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韦国清

增加 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 [[ 广西 ]][[ 东兰县 ]] 人。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简介==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Infobox person
| 知名于 = 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br> 中央军委常委 <br>
}}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韦国清<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5618/166491/167907/9974963.html 韦国清人民网] </ref>
,1913年9月2日出生于广西东兰县东院区太平乡弄英村壮族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就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大革命失败后,他的家庭被当局摧残,担任过区农民协会副会长的父亲被杀害后,韦国清投身了革命事业。
*1928年夏参加农民自卫军,曾参加攻打东兰县城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参加[[百色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
1929年加 *1931年2月转 入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12 党。7 随部队进入中央苏区, 参加[[百色起义]],被编入 国工农红军第7军 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7月随部队进入中央苏区 *1932年在瑞金红军学校学习 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后任连长、军事教员
1932 *1934 在瑞金 初入 红军 上级指挥科 学习, 毕业 后任 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 征初期,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率部参加架设乌江浮桥、抢占金沙江皎平渡 军事教员 奔袭通安州等战斗
1934年初入 *1935年6月 一方面 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 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合后 毕业后 中共 红军大学 总支书记。长征初期,任中央红军干部团 特科 营营 团代理团 ,率部参加架设乌江浮桥、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奔袭通安州等战斗
1935年6 *1937年1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合后, 任红军 大学 教导师 特科团 代理 团长。
1937年1月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韦国清 八路 教导 总部随营学校校长,带领全校 特科团团长 生开赴山西前线办学
===抗日战争=== *1938年5月任 抗日 战争爆发后,韦国清任八路 总部随营 政大 校校 第6大队大队长。12月与何 ,带领 工、周纯 等率抗大 师生 开赴 一部东渡黄河,前往晋东南太行 西前线办学 区,参加组建抗大第一分校,先后任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
1938年5月 *1940年调 抗日 八路 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 大学第6大 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 第3支 长。12月与何长工、周纯全等率抗大师生一部东渡黄河,前往晋东南太行山区 政治委员 ,参加 组建 开辟苏北 大第一分校,先后任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 日根据地的斗争
1940 *1941 皖南事变后, 八路 新四 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 第9旅 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 旅长 参加开辟苏 率部由淮海区西返皖东 地区,进行恢复 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后兼淮北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淮北区第一地委书记、军区参谋长
1941年皖南事变后 *1943年3月在山子头战役中 任新四军 第9旅 政治委员、旅长,率部由淮海区西返皖东北地区,进行恢复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后兼淮北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淮北区第一地委书记、军区参谋长 担负主攻任务
1943年3 *1944年9 任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 山子头 师长彭雪枫牺牲后,组织西进 战役 野战司令部 率第9旅担负主 统一指挥津浦路西部队作战,经数月奋战,挫败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 任务 ,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副 *1945年协助 师长 ,在师长彭雪枫牺牲后,组织西进战役野战司令部,统一 张爱萍 指挥 津浦路西 部队 作战,经数月奋战,挫败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 ,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克[[泗阳]]、睢宁、泗县、五河、永城、灵壁、[[萧县]]等县城
1945年协助师长张爱萍指挥部队攻克[[泗阳]]、睢宁、泗县、五河、永城、灵壁、[[萧县]]等县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韦国清任新四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中共首席代表、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先后参加朝阳集、宿北、鲁南等战役。
[[File:韦国清5.jpg|缩略图|韦国清4]]
*1947年2月指挥白塔埠战役,采取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战法,歼灭国民党军第42集团军主力,活捉集团军司令郝鹏举。孟良崮战役中,率部苦战3昼夜,阻击敌两个师兵力多次进攻,保证了主攻部队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
*1948年3月任苏北兵团司令员,相继发起益林战役和涟水战役。淮海战役中,率第2纵队急行军,先敌迂回至永城东南,封闭了杜聿明集团向永城的退路。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委员。4月参加渡江战役。上海解放后,与司令员叶飞率部进军福建,发起福州战役。8月兼任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和市长。
===解放之后===*1950年,韦国清奉命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任顾问团团长。与中共中央代表陈赓在分析敌情和地形后,建议发起并参与指挥边界战役,取得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转折性胜利,使越军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
*1951年7月回国,任公安军副司令员。
*1952年10月再赴越南,参与指挥西北战役,进一步改善了越军在战场上的战略态势。1954年抱病协助指挥对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奠边府战役。
*1955年被任命为广西省长、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
*1956年回国就职。
*1958年起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
*1962年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1964、1966年分别兼任广西、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6年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在主政广西的20年中,根据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团结领导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加速广西的各项建设,使广西的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和国防、文化教育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1977年起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66年递补),第九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至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70835/174194/174540/10606912.html 韦国清同志生平人民网] </ref>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任党的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轶事典故==
===助越抗法===
*1950年元月,应胡志明的要求,中共中央决定向越南派出军事顾问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聂荣臻对韦国清担任团长职务都表示赞同。[[毛泽东]]嘱咐韦国清说:“顾问就是顾问,实际上就是参谋,出主意,想办法;不可当太上皇,不可包办代替;要和人家搞好团结,不要有大国思想”。韦国清向毛泽东表示:“主席,您放心,我一定按您的指示做,为我们党、我们国家争光。”
*1950年11月,韦国清率领军事顾问团先后帮助越方组织指挥了平原地区的红河中游战役、东北战役、宁平战役、边远山区的西北战役和老挝境内的上寮战役,重创法军。
*1953年冬至1954年春,在韦国清的指挥下,奠边府大捷,彻底粉碎了驻越法军总司令纳瓦尔的军事计划,全部解放了[[越南]]北半部国土。
===建设广西===
*1955年,韦国清当选为广西省省长时,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基本条件。从1971年起,直到1975年离开,自治区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每年均在1.2亿元以上,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2%。
发展林业是广西的优势,韦国清始提出要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绿化荒山,并保护好森林、草地;提倡割绿肥肥田,改变一些地方铲草皮积肥,破坏水土保持的陋习。南宁市的绿化,获得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称誉。
2,5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