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韦睿

增加 17,0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7b69bc12632762d068bd116da6ec08fa533dc6ec.jpg|250px|缩略图|右|[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eb33fbedc4b7453494b71efffe1e78/7b69bc12632762d068bd116da6ec08fa533dc6ec.jpg 原图链接] [https://tiebac.baidu.com/p/4177183735?red_tag=1536827528  来自百度贴吧]]]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 (442 ({{bd|442 -520年9 ||520年|9 月20日 [1] |}}<ref name="MY1">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九·梁纪五》:(普通元年八月)甲子,侍中、车骑将军永昌严侯韦睿卒。</ref> ),字怀文。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2] <ref>《梁书·卷第十二·列传第六》: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ref> 。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br>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出身三辅大姓,早年任上庸太守。南齐末年,韦睿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南梁建立后,拜廷尉,封都梁子。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小岘城。继而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br>
<p style="text-indent:2em;">天监五年(506年),与[[曹景宗]]率军于[[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取得“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 [3] <ref name="MYT">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01</ref> 。因功进爵永昌侯。官至侍中、车骑将军。
<p style="text-indent:2em;">普通元年(520年),韦睿去世,年七十九。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严”。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文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韦睿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别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韦怀文、韦虎、<br>
⟨⟨ ⟩⟩ 韦叡、永昌严侯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出生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42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世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20年9月20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 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怀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生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ain girl w 京兆郡杜陵县|-|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处时代'''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北朝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官 职'''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侍中、车骑将军|-|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爵 位'''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永昌侯,谥号: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巴啦啦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 人物话题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137671600264537&wfr=spider&for=pc 梁朝第一名将:比陈庆之厉害,击破百万大军,北魏闻风丧胆]
== 人物生平 ==
=== 望族出身 ===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的家族自西汉丞相韦贤之后,世代都是三辅地区(又称三秦)的著名族姓。韦睿的祖父[[韦玄]],为躲避作官隐居长安的南山(即终南山),拒绝太尉刘裕的征召;伯父韦祖征,在南朝刘宋末年曾任光禄勋;父亲韦祖归,官至宁远将军长史。 <br>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自少侍奉继母,以孝顺而闻名。他的伯父韦祖征屡次外任郡太守,每次出行时,韦祖征总是携韦睿赴任,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韦睿的妻兄王憕、姨弟杜恽在家乡都很有名望,韦祖征曾就此问韦睿说:“你自己认为比王憕、杜恽二人如何?”韦睿谦逊不敢回答。韦祖征说:“你的文章或许稍差点儿,学识应该说超过他们。然而要说为国效力,成就功业,那谁也比不上你。”韦睿的表兄杜幼文任梁州刺史,邀请他一同前往。梁州地方富饶,去那里作官的大多因为受贿栽跟头,韦睿虽然年轻,却以廉洁闻名。 <ref>《梁书》:睿事继母以孝闻。睿兄纂、阐,并早知名。纂、睿皆好学,阐有清操。祖征累为郡守,每携睿之职,视之如子。时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外兄杜幼文为梁州刺史,要睿俱行。梁土富饶,往者多以贿败;睿时虽幼,独用廉闻。</ref> <br>
=== 辅佐[[萧衍]] ===
<p style="text-indent:2em;">永光元年(465年),[[袁抃]]担任雍州刺史。袁抃在见到韦睿后,认为他不寻常,召他任州主簿一职。袁抃到州任后,与邓琬起兵反对宋明帝,韦睿请求外出到义成郡任职,因此免于遭祸。后经屡次升迁,他历任齐兴郡太守、雍州别驾、长水校尉、右军将军。南齐末年,朝廷多生变乱,想回故乡,就请求外出补任上庸郡太守。 <br>
<p style="text-indent:2em;">永元元年(499年)至永元二年(500年)间,太尉陈显达、护军将军崔慧景相继起兵反对东昏侯萧宝卷的统治,屡屡以重兵逼近建康(今江苏南京),建康城中人心惶恐,未有背向。雍州人士和韦睿商讨前途,韦睿说:“陈显达虽然是旧将,却不是成气候的人物;崔慧景很有经验,但懦弱不能作战。天下能成就大业的人,怕是出现在我们州里了。”于是派遣自己两个儿子与时任雍州刺史的萧衍(即后来的梁武帝)联络。等萧衍起兵,文告传到,韦睿率领本郡人伐竹造筏,兼程赶来会合,共有两千人、二百匹马。萧衍见到韦睿很高兴,抚着几案说:“前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我的大事可成了。”西台军(指南康王萧宝融麾下的萧衍等西军)攻克郢、鲁等地,平定加湖,韦睿于其中出过很多计策,都被萧衍采纳。
<p style="text-indent:2em;">天监二年(503年),改封永昌县子,再改授豫州刺史,兼历阳郡太守。<ref>《梁书》:天监二年,改封永昌,户邑如先。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ref>
=== 攻克合肥 ===
<p style="text-indent:2em;">天监四年(505年),萧衍下诏北伐,派韦睿都督众军。韦睿派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北魏小岘城,但初战失利,未能告捷。一次,韦睿领军在魏军城防栅栏外巡视,城中忽然出来数百人在门外布阵,韦睿要攻击他们,诸将都说:“我们都是轻装前来,请回去穿上盔甲再战。”韦睿说:“魏军城中有两千多人,只要闭门坚守,就足以保住城池。现在无缘无故把人开出来,这一定是一些勇悍的人,如果能击败他们,这城就不攻自破了。”大家还是犹豫不定,韦睿指着他的节杖说:“朝廷授给我这个东西,不是拿来作装饰的,韦睿的法令,不可违犯。”于是挥兵出击,魏军战败,韦睿趁势加紧攻城,第二天夜里,小岘城就被攻克。他马上向合肥进军。在此以前,右军司马胡景略进军合肥,但久攻不下。韦睿到后,考察四周山川地势,说:“我听说‘汾水可以灌平阳’,就和这里一样。”他于是就在肥水上筑堰。很快堰成水通,战船相继开到。魏军开初分筑东西两个小城,夹合肥而立,韦睿先攻这二城。不久,北魏援军杨灵胤率兵五万杀到,众人害怕抵挡不住,请韦睿奏请增兵。韦睿说:“贼兵已到城下,才又去求救兵,怎么来得及,何况我们求救,他们也会增兵,‘军队致胜在于齐心协力’,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于是迎击杨灵胤所部,将其击败,军心因此稍加安定。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每天白天接应宾客和军务,夜里处理军事文书,三更就起身点灯直到天亮,尽心安抚他的部众,常常表现得好像自己做得很不够,因此投军的人争相到他这儿来。他所到之处,营房都井井有条,馆舍和防务工事也都标准规范。<br>
<p style="text-indent:2em;">合肥攻克后,萧衍命众军进驻东陵。东陵离北魏的甓城仅有二十里之距。将要会战之际,萧衍下诏让众军班师。韦睿考虑到南梁军离魏军太近,担心被尾随袭击,于是令辎重都作前队,自己坐小车殿后,魏人慑于他的威名,只是远望着不敢逼近,军队得以完整无损地退回。从此就把豫州州治迁到合肥。<ref>《梁书》:合肥既平,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东陵去魏甓城二十里,将会战,有诏班师。去贼既近,惧为所蹑,睿悉遣辎重居前,身乘小舆殿后,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至是迁豫州于合肥。</ref><br>
=== 钟离显才 ===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自合肥直接过阴陵大泽,碰上山涧峡谷,一概马上架桥渡过。众人都怕魏军势盛,多劝韦睿慢点儿前进,韦睿说:“钟离现在已经危急得挖洞居住,背着门板去打水了。驾着车急忙赶去,还怕来不及,何况缓进呢!”十天内就赶到前线,与曹景宗合军进屯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当初,萧衍告诫景宗说:“韦睿是你家乡中的人望,你要好好尊重他。”曹景宗见到韦睿很恭敬。萧衍听到后说:“二将和睦,军队一定打胜仗。”
<p style="text-indent:2em;">韦睿在景宗营前二十里处,连夜挖掘长壕,扎上鹿角,把河洲截断形成城防,快天亮时营寨就筑起了。元英大惊,用棍子敲着地说:“怎么能够如此神速!”曹景宗怕钟离城中因危急而恐惧,便招募军士带敕令入城,让他们固守城防。军士们从河底潜水,才到达东城。城里守卫一天比一天艰苦,这时才知道有了援兵,于是人人勇气百倍。魏将杨大眼率万余骑兵来战,所向披靡。韦睿把车辆串起来连结成阵,杨大眼会合骑兵将之包围。韦睿指挥强弩二千一齐发射,洞穿魏军铠甲,杀伤很多,并一箭贯穿杨大眼右臂,迫使其撤离。次日清晨,[[元英]]亲自率兵来战,韦睿坐白木小车,手执白角如意指挥军队,一日接战几次,元英颇为畏惧其顽强。魏军夜里又来攻城,箭如雨下。韦睿的儿子韦黯请他下城去避箭,他不答应。军中惊乱,韦睿在城上厉声呵斥才安定下来。<br>
<p style="text-indent:2em;">魏人先前在邵阳洲两岸造了两座桥,树立围栅数百步,截断淮河通道。韦睿打造大舰,命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碰上淮水暴涨,韦睿立刻派他们出战,一时战舰齐发,全都逼近魏军营垒。梁军又用小船载草,灌上火油,放船来烧魏军桥梁。风急火猛,敢死之士拔除木栅,砍断桥梁,水流又急,转眼之间,桥栅全被破坏。冯道根等人都亲身搏斗厮杀,军士们奋勇作战,喊声震天动地,无人不是以一当百。魏军大败,元英脱身逃走。据称,魏军投水溺死及被斩杀者各有十余万,被俘请降的也有五万人(《南史·韦睿传》作数十万)。韦睿派人通知昌义之,昌义之悲喜交加,顾不上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喊:“又活了!又活了!”萧衍派中书郎周舍到淮河边劳军。韦睿把缴获的物资堆积在军门,周舍观看后,对韦睿说:“将军缴获的真和熊耳山一样高了啊!”韦睿因功晋爵为侯。<ref>《南史》:魏人先于邵阳洲两岸为两桥,树栅数百步,跨淮通道。睿装大舰,使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会淮水暴长,睿即遣之,斗舰竞发,皆临贼垒。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风怒火盛,敢死之士拔栅斫桥,水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尽坏。道根等皆身自搏战,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魏人大溃,元英脱身遁走。魏军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睿遣报昌义之,义之且悲且喜,不暇答,但叫曰:“更生!更生!”帝遣中书郎周舍劳军于淮上。睿积所获于军门,舍观之,谓睿曰:“君此获复与熊耳山等矣。”以功进爵为侯。</ref>
=== 隐若敌国 ===
* 天监七年(508年),韦睿改任左卫将军,不久任安西将军长史、南郡太守,加秩中二千石(太守之秩本为二千石,加中二千石是尊宠)。这时赶上司州刺史马仙琕从北边回师,被魏人追击,三关人心惶恐。朝廷下诏命韦睿率领众军增援。韦睿到安陆,把城墙增高到两丈多,又开掘大沟,建起高高的敌楼。众人都笑他胆小,韦睿说:“不对,作将军应该有胆小的时候。”此时,元英又追击马仙琕,企图一雪钟离之战大败的耻辱,听说韦睿到了才退兵,萧衍也下诏罢兵。
* 天监八年(509年),韦睿被改授为迁信武将军、江州刺史。次年,韦睿被征召入朝,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卫将军。累官左卫将军、太子詹事,不久后又加通直散骑常侍。<ref>《梁书》:九年,征员外散骑常侍、右卫将军,累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寻加通直散骑常侍。</ref>
 
=== 名将暮年 ===
* 天监十三年(514年),韦睿出任丹阳尹,其后因公事被免职。次年,改任雍州刺史。起初,韦睿在家乡起兵,有个叫阴双光的客人哭着劝阻他。等到韦睿衣锦还乡作雍州刺史时,阴双光在路边迎接。韦睿笑着对他说:“要是听了你的话,我恐怕要在路上要饭了。”仍赏给他十头耕牛。韦睿对旧友从不吝惜,士大夫七十岁以上的,多授予假板县令之职,家乡人对他十分感怀。
* 天监十五年(516年),韦睿上表请求辞官,朝廷下诏不准以示优待。又征召他入京封为护军。赐给鼓吹一部,在殿省值班。韦睿在朝中待人恭谨,从未和别人怒目对视过,萧衍也很尊敬他。
* 萧衍醉心于佛教,天下人也都感染上这种风习。韦睿自以为信守恬淡寡欲,又位居大臣,不愿与世人随波逐流,行事全与平时相同。
* 普通元年(520年),韦睿被改授为侍中、车骑将军。还未正式拜官,他便于八月二十三日(9月20日<ref name=MY1/> )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九岁。遗言薄葬,以时服装殓。萧衍当天亲临吊唁,哭得很悲痛,追赠他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严”。 <ref>《南史》:普通元年,迁侍中、车骑将军,未拜,卒于家,年七十九。遗令薄葬,敛以时服。武帝即日临哭甚恸,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严。</ref>
 
== 人物成就 ==
* 韦睿于南齐末年随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反对东昏侯萧宝卷的统治,“多建策,皆见用”,又奉命守卫郢城,保障西台军后方安定 。
* 南梁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陷小岘城 。
* 继而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斩俘一万余人 。
* 次年,与征北将军[[曹景宗]]率军于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魏军被淹死和被斩杀的各有十余万,取得“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的大捷”<ref name=MYT/> 。
 
== 个人轶事 ==
[[File:393d87fc7d014c0d832a2c7522ced634.jpg|缩略图|右|[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2/393d87fc7d014c0d832a2c7522ced634.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81216690_100233331 来自搜狐网]]]
* 韦睿知进退、明事理,不喜争强好胜,时人特别因此而称赞他。钟离之战结束后,[[昌义之]]很感激韦睿,请曹景宗一起和韦睿聚会,并出钱二十万让大家赌着玩。曹景宗掷子得“雉”赢采,韦睿慢掷也得一个“卢”的赢采,可他立即取一子翻过来,这叫违反规则,于是变成了“塞”这个输采。这次打胜仗以后,曹景宗与各将帅争先入朝报捷,只有韦睿跟在后面。 <ref>《南史》:初,邵阳之役,昌义之甚德睿,请曹景宗与睿会,因设钱二十万官赌之。景宗掷得雉,睿徐掷得卢,遽取一子反之,曰:“异事”,遂作塞。景宗时与群帅争先启之捷,睿独居后,其不尚胜率多如是,世尤以此贤之。 </ref>
* 韦睿生性慈爱,抚养兄长的遗孤比自己的儿子还尽心,历次做官所得的赏赐,都分送给亲朋故友,家无余财。后来作护军,在家闲居无事,仰慕汉代[[石建]]、[[陆贾]]的为人,于是把他们的像画在墙上供自己观赏。当时虽已年老,有空闲了还教儿孙们读书。他的第三子韦棱尤其通晓经史,当世人都称赞其博闻。韦睿经常坐着让韦棱讲说书中内容,韦睿有时对书中的发现与解说,韦棱也赶不上。<ref>《南史》:性慈爱,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使棱说书,其所发擿,棱犹弗之逮。</ref> 
== 人物评价 ==
* 韦睿 “雅有旷世之度”,待人以仁爱恩惠为本,不论在何处任职,必定有良好的政绩。统军以 为先 兵的 幕未立 帐没搭好 他便 不肯 舍。 歇息; 井灶 没有挖 成, 他也 食” 用餐。平素穿戴如同儒生,即使是临阵交锋,也经常穿宽松的官服乘车而行 一生廉洁 手执竹如意来指挥进退。《南史》称其“与裴邃俱为梁世名将 家无 财。 人莫及”, 北魏人对其颇为畏惧,称他为“韦虎”。元人胡三省称:“梁之将帅,韦睿一人而已。”明人杨慎亦称其为“六朝人才”之冠  == 史料记载 ==*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65796/bf75r1OQqJrn9pLGKapFP-46FOfXUuH1tDmwzuBIRA9yEiXXA8pAjc8K5Zg4gQ04Qr8_fC3dZyxS9qmZhlsrcs80NUP7okZNjkOMgTQ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国学导航.2014-04-22] </ref> * 《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65796/76bch4as2ylGsxpoydw3DVBriH6UtGlOUyeEB1xXnKGTpY1B64OzkWrkj8LqMayvnQjXVQjaqMsPlHYzWtTKFXtJxSpFpB1cg_iIz5w 《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国学导航.2014-04-22] </ref> * 《史传三编·卷四十六·名臣续传三》<ref>[4http://www.guoxuedashi.com/a/19571n/263225c.html 《史传三编》.国学大师.2017-12-16] </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