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韦驮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韦驮天佛教护法天神,二十四诸天之一。其直译意为“阴天”,梵名是韦驮尊天菩萨,又称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

韦驮天本为婆罗门教之神,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其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

中文名: 韦驮天

释 义: 佛教护法天神

释 义: 二十四诸天之一

释 义: 阴天

名称

总述

都源于印度神话,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密迹金刚、八大自在天或摩酰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忏法》。后代据此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庙中祭天的仪轨,依《金光明经·鬼神品》等所说,选下二十位天神,即此二十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后三位是道教神明,这显示了明以后佛道二教相互借用与融合的趋向,而前一位是天龙八部之一。

相关人物

此外佛教中另外还有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系南方增长天王所率的八大神将之一。又是护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将之首。常有人把他与韦驮天相混。

佛教护法

人物传说

相传释迦去世后,诸天神和天王商量火化遗体,收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这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说,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韦驮天见状奋起直追,刹时将罗刹鬼抓获,取回舍利,赢得诸天众王的赞扬,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

塑像特征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天一般被安置于天王殿的大肚弥勒背后,背对山门,面朝大雄宝殿。中国佛教寺院中的韦驮天形象,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装武将样,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拄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二肘间。体格魁伟,威武勇猛,面如童子,表示他不失赤子之心。

韦陀杵方向的含义: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肩负重任

韦驮尊天菩萨在多部经典中,发愿扶持佛法和学习佛法的人。如此大愿使菩萨成为佛教护法神的代表,故责任重大。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学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障难,未入圣流之前,不能对付魔事[1] 。这时,韦驮菩萨的出现,保护了四众弟子。

很多善良的人,由于过去业力的原因,出现了贫穷疾病、诸多不顺。礼拜供养韦驮菩萨,一瞻一礼,就会得到菩萨的加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