膜隔以蜂窝组织。功能:提眉,使额部发生横皱纹,并使头皮前后移动。

眼轮匝肌:眼轮匝肌呈环形围绕眼裂,[1]附于内眦韧带及其附近骨面,分为三部:①睑部薄弱,位于上下睑的皮下;②眶部较发育,围绕眶缘,其外侧分的肌束常与颧小肌的肌束相连;③泪部与睑部相连,位于泪囊深面。功能:睑部轻闭睑;眶部及泪部紧闭睑,并拉紧泪筋膜从而扩张泪囊。

口轮匝肌此肌围绕口裂结构复杂,与其他面肌的肌束交错颇多。①在口角处,与颧大肌、颧小肌、笑肌、颊肌和提口角肌的肌束交错;②在上唇,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和颧小肌的肌束都掺入口轮匝肌;③在下唇,降下唇肌与颊肌的肌束亦参加此肌;④唇内有肌束由皮肤斜行至唇粘膜。功能:闭口,使唇向牙压迫,使上下唇向前凸出,从而对语言、饮水,进食、咀嚼和多种表情有重要作用。

颊肌:颊肌位于颊部粘膜外面,附着于上下颌骨牙槽部正对第三磨牙及其以后的骨面;肌束趋向口角,其上下分的肌束有交叉,并掺入口轮匝肌和上下唇的肌。功能:开口闭口时保持颊部粘膜紧张;咀嚼时,此肌与舌共同将食物推至上下牙面之间;吹气或吹奏乐器时,压迫口内气体。

部位

①颅顶肌

颅顶肌阔而薄,左右各有一块枕额肌,它由两个肌腹和中间的帽状腱膜构成。前方的肌腹位于额部皮下,称额腹;后方的肌腹位于枕部皮下,称枕腹。帽状腱膜很坚韧,连于两肌腹,并于头皮紧密结合,而与深部的骨膜则隔以疏松的结缔组织。枕腹起自枕骨,额腹止于眉部皮肤。枕腹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额腹收缩时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

②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位于眼睛周围,呈扁圆形。能使眼睛闭合。由于少量肌束附着于泪囊后面,当收缩闭眼时,可同时扩张泪囊,促使泪液经鼻泪管流向鼻腔。

③口周围肌

口周围肌位于口裂周围,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辐射状肌分别位于口唇的上、下方,能上提上唇,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向下或向外。在面颊深部有一对颊肌,此肌紧贴口腔侧壁,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还可以外拉口角。环绕口裂的环形肌称口轮匝肌,收缩时关闭口裂(闭嘴)。

④鼻肌

鼻肌不发达,为几块扁薄小肌,分布在鼻孔周围,有开大或缩小鼻孔的作用。[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