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韩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7: 行 17:
 
| 父亲  =  韩舆(韩子舆)
 
| 父亲  =  韩舆(韩子舆)
 
}}
 
}}
'''<big>韩厥</big>'''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
+
 
 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韩厥迎来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是位优秀而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
'''<big>韩厥</big>'''
 +
<p style="text-indent:2em;">  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韩厥迎来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是位优秀而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 '''基本信息''' ==
 
== '''基本信息''' ==
 本名韩厥
+
<p style="text-indent:2em;"> 本名韩厥
 别称韩献子
+
<p style="text-indent:2em;"> 别称韩献子
 字号贤之
+
<p style="text-indent:2em;"> 字号贤之
 所处时代春秋中期
+
<p style="text-indent:2em;"> 所处时代春秋中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
<p style="text-indent:2em;">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晋国
+
<p style="text-indent:2em;"> 出生地晋国
 出生时间春秋中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出生时间春秋中期
 去世时间春秋晚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去世时间春秋晚期
 主要成就一生侍奉晋国五朝国君,战国韩国奠基始祖。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主要成就一生侍奉晋国五朝国君,战国韩国奠基始祖。
 谥号献
+
<p style="text-indent:2em;"> 谥号献
 父韩舆(韩子舆)
+
<p style="text-indent:2em;"> 父韩舆(韩子舆)
 职位晋国中军将(执政)
+
<p style="text-indent:2em;"> 职位晋国中军将(执政)
  
  
行 39: 行 41:
  
 
== '''家族背景''' ==
 
== '''家族背景''' ==
 韩氏本为晋国公族,出于曲沃一宗。史载曲沃桓叔生公子万,封于韩(即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市),立韩氏,故称韩万,是为韩武子。韩万是曲沃代翼的坚决拥护者,其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的支持曲沃系。韩万之孙韩简坚决维护献公政权,没有加入桓庄之族的政治集团。后晋献公纳士蒍之谋,屠戮桓庄之族时,韩氏几乎没有受到波及。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氏本为晋国公族,出于曲沃一宗。史载曲沃桓叔生公子万,封于韩(即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市),立韩氏,故称韩万,是为韩武子。韩万是曲沃代翼的坚决拥护者,其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的支持曲沃系。韩万之孙韩简坚决维护献公政权,没有加入桓庄之族的政治集团。后晋献公纳士蒍之谋,屠戮桓庄之族时,韩氏几乎没有受到波及。
 剿灭自己的本家后,晋献公重组内阁,韩氏由是显赫。后献公薨,里克为乱,至惠公即位,韩简又拥护惠公政权。前645年,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氏的封地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韩原之战"。惠公在战前咨询韩简:秦晋交兵谁能胜?韩简毫不客气:"晋军凶多吉少。"果然晋惠公被俘虏,成为后世所称作的晋国三耻之一。
+
 剿灭自己的本家后,晋献公重组内阁,韩氏由是显赫。后献公薨,里克为乱,至惠公即位,韩简又拥护惠公政权。前645年,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p style="text-indent:2em;">  氏的封地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韩原之战"。惠公在战前咨询韩简:秦晋交兵谁能胜?韩简毫不客气:"晋军凶多吉少。"果然晋惠公被俘虏,成为后世所称作的晋国三耻之一。
 总而言之,韩氏在晋武公、晋献公、晋惠公三朝都很得势,地位较高,且为曲沃政权的积极追随者。
+
<p style="text-indent:2em;"> 总而言之,韩氏在晋武公、晋献公、晋惠公三朝都很得势,地位较高,且为曲沃政权的积极追随者。
 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大力提拔国中各大族以巩固自己的政权。此时韩简已死,儿子韩舆又资历不足,在晋文公集团眼中,韩氏又是拥护惠公政权的,存在隔阂。曾经辉煌的韩氏便在晋文公时代走向了低谷,更不幸的是韩舆早丧,儿子韩厥年幼,韩氏人丁单薄,家道中衰。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大力提拔国中各大族以巩固自己的政权。此时韩简已死,儿子韩舆又资历不足,在晋文公集团眼中,韩氏又是拥护惠公政权的,存在隔阂。曾经辉煌的韩氏便在晋文公时代走向了低谷,更不幸的是韩舆早丧,儿子韩厥年幼,韩氏人丁单薄,家道中衰。
 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从得知韩厥的幼年是如何度过的。应该可信的是晋文公、赵衰一行回国后,韩氏饱受压制,不久韩舆就在这段时间死去,抛下幼子韩厥,韩厥便被交由赵衰抚养,贵胄之后沦落成赵氏的家臣。
+
<p style="text-indent:2em;"> 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从得知韩厥的幼年是如何度过的。应该可信的是晋文公、赵衰一行回国后,韩氏饱受压制,不久韩舆就在这段时间死去,抛下幼子韩厥,韩厥便被交由赵衰抚养,贵胄之后沦落成赵氏的家臣。
 
 不幸的韩厥幸运的遇上了仁慈宽厚的赵衰,从河曲之战便已担任三军司马来看,韩氏在赵家的地位极高,就是赵衰将韩厥视若己出都不无可能。
 
 不幸的韩厥幸运的遇上了仁慈宽厚的赵衰,从河曲之战便已担任三军司马来看,韩氏在赵家的地位极高,就是赵衰将韩厥视若己出都不无可能。
 
== '''初入政坛''' ==
 
== '''初入政坛''' ==
 在史料中能找到的韩厥第一次上场就出手不凡。前615年,秦康公因为在令狐之役中被赵盾欺骗,要亲自率军攻打晋国,大权在握的赵盾也率领晋国的三军六卿悉数出征。这次晋军组合如下: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史料中能找到的韩厥第一次上场就出手不凡。前615年,秦康公因为在令狐之役中被赵盾欺骗,要亲自率军攻打晋国,大权在握的赵盾也率领晋国的三军六卿悉数出征。这次晋军组合如下:
 
 中军将 赵盾 中军佐 荀林父
 
 中军将 赵盾 中军佐 荀林父
 
 上军将 郤缺 上军佐 臾骈
 
 上军将 郤缺 上军佐 臾骈
 
 下军将 栾盾 下军佐 胥甲
 
 下军将 栾盾 下军佐 胥甲
 这次晋国出兵可以看出赵盾的权势已笼罩住整个晋国。臾骈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里的韩厥本是狐氏家臣,贾季被赵盾驱逐后,臾骈深受赵盾赏识,就这样一个没有像样政治背景的小人物,如此微末之士,竟可以在赵盾的安排下直接担任上军佐,直接超越朝中世卿栾氏(栾盾)与胥氏(胥甲),可见这时候的赵家。同样,赵穿这样一个小角色,在河曲之战中横七竖八的捣乱,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制得住他,大家害怕的自然不是赵穿而是他的哥哥赵盾。
+
<p style="text-indent:2em;"> 这次晋国出兵可以看出赵盾的权势已笼罩住整个晋国。臾骈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里的韩厥本是狐氏家臣,贾季被赵盾驱逐后,臾骈深受赵盾赏识,就这样一个没有像样政治背景的小人物,如此微末之士,竟可以在赵盾的安排下直接担任上军佐,直接超越朝中世卿栾氏(栾盾)与胥氏(胥甲),可见这时候的赵家。同样,赵穿这样一个小角色,在河曲之战中横七竖八的捣乱,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制得住他,大家害怕的自然不是赵穿而是他的哥哥赵盾。
 韩厥也不例外,他是赵衰非常欣赏的家臣,赵盾的眼光自然不比其父差。此次出征,赵盾提拔韩厥为三军司马,统管上中下三军的军法秩序,其地位仅次于六卿。这时刚刚参加工作的韩厥非常年轻,由韩厥最后告老时间是49年后的前566年来估测韩厥的出仕时间,此时的韩厥最多二十余岁,大约与赵同、赵括他们的年龄相差无几。如此年轻,又是惠公"余孽"之后,成为仅次于六卿的三军司马,没有赵盾绝不可能。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也不例外,他是赵衰非常欣赏的家臣,赵盾的眼光自然不比其父差。此次出征,赵盾提拔韩厥为三军司马,统管上中下三军的军法秩序,其地位仅次于六卿。这时刚刚参加工作的韩厥非常年轻,由韩厥最后告老时间是49年后的前566年来估测韩厥的出仕时间,此时的韩厥最多二十余岁,大约与赵同、赵括他们的年龄相差无几。如此年轻,又是惠公"余孽"之后,成为仅次于六卿的三军司马,没有赵盾绝不可能。
"新官上任一把火",赵盾的御戎驾驶着赵盾的战车在军阵中乱开,严重扰乱了部队的秩序。韩厥看见后,"来人!把驾车的给我砍了!"刀斧手立刻将肇事者逮捕,韩厥言出必行,真就把赵盾的亲信(主将的御戎多为亲信,且官衔高)给杀了。诸将都在这议论:"韩厥这小子多半完了,赵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赵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韩厥恐怕是难逃此劫了。
+
<p style="text-indent:2em;"> "新官上任一把火",赵盾的御戎驾驶着赵盾的战车在军阵中乱开,严重扰乱了部队的秩序。韩厥看见后,"来人!把驾车的给我砍了!"刀斧手立刻将肇事者逮捕,韩厥言出必行,真就把赵盾的亲信(主将的御戎多为亲信,且官衔高)给杀了。诸将都在这议论:"韩厥这小子多半完了,赵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赵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韩厥恐怕是难逃此劫了。
 赵盾来了,非但没有去怪罪韩厥,反而对韩厥的执法公正大加赞赏:"刚才是我故意让他扰乱军队秩序,看看你的反应。我是放心了。小伙子,好好干吧,以后执政晋国的人,不是你还会是谁呢?"
+
<p style="text-indent:2em;"> 赵盾来了,非但没有去怪罪韩厥,反而对韩厥的执法公正大加赞赏:"刚才是我故意让他扰乱军队秩序,看看你的反应。我是放心了。小伙子,好好干吧,以后执政晋国的人,不是你还会是谁呢?"
 韩厥公正廉明,执法不畏强权。韩厥与赵氏的关系非同一般,赵盾的亲信相信与韩厥的交往也不会差。总之,韩厥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如此高调,他不仅是一位严格执法的司马,一位能力优异的战将,更是一位忠公正直的大臣,对于日后的晋国居功至伟。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公正廉明,执法不畏强权。韩厥与赵氏的关系非同一般,赵盾的亲信相信与韩厥的交往也不会差。总之,韩厥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如此高调,他不仅是一位严格执法的司马,一位能力优异的战将,更是一位忠公正直的大臣,对于日后的晋国居功至伟。
 
== '''外战建勋''' ==     
 
== '''外战建勋''' ==     
 晋楚邲之战
+
<p style="text-indent:2em;"> 晋楚邲之战
 在赵盾权倾朝野的20年间,韩厥一直稳居三军司马一职,其执法刚正不阿,受到了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历任正卿的尊重,这样的人物担任晋国的军事法官再适合不过了。韩厥对晋国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赵盾权倾朝野的20年间,韩厥一直稳居三军司马一职,其执法刚正不阿,受到了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历任正卿的尊重,这样的人物担任晋国的军事法官再适合不过了。韩厥对晋国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前597年,正卿郤缺寿终,中军佐荀林父执政。晋国进行了人员的大面积调整以准备与楚庄王的决战,在这次六卿大夫如下:
 
 前597年,正卿郤缺寿终,中军佐荀林父执政。晋国进行了人员的大面积调整以准备与楚庄王的决战,在这次六卿大夫如下:
 
 中军将 荀林父 中军佐 先谷 中军大夫 赵括 赵婴齐
 
 中军将 荀林父 中军佐 先谷 中军大夫 赵括 赵婴齐
 
 上军将 士会 上军佐 郤克 上军大夫 巩朔 韩穿
 
 上军将 士会 上军佐 郤克 上军大夫 巩朔 韩穿
 
 下军将 赵朔 下军佐 栾书 下军大夫 荀首 赵同
 
 下军将 赵朔 下军佐 栾书 下军大夫 荀首 赵同
 韩厥与荀林父、士会、郤克等贤臣一致,对晋国的内讧忧心忡忡,建议元帅荀林父退兵。后中军佐先谷擅自带兵过河,韩厥作为三军司马急忙向荀林父要求率全军紧追先谷,晋国全军陷入被动。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与荀林父、士会、郤克等贤臣一致,对晋国的内讧忧心忡忡,建议元帅荀林父退兵。后中军佐先谷擅自带兵过河,韩厥作为三军司马急忙向荀林父要求率全军紧追先谷,晋国全军陷入被动。
 
 荀林父率全军渡河,成为了邲之战中大败的起点。但是韩厥没有责任,作为一个司马,管理全军的秩序。当遇到先谷这样连中军元帅都敢不顾的混小子,韩厥自然是没有办法的。
 
 荀林父率全军渡河,成为了邲之战中大败的起点。但是韩厥没有责任,作为一个司马,管理全军的秩序。当遇到先谷这样连中军元帅都敢不顾的混小子,韩厥自然是没有办法的。
 他能够做的就是向元帅报告,先谷违纪。这一点他及时的做到了。
+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能够做的就是向元帅报告,先谷违纪。这一点他及时的做到了。
 
 在这场晋国人的耻辱之战中,韩厥同晋国三军及其霸业一同沉默了……
 
 在这场晋国人的耻辱之战中,韩厥同晋国三军及其霸业一同沉默了……
  
 
== '''齐晋鞌之战''' ==         
 
== '''齐晋鞌之战''' ==         
 晋楚争霸,楚庄王问鼎中原,晋国人则回到了汾河谷地,作深刻的反省自查。 晋国霸业中衰,给了年轻的齐顷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他乐观的认为齐桓公的霸业又有希望了。
+
<p style="text-indent:2em;"> 晋楚争霸,楚庄王问鼎中原,晋国人则回到了汾河谷地,作深刻的反省自查。 晋国霸业中衰,给了年轻的齐顷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他乐观的认为齐桓公的霸业又有希望了。
 齐顷公在齐鲁大地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使得鲁国、卫国都不堪重负。齐顷公青年气盛,目空一切,前591年,晋国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前往朝见齐顷公,齐顷公竟然戏弄三位外臣,尤其是晋国的郤克,回去后无时无刻不在思量着报仇。半年后,晋国的正卿士会告老,郤克执政,伐齐提上日程 。
+
<p style="text-indent:2em;"> 齐顷公在齐鲁大地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使得鲁国、卫国都不堪重负。齐顷公青年气盛,目空一切,前591年,晋国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前往朝见齐顷公,齐顷公竟然戏弄三位外臣,尤其是晋国的郤克,回去后无时无刻不在思量着报仇。半年后,晋国的正卿士会告老,郤克执政,伐齐提上日程 。
 前589年,齐顷公再次向卫国、鲁国发动攻势,季孙行父与孙良夫向晋景公求救,经过了长达8年的修整,晋国已经回复了些许元气。郤克率领晋军800乘出师伐齐,大军横跨黄河扎营,这时候元帅郤克手下的一名将官违反法纪,韩厥依然是执法如山,下令将其问斩,郤克听说后,立刻前往想救下那名将官,结果来的时候韩厥已经行刑了,郤克只能叹息。这个时候郤克作为一个老道的政治家,出面为韩厥分担压力,将这名将官的首级传示众人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9年,齐顷公再次向卫国、鲁国发动攻势,季孙行父与孙良夫向晋景公求救,经过了长达8年的修整,晋国已经回复了些许元气。郤克率领晋军800乘出师伐齐,大军横跨黄河扎营,这时候元帅郤克手下的一名将官违反法纪,韩厥依然是执法如山,下令将其问斩,郤克听说后,立刻前往想救下那名将官,结果来的时候韩厥已经行刑了,郤克只能叹息。这个时候郤克作为一个老道的政治家,出面为韩厥分担压力,将这名将官的首级传示众人 。
 这只是鞌之战前的一个小插曲。15年过去了,执政从赵盾换成了郤克,韩厥仍然坚持严格执法,即便是执政大臣在军法面前也是唯韩厥是从。
+
<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只是鞌之战前的一个小插曲。15年过去了,执政从赵盾换成了郤克,韩厥仍然坚持严格执法,即便是执政大臣在军法面前也是唯韩厥是从。
 鞌之战中,齐顷公不知天高地厚,心浮气躁,被晋军击败,便想逃跑。司马韩厥窥见此景,便奋不顾身的单车冲向齐顷公,齐顷公被韩厥追逐,连放几箭射死了韩厥的御戎与车右,韩厥依然不退缩,最终俘获了齐顷公的战车,将齐顷公一行全部俘虏。爱耍小聪明的齐顷公与车右逢丑父交换身份,才将韩厥忽悠,得以仓皇逃回临淄。
+
<p style="text-indent:2em;"> 鞌之战中,齐顷公不知天高地厚,心浮气躁,被晋军击败,便想逃跑。司马韩厥窥见此景,便奋不顾身的单车冲向齐顷公,齐顷公被韩厥追逐,连放几箭射死了韩厥的御戎与车右,韩厥依然不退缩,最终俘获了齐顷公的战车,将齐顷公一行全部俘虏。爱耍小聪明的齐顷公与车右逢丑父交换身份,才将韩厥忽悠,得以仓皇逃回临淄。
 尽管没有捉住真的顷公,但仍然是大功一件,韩厥因为这次破齐,几俘齐侯使他跨越了职业生涯的最大鸿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尽管没有捉住真的顷公,但仍然是大功一件,韩厥因为这次破齐,几俘齐侯使他跨越了职业生涯的最大鸿沟。
  
 
== '''升任为卿''' ==
 
== '''升任为卿''' ==
 前588年,齐顷公来到晋国绛都朝见晋景公,席间,齐顷公盯着韩厥看。韩厥:"您还记得我?"顷公:"当然,别看你把衣服换了。"韩厥:"我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就是为了今天两国君主在这个殿堂上开怀畅饮啊!来,我敬您一杯!"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8年,齐顷公来到晋国绛都朝见晋景公,席间,齐顷公盯着韩厥看。韩厥:"您还记得我?"顷公:"当然,别看你把衣服换了。"韩厥:"我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就是为了今天两国君主在这个殿堂上开怀畅饮啊!来,我敬您一杯!"
 在会盟中,齐顷公又耍起小孩子脾气,要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虽然婉言拒绝了,但心里的虚荣心着实满足了一番。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会盟中,齐顷公又耍起小孩子脾气,要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虽然婉言拒绝了,但心里的虚荣心着实满足了一番。
 
 景公虽然没有称王,却决定要扩大晋国的军队编制,将原本的三军六卿扩编为六军十二卿,美其名曰奖励鞌之战中立下战功之臣。实际上是晋国卿族实力的膨胀,以及晋景公强烈的虚荣心。
 
 景公虽然没有称王,却决定要扩大晋国的军队编制,将原本的三军六卿扩编为六军十二卿,美其名曰奖励鞌之战中立下战功之臣。实际上是晋国卿族实力的膨胀,以及晋景公强烈的虚荣心。
 
 景公设置六军十二卿如下:
 
 景公设置六军十二卿如下:
行 83: 行 85:
 
 上军将 荀庚 上军佐 士燮 新上军将 士朔 新上军佐 韩穿
 
 上军将 荀庚 上军佐 士燮 新上军将 士朔 新上军佐 韩穿
 
 下军将 栾书 下军佐 赵同 新下军将 荀骓 新下军佐 赵旃
 
 下军将 栾书 下军佐 赵同 新下军将 荀骓 新下军佐 赵旃
 这套阵容是晋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卿士机构,在原先的六卿基础上再添三支新军,韩厥因为在作战中表现优异,被评选为新军六卿之首,算是进入了卿士行列,基本实现了质的跨越。之后韩厥勤勤恳恳,忧心为国,步步高升。
+
<p style="text-indent:2em;"> 这套阵容是晋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卿士机构,在原先的六卿基础上再添三支新军,韩厥因为在作战中表现优异,被评选为新军六卿之首,算是进入了卿士行列,基本实现了质的跨越。之后韩厥勤勤恳恳,忧心为国,步步高升。
  
 
== '''议定新都''' ==
 
== '''议定新都''' ==
 晋景公在位时期,晋国的卿族日益做大,已初现尾大不掉之时,晋景公前期霸业被楚国截取就是六卿相互倾轧的效果。随着晋景公政治资历的增长,对强族的信赖大打折扣,尤其是朝中最显赫的赵氏。赵氏为嬴姓,属东夷殷商之族的后裔,在晋国诸姬君臣看来"非我族类",本就存在民族隔阂。赵盾当政,压制姬姓,这一矛盾在其威焰下得以掩盖。赵盾死后,矛盾迅速暴露。当赵朔死后,赵同、赵括当家,二人强梁霸道,使得嬴姓与姬姓的矛盾大大激化。栾书执政后,为了发展栾氏,栾书利用职务之便,打压政敌。韩厥始终如同世外高人,对权臣的专横不屑一顾。景公对从不参与卿族内讧的韩厥欣赏有加。
+
<p style="text-indent:2em;"> 晋景公在位时期,晋国的卿族日益做大,已初现尾大不掉之时,晋景公前期霸业被楚国截取就是六卿相互倾轧的效果。随着晋景公政治资历的增长,对强族的信赖大打折扣,尤其是朝中最显赫的赵氏。赵氏为嬴姓,属东夷殷商之族的后裔,在晋国诸姬君臣看来"非我族类",本就存在民族隔阂。赵盾当政,压制姬姓,这一矛盾在其威焰下得以掩盖。赵盾死后,矛盾迅速暴露。当赵朔死后,赵同、赵括当家,二人强梁霸道,使得嬴姓与姬姓的矛盾大大激化。栾书执政后,为了发展栾氏,栾书利用职务之便,打压政敌。韩厥始终如同世外高人,对权臣的专横不屑一顾。景公对从不参与卿族内讧的韩厥欣赏有加。
 前585年春,晋景公号召群臣,决定迁都,远离这个已被赵氏势力盘根错节的绛城,新的都城安置在何处,引起了一次争论,多数臣僚提议迁都郇瑕氏(荀氏的封地,"郇"通"荀"),大家都在为灭亡赵氏做着物质准备。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5年春,晋景公号召群臣,决定迁都,远离这个已被赵氏势力盘根错节的绛城,新的都城安置在何处,引起了一次争论,多数臣僚提议迁都郇瑕氏(荀氏的封地,"郇"通"荀"),大家都在为灭亡赵氏做着物质准备。
 韩厥当时任新中军主将,同时掌管宫中的事(且为仆大夫)。虽不参与世卿斗争,却洞察出诸姬大臣的意图,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坚决反对迁都郇瑕氏。他对晋景公说道:土薄水浅,垃圾容易聚集而不好流散。那样,居民生活必定愁苦,生活愁苦则身体衰弱,很容易发生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迁都到新田(在今山西省侯马市),那里土厚水深,居住不容易生病,还有汾、浍两条河水可以及时流散污染物。并且,那里的居民顺从国家政令教导,迁到那里,子孙十代都可以安享其利。那种认为郇瑕氏物产丰富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山、泽、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如果国都过于富饶,人民生活就会变得骄佚。接近矿产,众多百姓就会纷纷设法开采获利,这样国家反而失去了专营权,朝廷财政就会紧张,晋国何以安定?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当时任新中军主将,同时掌管宫中的事(且为仆大夫)。虽不参与世卿斗争,却洞察出诸姬大臣的意图,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坚决反对迁都郇瑕氏。他对晋景公说道:土薄水浅,垃圾容易聚集而不好流散。那样,居民生活必定愁苦,生活愁苦则身体衰弱,很容易发生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迁都到新田(在今山西省侯马市),那里土厚水深,居住不容易生病,还有汾、浍两条河水可以及时流散污染物。并且,那里的居民顺从国家政令教导,迁到那里,子孙十代都可以安享其利。那种认为郇瑕氏物产丰富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山、泽、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如果国都过于富饶,人民生活就会变得骄佚。接近矿产,众多百姓就会纷纷设法开采获利,这样国家反而失去了专营权,朝廷财政就会紧张,晋国何以安定?
 
 此时的韩厥依然念及赵氏的恩情,对迁都的分析也入木三分,深得晋景公赞赏,晋景公同意迁都新田。
 
 此时的韩厥依然念及赵氏的恩情,对迁都的分析也入木三分,深得晋景公赞赏,晋景公同意迁都新田。
  
 
== '''栾书执政''' ==
 
== '''栾书执政''' ==
 前587年,执政大夫郤克猝死,临终前超拔栾书为正卿,执掌朝政与中军,栾氏一夜暴富,其后二荀(智庄子荀首与中行宣子荀庚)辅佐,与楚国又展开了新一轮对诸侯的争夺战争。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7年,执政大夫郤克猝死,临终前超拔栾书为正卿,执掌朝政与中军,栾氏一夜暴富,其后二荀(智庄子荀首与中行宣子荀庚)辅佐,与楚国又展开了新一轮对诸侯的争夺战争。
 栾书初登执政,怀揣着复兴国家霸业的理想,对下属臣僚从善如流。为了巩固自郤克以来诸卿和睦的基础,栾书经常与朝中的贤良之士交流治国心得。这时栾书联合荀首、范燮、韩厥,四个势力代表齐聚一堂,形成一个新兴智囊团。栾书党于郤氏(郤锜);荀首亲于中行氏(荀庚);范燮与士氏、巩氏(范氏是士氏的旁支)同宗,韩厥又与赵氏(赵同、赵括)肝胆相照。
+
<p style="text-indent:2em;"> 栾书初登执政,怀揣着复兴国家霸业的理想,对下属臣僚从善如流。为了巩固自郤克以来诸卿和睦的基础,栾书经常与朝中的贤良之士交流治国心得。这时栾书联合荀首、范燮、韩厥,四个势力代表齐聚一堂,形成一个新兴智囊团。栾书党于郤氏(郤锜);荀首亲于中行氏(荀庚);范燮与士氏、巩氏(范氏是士氏的旁支)同宗,韩厥又与赵氏(赵同、赵括)肝胆相照。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栾书的确具备着极强的把握全局的嗅觉与能力。其中拉拢韩厥一招,有着真知灼见。然而,赵同、赵括却没有韩厥这样的涵养,他们自以为不可一世,不仅仅无视栾书,就连韩厥的面子都不给。
+
<p style="text-indent:2em;">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栾书的确具备着极强的把握全局的嗅觉与能力。其中拉拢韩厥一招,有着真知灼见。然而,赵同、赵括却没有韩厥这样的涵养,他们自以为不可一世,不仅仅无视栾书,就连韩厥的面子都不给。
 前585年,楚国令尹子重攻打郑国。入冬后,栾书带领晋军救援郑国,在绕角与楚军相遇,子重一看对方来势汹汹,主动退却,晋军顺便进攻楚国另一个盟友蔡国。楚国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个县的楚军救蔡国,在桑隧抵御晋军。当时晋军内部发生了一次争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5年,楚国令尹子重攻打郑国。入冬后,栾书带领晋军救援郑国,在绕角与楚军相遇,子重一看对方来势汹汹,主动退却,晋军顺便进攻楚国另一个盟友蔡国。楚国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个县的楚军救蔡国,在桑隧抵御晋军。当时晋军内部发生了一次争论。
 好战派赵同、赵括主张与敌人开战,并积极向栾书请战,栾书本打算同意。但荀首、范燮、韩厥三人反对,理由是:我们这次出兵是来救郑国的,楚军避开了我们,我们才进一步前来进攻蔡国,这叫做"迁戮"。这样得寸进尺不但疲惫,而且必然激怒楚国,即便是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我们不一定就能获胜,我们以一国之力和楚国两个县作战,打赢了也胜之不武;一旦战败,反而丢脸!不如见好就收,回去算了。栾书一揣摩,觉得很有道理,下令班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 好战派赵同、赵括主张与敌人开战,并积极向栾书请战,栾书本打算同意。但荀首、范燮、韩厥三人反对,理由是:我们这次出兵是来救郑国的,楚军避开了我们,我们才进一步前来进攻蔡国,这叫做"迁戮"。这样得寸进尺不但疲惫,而且必然激怒楚国,即便是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我们不一定就能获胜,我们以一国之力和楚国两个县作战,打赢了也胜之不武;一旦战败,反而丢脸!不如见好就收,回去算了。栾书一揣摩,觉得很有道理,下令班师。
 前583年春,栾书率军进攻蔡国,进犯楚国本土,作战中俘虏了楚国大夫申骊。楚军撤退,晋国这次乘胜追击,进攻楚国的附庸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揖初。郑国军队也趁机攻打许国,围攻其都城东门,俘获颇多。当时晋国舆论认为,这次胜利是因为栾书在前年采纳了荀首、范燮、韩厥三人的良言。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3年春,栾书率军进攻蔡国,进犯楚国本土,作战中俘虏了楚国大夫申骊。楚军撤退,晋国这次乘胜追击,进攻楚国的附庸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揖初。郑国军队也趁机攻打许国,围攻其都城东门,俘获颇多。当时晋国舆论认为,这次胜利是因为栾书在前年采纳了荀首、范燮、韩厥三人的良言。
 自此,韩厥已成为晋国一位举足轻重的卿士,甚至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国策的制定、战争的攻防。
+
<p style="text-indent:2em;"> 自此,韩厥已成为晋国一位举足轻重的卿士,甚至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国策的制定、战争的攻防。
  
 
== '''下宫之难''' ==
 
== '''下宫之难''' ==
 赵盾死后,赵氏家族迅速分裂。宗主赵朔审时度势,要与当权的栾氏、荀氏靠拢;赵盾的两个异母弟赵同、赵括却要坚持赵盾的政治主张,拉拢先氏、郤氏,钳制栾氏、荀氏。
+
<p style="text-indent:2em;"> 赵盾死后,赵氏家族迅速分裂。宗主赵朔审时度势,要与当权的栾氏、荀氏靠拢;赵盾的两个异母弟赵同、赵括却要坚持赵盾的政治主张,拉拢先氏、郤氏,钳制栾氏、荀氏。
 后先氏覆灭,赵氏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好在执政的郤克与赵氏关系很铁。前590年前后,郤克执政,赵朔位居中军佐。无奈年轻的赵朔实在是命薄,不久就英年早逝了,这对赵氏家族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前588年,晋景公扩军,赵同、赵括、赵旃都进入卿士行列--家族的最后回光。
+
<p style="text-indent:2em;"> 后先氏覆灭,赵氏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好在执政的郤克与赵氏关系很铁。前590年前后,郤克执政,赵朔位居中军佐。无奈年轻的赵朔实在是命薄,不久就英年早逝了,这对赵氏家族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前588年,晋景公扩军,赵同、赵括、赵旃都进入卿士行列--家族的最后回光。
 郤克死后,栾书执政,赵同赵括依然坚持对抗栾氏与荀氏,缺少了赵朔的赵家与当权派势同水火,危机四伏。
+
<p style="text-indent:2em;"> 郤克死后,栾书执政,赵同赵括依然坚持对抗栾氏与荀氏,缺少了赵朔的赵家与当权派势同水火,危机四伏。
 前587年,赵婴齐与赵朔的遗孀赵庄姬通奸东窗事发。 赵同、赵括于第二年发配赵婴齐至齐国,已经被内乱稀释的赵家外强中干。前583年,赵庄姬突然向哥哥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将要谋反。栾书、郤锜作伪证,晋景公号召诸卿出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诸卿都想吃掉赵氏这一块肥肉,纷纷落井下石,惟独韩厥思念赵衰的养育之恩、赵盾的知遇之恩、怀念与赵同、赵括、赵穿等赵家人共度幼年,强顶住国君的压力,不惜与诸卿反目,坚持不出兵 。这就是韩厥的做人原则--"饮水思源"。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7年,赵婴齐与赵朔的遗孀赵庄姬通奸东窗事发。 赵同、赵括于第二年发配赵婴齐至齐国,已经被内乱稀释的赵家外强中干。前583年,赵庄姬突然向哥哥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将要谋反。栾书、郤锜作伪证,晋景公号召诸卿出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诸卿都想吃掉赵氏这一块肥肉,纷纷落井下石,惟独韩厥思念赵衰的养育之恩、赵盾的知遇之恩、怀念与赵同、赵括、赵穿等赵家人共度幼年,强顶住国君的压力,不惜与诸卿反目,坚持不出兵 。这就是韩厥的做人原则--"饮水思源"。
  
 
== '''力保赵孤''' ==
 
== '''力保赵孤''' ==
 下宫之难,赵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所有大宗族人被屠杀殆尽,数代以来沉积的雄厚家底玉石俱焚,其封地也被晋景公全部剥夺,交予公族羊舌氏统领。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下宫之难,赵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所有大宗族人被屠杀殆尽,数代以来沉积的雄厚家底玉石俱焚,其封地也被晋景公全部剥夺,交予公族羊舌氏统领。
 目睹了惨案后的韩厥,再也无法低调下去了,向晋景公强谏:以赵衰的功勋、以赵盾的忠诚,在晋国竟然没有继承他们爵位的后人,今后为国家做好事的人谁不害怕?三代时期的贤明君王,他们的家族都能享受几百年天赐的俸禄和爵位,难道他们的后代中就没有邪恶的人?不是的,是他们依靠着先代的功德避免了祸患。《周书》说:不敢欺负鳏夫寡妇。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发扬道德啊!
+
<p style="text-indent:2em;"> 目睹了惨案后的韩厥,再也无法低调下去了,向晋景公强谏:以赵衰的功勋、以赵盾的忠诚,在晋国竟然没有继承他们爵位的后人,今后为国家做好事的人谁不害怕?三代时期的贤明君王,他们的家族都能享受几百年天赐的俸禄和爵位,难道他们的后代中就没有邪恶的人?不是的,是他们依靠着先代的功德避免了祸患。《周书》说:不敢欺负鳏夫寡妇。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发扬道德啊!
 晋景公沉默一会,认为确实愧对赵氏先辈,想想寡妇妹妹长期住在娘家,不成体统,好在赵庄姬还为赵朔留有一子--赵武。晋景公决定以赵武为赵氏继承人,续嬴姓之嗣,并将赵氏的封邑还于赵武 。赵武尚年幼,韩厥更是对赵武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
<p style="text-indent:2em;"> 晋景公沉默一会,认为确实愧对赵氏先辈,想想寡妇妹妹长期住在娘家,不成体统,好在赵庄姬还为赵朔留有一子--赵武。晋景公决定以赵武为赵氏继承人,续嬴姓之嗣,并将赵氏的封邑还于赵武 。赵武尚年幼,韩厥更是对赵武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 '''卿位沉浮''' ==
 
== '''卿位沉浮''' ==
 前583年,赵氏灭族,荀首死去,晋景公又裁撤三支新军为一支,只剩四军八卿,位置如下: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83年,赵氏灭族,荀首死去,晋景公又裁撤三支新军为一支,只剩四军八卿,位置如下: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荀庚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荀庚
 
 上军将 士燮 上军佐 郤锜
 
 上军将 士燮 上军佐 郤锜
 
 下军将 韩厥 下军佐 荀罃
 
 下军将 韩厥 下军佐 荀罃
 
 新军将 赵旃 新军佐 郤至
 
 新军将 赵旃 新军佐 郤至
 荀首的良子荀罃首次出现在卿士行列,且与韩厥同领下军,二人同属于贤臣,成为了十几年后晋国复兴霸业的脊梁。
+
<p style="text-indent:2em;"> 荀首的良子荀罃首次出现在卿士行列,且与韩厥同领下军,二人同属于贤臣,成为了十几年后晋国复兴霸业的脊梁。
 
 前577年,中军佐荀庚死去,儿子中行偃入八正。栾书与郤锜的矛盾日益升级。
 
 前577年,中军佐荀庚死去,儿子中行偃入八正。栾书与郤锜的矛盾日益升级。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士燮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士燮
行 123: 行 125:
 
 下军将 韩厥 下军佐 荀罃
 
 下军将 韩厥 下军佐 荀罃
 
 新军将 郤犨 新军佐 郤至
 
 新军将 郤犨 新军佐 郤至
 栾书为拉拢中行氏,安排资历尚浅的中行偃佐上军,职位直接凌驾于韩厥之上。郤锜毫不示弱,又安排自己叔父郤犨将新军,形成三郤集团。而像韩厥、荀罃这样的公正派既不招惹栾书,也不会去巴结郤锜,地位难以得到提升。
+
<p style="text-indent:2em;"> 栾书为拉拢中行氏,安排资历尚浅的中行偃佐上军,职位直接凌驾于韩厥之上。郤锜毫不示弱,又安排自己叔父郤犨将新军,形成三郤集团。而像韩厥、荀罃这样的公正派既不招惹栾书,也不会去巴结郤锜,地位难以得到提升。
 
 前574年,中军佐士燮面临内乱将至,心中绝望,忧愤而亡。八卿将佐以此向前提升,士燮的儿子士匄继其父之位,为新军佐。时八卿如下:
 
 前574年,中军佐士燮面临内乱将至,心中绝望,忧愤而亡。八卿将佐以此向前提升,士燮的儿子士匄继其父之位,为新军佐。时八卿如下: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郤锜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郤锜
行 129: 行 131:
 
 下军将 荀罃 下军佐 郤犨
 
 下军将 荀罃 下军佐 郤犨
 
 新军将 郤至 新军佐 士匄
 
 新军将 郤至 新军佐 士匄
 由于鄢陵之战后,晋国的外部压力大减,大家都有着瓜分国内权益的冲动:首先,晋厉公宠幸奸逆,这些近侍大夫,都对卿士看红了眼,跃跃欲试;其次,士燮身亡,矛盾最大的栾书、郤锜都在最权威的中军任职,矛盾凸显时没有任何缓冲;再者,三郤的权势到达了鼎盛,不可一世,晋厉公又想灭掉强族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整个晋国高层的和谐都处在近乎崩溃的边缘,君权与卿权以及卿权之间的血腥斗争一触即发。
+
<p style="text-indent:2em;"> 由于鄢陵之战后,晋国的外部压力大减,大家都有着瓜分国内权益的冲动:首先,晋厉公宠幸奸逆,这些近侍大夫,都对卿士看红了眼,跃跃欲试;其次,士燮身亡,矛盾最大的栾书、郤锜都在最权威的中军任职,矛盾凸显时没有任何缓冲;再者,三郤的权势到达了鼎盛,不可一世,晋厉公又想灭掉强族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整个晋国高层的和谐都处在近乎崩溃的边缘,君权与卿权以及卿权之间的血腥斗争一触即发。
  
 
== '''怒斥乱臣''' ==
 
== '''怒斥乱臣''' ==
 终于,暴风雨来临了。晋厉公以胥童、长鱼娇为首讨伐三郤,三郤被杀,郤氏凋零。胥童又将栾书、中行偃逮捕,但晋厉公竟然释放栾、中行二卿,并命其官复原职。晋厉公大赏近侍,以胥童等人为卿。不久厉公游匠丽氏,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将厉公囚禁。
+
<p style="text-indent:2em;"> 终于,暴风雨来临了。晋厉公以胥童、长鱼娇为首讨伐三郤,三郤被杀,郤氏凋零。胥童又将栾书、中行偃逮捕,但晋厉公竟然释放栾、中行二卿,并命其官复原职。晋厉公大赏近侍,以胥童等人为卿。不久厉公游匠丽氏,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将厉公囚禁。
 
 栾、荀二人深恐遭到世人唾骂,想向天下人证明是"厉公不仁,所以栾某不义",就派人向韩厥与士匄传话:大家一起把国君给弑了。栾书意在使诸强卿共担弑君之名。士匄初涉政坛,动作不便过大,只是婉言拒绝。韩厥出于忠臣的良知,将栾书一行的罪恶行径毫不隐晦的说出来:"靠杀死国君来树立权威,这种事情我可做不出来。把权威凌驾在国君头上是不仁,事情万一失败了,就是不明智;即使得手,享受一利也必然要承担一害的,这种事情不能干。从前我被赵家抚养,赵庄姬陷害赵家,我都能顶住不出兵。俗话说:杀头老牛没人敢做主,何况你们要杀害国君呢?你们不能侍奉国君是你们的事,找我做什么呢?"这一番话将栾、荀二人回的无言以对,年轻气盛的中行偃甚至愤怒到要讨伐韩氏,幸亏栾书及时制止。
 
 栾、荀二人深恐遭到世人唾骂,想向天下人证明是"厉公不仁,所以栾某不义",就派人向韩厥与士匄传话:大家一起把国君给弑了。栾书意在使诸强卿共担弑君之名。士匄初涉政坛,动作不便过大,只是婉言拒绝。韩厥出于忠臣的良知,将栾书一行的罪恶行径毫不隐晦的说出来:"靠杀死国君来树立权威,这种事情我可做不出来。把权威凌驾在国君头上是不仁,事情万一失败了,就是不明智;即使得手,享受一利也必然要承担一害的,这种事情不能干。从前我被赵家抚养,赵庄姬陷害赵家,我都能顶住不出兵。俗话说:杀头老牛没人敢做主,何况你们要杀害国君呢?你们不能侍奉国君是你们的事,找我做什么呢?"这一番话将栾、荀二人回的无言以对,年轻气盛的中行偃甚至愤怒到要讨伐韩氏,幸亏栾书及时制止。
  
 
== '''悼公拔擢''' ==
 
== '''悼公拔擢''' ==
 尽管韩厥反对,但栾书、中行偃终究还是弑杀了晋厉公,并拥立公孙周为君,是为晋悼公。悼公上台后,就要撤除原厉公时代的诸多弊政,将晋厉公所任用的诸多近侍大夫尽行驱逐,表现出不与奸党同流合污的决心。
+
<p style="text-indent:2em;"> 尽管韩厥反对,但栾书、中行偃终究还是弑杀了晋厉公,并拥立公孙周为君,是为晋悼公。悼公上台后,就要撤除原厉公时代的诸多弊政,将晋厉公所任用的诸多近侍大夫尽行驱逐,表现出不与奸党同流合污的决心。
 晋悼公早已立下鸿鹄大志,就是要匡扶晋国霸业。要建立盖世功业,就必须有一套完全归自己统御且办事能力强、效率高的干部集团。像栾书这种才能出类拔萃却又习惯在朝中拉帮结派的阴险政客,晋悼公是肯定不愿意当他的君主。相反一心为国,又资历丰富的韩厥成为悼公政权的首选。果然,短短几个月,栾书就消失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
<p style="text-indent:2em;"> 晋悼公早已立下鸿鹄大志,就是要匡扶晋国霸业。要建立盖世功业,就必须有一套完全归自己统御且办事能力强、效率高的干部集团。像栾书这种才能出类拔萃却又习惯在朝中拉帮结派的阴险政客,晋悼公是肯定不愿意当他的君主。相反一心为国,又资历丰富的韩厥成为悼公政权的首选。果然,短短几个月,栾书就消失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从三郤被害,经厉公被弑,到悼公坐朝,栾书蒸发,长达近一年的晋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故事剧结束了。
+
<p style="text-indent:2em;"> 从三郤被害,经厉公被弑,到悼公坐朝,栾书蒸发,长达近一年的晋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故事剧结束了。
 
 前573年11月,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时晋八卿如下:
 
 前573年11月,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时晋八卿如下:
 
 中军将 韩厥 中军佐 荀偃
 
 中军将 韩厥 中军佐 荀偃
行 144: 行 146:
 
 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士鲂
 
 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士鲂
 
 新军将 魏颉 新军佐 赵武
 
 新军将 魏颉 新军佐 赵武
 韩厥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了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他日执晋政者,必此人也!"韩氏家族也因为韩厥的这次飞跃而再度升华。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了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他日执晋政者,必此人也!"韩氏家族也因为韩厥的这次飞跃而再度升华。
  
 
== '''晚年去世''' ==
 
== '''晚年去世''' ==
 
+
<p style="text-indent:2em;"> 晋悼公即位后,已年入黄昏的韩厥为报答悼公的知遇之恩,拼尽全力为晋国的复兴做着最后的冲刺。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其子韩起(韩宣子)继位为卿。此后韩氏在晋国的显赫地位始终没有衰落。
 晋悼公即位后,已年入黄昏的韩厥为报答悼公的知遇之恩,拼尽全力为晋国的复兴做着最后的冲刺。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其子韩起(韩宣子)继位为卿。此后韩氏在晋国的显赫地位始终没有衰落。
 
  
 
== '''人物评价''' ==
 
== '''人物评价''' ==
  
 韩厥一生历晋国五朝,公忠体国,作战勇猛有智;政治上头脑清醒,多远见;待人以宽,知恩图报;拒不下石,关怀遗孤;可谓一代贤臣良将。韩氏终三分晋国而有其一,厥之遗惠矣。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厥一生历晋国五朝,公忠体国,作战勇猛有智;政治上头脑清醒,多远见;待人以宽,知恩图报;拒不下石,关怀遗孤;可谓一代贤臣良将。韩氏终三分晋国而有其一,厥之遗惠矣。
  
 
== '''文献记载''' ==
 
== '''文献记载'''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国语·晋语》
 《国语·晋语》
+
<p style="text-indent:2em;"> 《史记·韩世家》
 《史记·韩世家》
 
  
 
== '''后世子孙''' ==
 
== '''后世子孙'''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66年,韩厥深感荀罃的雄才大略,宣布告老,便不再过问朝政。其长子韩无忌(韩穆子)当立为卿,韩无忌自称有疾,便将卿位让予其弟韩起。晋悼公重组内阁,时六卿将佐如下:
 前566年,韩厥深感荀罃的雄才大略,宣布告老,便不再过问朝政。其长子韩无忌(韩穆子)当立为卿,韩无忌自称有疾,便将卿位让予其弟韩起。晋悼公重组内阁,时六卿将佐如下:
 
 
 中军将 荀罃 中军佐 士匄
 
 中军将 荀罃 中军佐 士匄
 
 上军将 荀偃 上军佐 韩起
 
 上军将 荀偃 上军佐 韩起
 
 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士鲂
 
 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士鲂
 
 新军将 赵武 新军佐 魏绛
 
 新军将 赵武 新军佐 魏绛
 韩起未有任何光辉建树,却高居上军佐一职,亦是韩厥之功,晋悼公感于韩无忌让贤之贤,授命韩无忌为首席公族大夫。韩氏的地位自此显赫。
+
<p style="text-indent:2em;"> 韩起未有任何光辉建树,却高居上军佐一职,亦是韩厥之功,晋悼公感于韩无忌让贤之贤,授命韩无忌为首席公族大夫。韩氏的地位自此显赫。
 
 前560年,经晋悼公默许,韩起谦让,赵武跃居为上军将,位居韩起之上。
 
 前560年,经晋悼公默许,韩起谦让,赵武跃居为上军将,位居韩起之上。
 
 前548年,士匄崩逝,赵武执政,韩起为副,共同维护晋国乃至天下和平。若韩厥尚在,视二子(赵武、韩起。赵武,韩厥视如己出)皆成大器,也当老怀为安了。
 
 前548年,士匄崩逝,赵武执政,韩起为副,共同维护晋国乃至天下和平。若韩厥尚在,视二子(赵武、韩起。赵武,韩厥视如己出)皆成大器,也当老怀为安了。
 前541年,赵武仙逝,韩起执政。韩起利用手中职权,超拔赵武之子赵成为中军佐。韩氏、赵氏共创大业。韩起执政27年,始终以国家稳定、诸侯和睦为己任。韩起用职务之便,权分晋国,令韩氏的势力大大提升,与范氏一并成为晋国的最强的世卿大族。吴鄢陵季子、晋叔向皆预测:晋国之政必归于韩、赵、魏三家。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41年,赵武仙逝,韩起执政。韩起利用手中职权,超拔赵武之子赵成为中军佐。韩氏、赵氏共创大业。韩起执政27年,始终以国家稳定、诸侯和睦为己任。韩起用职务之便,权分晋国,令韩氏的势力大大提升,与范氏一并成为晋国的最强的世卿大族。吴鄢陵季子、晋叔向皆预测:晋国之政必归于韩、赵、魏三家。
 前525年,赵成早亡,其子赵鞅继立,韩、赵联盟后继有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25年,赵成早亡,其子赵鞅继立,韩、赵联盟后继有人。
 前514年,韩起寿终正寝,其孙韩不信(韩简子)继之,年轻的赵鞅扛起了韩赵联盟的大旗。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514年,韩起寿终正寝,其孙韩不信(韩简子)继之,年轻的赵鞅扛起了韩赵联盟的大旗。
 前497年,赵鞅与范氏、中行氏相攻,韩不信与魏侈共为赵氏请,晋定公赦赵鞅之罪。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497年,赵鞅与范氏、中行氏相攻,韩不信与魏侈共为赵氏请,晋定公赦赵鞅之罪。
 前493年,赵鞅执政,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共压智氏。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493年,赵鞅执政,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共压智氏。
 前455年,荀瑶劫持韩虎、魏驹攻伐赵无恤,三家兵围晋阳两年有余而不下,韩氏、魏氏合谋赵氏反攻智氏,荀瑶战死。三家灭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455年,荀瑶劫持韩虎、魏驹攻伐赵无恤,三家兵围晋阳两年有余而不下,韩氏、魏氏合谋赵氏反攻智氏,荀瑶战死。三家灭智。
 前425年,韩康子韩虎逝世,其子韩启章立,时三晋强盛,晋侯反朝于三家。同年,赵无恤卒,魏斯继之为执政。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425年,韩康子韩虎逝世,其子韩启章立,时三晋强盛,晋侯反朝于三家。同年,赵无恤卒,魏斯继之为执政。
 前413年,魏斯领三晋攻伐天下,拓地千里。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413年,魏斯领三晋攻伐天下,拓地千里。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魏斯、韩虔、赵籍为诸侯,三家分晋,韩氏化家为国,史称韩国。
+
<p style="text-indent:2em;">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魏斯、韩虔、赵籍为诸侯,三家分晋,韩氏化家为国,史称韩国。
  
 
== '''后世纪念''' ==
 
== '''后世纪念''' ==
 
+
<p style="text-indent:2em;"> 邯郸市丛台公园境内的七贤祠中有一塑韩厥的塑像,供后人纪念。
 邯郸市丛台公园境内的七贤祠中有一塑韩厥的塑像,供后人纪念。
 
 
== '''影视形象''' ==
 
== '''影视形象''' ==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96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张福元饰演韩厥;
1996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张福元饰演韩厥;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99年电视剧《庄姬公主》:张承好饰演韩厥;
1999年电视剧《庄姬公主》:张承好饰演韩厥;
+
<p style="text-indent:2em;"> 2010年电影《赵氏孤儿》:黄晓明饰演韩厥。
2010年电影《赵氏孤儿》:黄晓明饰演韩厥。
 

於 2019年1月22日 (二) 10:29 的修訂

韓厥
韓厥,韓獻子.jpg
原圖鏈接 http://cz.sxgov.cn/content/2014-08/04/content_4824737.htm 來自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
韓厥
出生 春秋中期不詳
逝世 春秋晚期不詳
別名 名厥 韓獻子
民族 華夏族
職業 歷史政治人物

韓厥

生卒年不詳,姬姓,韓氏,名厥,因其諡號獻,故亦稱韓獻子。他是韓武子韓萬的玄孫,韓賕伯的曾孫,韓定伯韓簡的孫子,韓輿(亦稱韓子輿)之子,春秋中期晉國卿大夫。

韓厥始為晉國趙氏家臣,後位列八卿之一,至晉悼公時,升任晉國執政,戰國時期韓國的先祖。前573年,晉悼公重組四軍八卿,晉悼公破格提拔鐵面無私的韓厥為執政大夫兼中軍元帥。韓厥迎來人生事業的巔峰,成為晉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壇混跡近40年之久的韓厥印證趙盾昔日的預言。一生侍奉晉靈公、晉成公、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五朝,是位優秀而穩健的政治家,公忠體國的賢臣,英勇善戰的驍將。

基本信息

本名韓厥

別稱韓獻子

字號賢之

所處時代春秋中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晉國

出生時間春秋中期

去世時間春秋晚期

主要成就一生侍奉晉國五朝國君,戰國韓國奠基始祖。

諡號獻

父韓輿(韓子輿)

職位晉國中軍將(執政)

人物生平

韓厥.

家族背景

韓氏本為晉國公族,出於曲沃一宗。史載曲沃桓叔生公子萬,封於韓(即韓原,今陝西省韓城市),立韓氏,故稱韓萬,是為韓武子。韓萬是曲沃代翼的堅決擁護者,其後世子孫也一如既往的支持曲沃系。韓萬之孫韓簡堅決維護獻公政權,沒有加入桓莊之族的政治集團。後晉獻公納士蒍之謀,屠戮桓莊之族時,韓氏幾乎沒有受到波及。 剿滅自己的本家後,晉獻公重組內閣,韓氏由是顯赫。後獻公薨,里克為亂,至惠公即位,韓簡又擁護惠公政權。前645年,晉惠公與秦穆公在韓

氏的封地展開了一場激戰,史稱"韓原之戰"。惠公在戰前諮詢韓簡:秦晉交兵誰能勝?韓簡毫不客氣:"晉軍凶多吉少。"果然晉惠公被俘虜,成為後世所稱作的晉國三恥之一。

總而言之,韓氏在晉武公、晉獻公、晉惠公三朝都很得勢,地位較高,且為曲沃政權的積極追隨者。

前636年,晉文公即位,大力提拔國中各大族以鞏固自己的政權。此時韓簡已死,兒子韓輿又資歷不足,在晉文公集團眼中,韓氏又是擁護惠公政權的,存在隔閡。曾經輝煌的韓氏便在晉文公時代走向了低谷,更不幸的是韓輿早喪,兒子韓厥年幼,韓氏人丁單薄,家道中衰。

由於史料的匱乏,我們無從得知韓厥的幼年是如何度過的。應該可信的是晉文公、趙衰一行回國後,韓氏飽受壓制,不久韓輿就在這段時間死去,拋下幼子韓厥,韓厥便被交由趙衰撫養,貴胄之後淪落成趙氏的家臣。 不幸的韓厥幸運的遇上了仁慈寬厚的趙衰,從河曲之戰便已擔任三軍司馬來看,韓氏在趙家的地位極高,就是趙衰將韓厥視若己出都不無可能。

初入政壇

在史料中能找到的韓厥第一次上場就出手不凡。前615年,秦康公因為在令狐之役中被趙盾欺騙,要親自率軍攻打晉國,大權在握的趙盾也率領晉國的三軍六卿悉數出征。這次晉軍組合如下: 中軍將 趙盾 中軍佐 荀林父 上軍將 郤缺 上軍佐 臾駢 下軍將 欒盾 下軍佐 胥甲

這次晉國出兵可以看出趙盾的權勢已籠罩住整個晉國。臾駢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里的韓厥本是狐氏家臣,賈季被趙盾驅逐後,臾駢深受趙盾賞識,就這樣一個沒有像樣政治背景的小人物,如此微末之士,竟可以在趙盾的安排下直接擔任上軍佐,直接超越朝中世卿欒氏(欒盾)與胥氏(胥甲),可見這時候的趙家。同樣,趙穿這樣一個小角色,在河曲之戰中橫七豎八的搗亂,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製得住他,大家害怕的自然不是趙穿而是他的哥哥趙盾。

韓厥也不例外,他是趙衰非常欣賞的家臣,趙盾的眼光自然不比其父差。此次出征,趙盾提拔韓厥為三軍司馬,統管上中下三軍的軍法秩序,其地位僅次於六卿。這時剛剛參加工作的韓厥非常年輕,由韓厥最後告老時間是49年後的前566年來估測韓厥的出仕時間,此時的韓厥最多二十餘歲,大約與趙同、趙括他們的年齡相差無幾。如此年輕,又是惠公"餘孽"之後,成為僅次於六卿的三軍司馬,沒有趙盾絕不可能。

"新官上任一把火",趙盾的御戎駕駛着趙盾的戰車在軍陣中亂開,嚴重擾亂了部隊的秩序。韓厥看見後,"來人!把駕車的給我砍了!"刀斧手立刻將肇事者逮捕,韓厥言出必行,真就把趙盾的親信(主將的御戎多為親信,且官銜高)給殺了。諸將都在這議論:"韓厥這小子多半完了,趙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趙盾……"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韓厥恐怕是難逃此劫了。

趙盾來了,非但沒有去怪罪韓厥,反而對韓厥的執法公正大加讚賞:"剛才是我故意讓他擾亂軍隊秩序,看看你的反應。我是放心了。小伙子,好好干吧,以後執政晉國的人,不是你還會是誰呢?"

韓厥公正廉明,執法不畏強權。韓厥與趙氏的關係非同一般,趙盾的親信相信與韓厥的交往也不會差。總之,韓厥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如此高調,他不僅是一位嚴格執法的司馬,一位能力優異的戰將,更是一位忠公正直的大臣,對於日後的晉國居功至偉。

外戰建勛

晉楚邲之戰

在趙盾權傾朝野的20年間,韓厥一直穩居三軍司馬一職,其執法剛正不阿,受到了趙盾、郤缺、荀林父、士會、郤克歷任正卿的尊重,這樣的人物擔任晉國的軍事法官再適合不過了。韓厥對晉國的貢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前597年,正卿郤缺壽終,中軍佐荀林父執政。晉國進行了人員的大面積調整以準備與楚莊王的決戰,在這次六卿大夫如下: 中軍將 荀林父 中軍佐 先谷 中軍大夫 趙括 趙嬰齊 上軍將 士會 上軍佐 郤克 上軍大夫 鞏朔 韓穿 下軍將 趙朔 下軍佐 欒書 下軍大夫 荀首 趙同

韓厥與荀林父、士會、郤克等賢臣一致,對晉國的內訌憂心忡忡,建議元帥荀林父退兵。後中軍佐先谷擅自帶兵過河,韓厥作為三軍司馬急忙向荀林父要求率全軍緊追先谷,晉國全軍陷入被動。 荀林父率全軍渡河,成為了邲之戰中大敗的起點。但是韓厥沒有責任,作為一個司馬,管理全軍的秩序。當遇到先谷這樣連中軍元帥都敢不顧的混小子,韓厥自然是沒有辦法的。

他能夠做的就是向元帥報告,先谷違紀。這一點他及時的做到了。 在這場晉國人的恥辱之戰中,韓厥同晉國三軍及其霸業一同沉默了……

齊晉鞌之戰

晉楚爭霸,楚莊王問鼎中原,晉國人則回到了汾河谷地,作深刻的反省自查。 晉國霸業中衰,給了年輕的齊頃公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他樂觀的認為齊桓公的霸業又有希望了。

齊頃公在齊魯大地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使得魯國、衛國都不堪重負。齊頃公青年氣盛,目空一切,前591年,晉國郤克、魯國季孫行父、衛國孫良夫前往朝見齊頃公,齊頃公竟然戲弄三位外臣,尤其是晉國的郤克,回去後無時無刻不在思量着報仇。半年後,晉國的正卿士會告老,郤克執政,伐齊提上日程 。

前589年,齊頃公再次向衛國、魯國發動攻勢,季孫行父與孫良夫向晉景公求救,經過了長達8年的修整,晉國已經回復了些許元氣。郤克率領晉軍800乘出師伐齊,大軍橫跨黃河紮營,這時候元帥郤克手下的一名將官違反法紀,韓厥依然是執法如山,下令將其問斬,郤克聽說後,立刻前往想救下那名將官,結果來的時候韓厥已經行刑了,郤克只能嘆息。這個時候郤克作為一個老道的政治家,出面為韓厥分擔壓力,將這名將官的首級傳示眾人 。

這只是鞌之戰前的一個小插曲。15年過去了,執政從趙盾換成了郤克,韓厥仍然堅持嚴格執法,即便是執政大臣在軍法面前也是唯韓厥是從。

鞌之戰中,齊頃公不知天高地厚,心浮氣躁,被晉軍擊敗,便想逃跑。司馬韓厥窺見此景,便奮不顧身的單車沖向齊頃公,齊頃公被韓厥追逐,連放幾箭射死了韓厥的御戎與車右,韓厥依然不退縮,最終俘獲了齊頃公的戰車,將齊頃公一行全部俘虜。愛耍小聰明的齊頃公與車右逢丑父交換身份,才將韓厥忽悠,得以倉皇逃回臨淄。

儘管沒有捉住真的頃公,但仍然是大功一件,韓厥因為這次破齊,幾俘齊侯使他跨越了職業生涯的最大鴻溝。

升任為卿

前588年,齊頃公來到晉國絳都朝見晉景公,席間,齊頃公盯着韓厥看。韓厥:"您還記得我?"頃公:"當然,別看你把衣服換了。"韓厥:"我在戰鬥中不怕犧牲,就是為了今天兩國君主在這個殿堂上開懷暢飲啊!來,我敬您一杯!"

在會盟中,齊頃公又耍起小孩子脾氣,要尊晉景公為王,景公雖然婉言拒絕了,但心裡的虛榮心着實滿足了一番。 景公雖然沒有稱王,卻決定要擴大晉國的軍隊編制,將原本的三軍六卿擴編為六軍十二卿,美其名曰獎勵鞌之戰中立下戰功之臣。實際上是晉國卿族實力的膨脹,以及晉景公強烈的虛榮心。 景公設置六軍十二卿如下: 中軍將 郤克 中軍佐 荀首 新中軍將 韓厥 新中軍佐 趙括 上軍將 荀庚 上軍佐 士燮 新上軍將 士朔 新上軍佐 韓穿 下軍將 欒書 下軍佐 趙同 新下軍將 荀騅 新下軍佐 趙旃

這套陣容是晉國歷史上最龐大的卿士機構,在原先的六卿基礎上再添三支新軍,韓厥因為在作戰中表現優異,被評選為新軍六卿之首,算是進入了卿士行列,基本實現了質的跨越。之後韓厥勤勤懇懇,憂心為國,步步高升。

議定新都

晉景公在位時期,晉國的卿族日益做大,已初現尾大不掉之時,晉景公前期霸業被楚國截取就是六卿相互傾軋的效果。隨着晉景公政治資歷的增長,對強族的信賴大打折扣,尤其是朝中最顯赫的趙氏。趙氏為嬴姓,屬東夷殷商之族的後裔,在晉國諸姬君臣看來"非我族類",本就存在民族隔閡。趙盾當政,壓制姬姓,這一矛盾在其威焰下得以掩蓋。趙盾死後,矛盾迅速暴露。當趙朔死後,趙同、趙括當家,二人強梁霸道,使得嬴姓與姬姓的矛盾大大激化。欒書執政後,為了發展欒氏,欒書利用職務之便,打壓政敵。韓厥始終如同世外高人,對權臣的專橫不屑一顧。景公對從不參與卿族內訌的韓厥欣賞有加。

前585年春,晉景公號召群臣,決定遷都,遠離這個已被趙氏勢力盤根錯節的絳城,新的都城安置在何處,引起了一次爭論,多數臣僚提議遷都郇瑕氏(荀氏的封地,"郇"通"荀"),大家都在為滅亡趙氏做着物質準備。

韓厥當時任新中軍主將,同時掌管宮中的事(且為仆大夫)。雖不參與世卿鬥爭,卻洞察出諸姬大臣的意圖,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堅決反對遷都郇瑕氏。他對晉景公說道:土薄水淺,垃圾容易聚集而不好流散。那樣,居民生活必定愁苦,生活愁苦則身體衰弱,很容易發生風濕腳腫的疾病。不如遷都到新田(在今山西省侯馬市),那裡土厚水深,居住不容易生病,還有汾、澮兩條河水可以及時流散污染物。並且,那裡的居民順從國家政令教導,遷到那裡,子孫十代都可以安享其利。那種認為郇瑕氏物產豐富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因為山、澤、林是國家的寶貴資源,如果國都過於富饒,人民生活就會變得驕佚。接近礦產,眾多百姓就會紛紛設法開採獲利,這樣國家反而失去了專營權,朝廷財政就會緊張,晉國何以安定? 此時的韓厥依然念及趙氏的恩情,對遷都的分析也入木三分,深得晉景公讚賞,晉景公同意遷都新田。

欒書執政

前587年,執政大夫郤克猝死,臨終前超拔欒書為正卿,執掌朝政與中軍,欒氏一夜暴富,其後二荀(智莊子荀首與中行宣子荀庚)輔佐,與楚國又展開了新一輪對諸侯的爭奪戰爭。

欒書初登執政,懷揣着復興國家霸業的理想,對下屬臣僚從善如流。為了鞏固自郤克以來諸卿和睦的基礎,欒書經常與朝中的賢良之士交流治國心得。這時欒書聯合荀首、范燮、韓厥,四個勢力代表齊聚一堂,形成一個新興智囊團。欒書黨於郤氏(郤錡);荀首親於中行氏(荀庚);范燮與士氏、鞏氏(范氏是士氏的旁支)同宗,韓厥又與趙氏(趙同、趙括)肝膽相照。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欒書的確具備着極強的把握全局的嗅覺與能力。其中拉攏韓厥一招,有着真知灼見。然而,趙同、趙括卻沒有韓厥這樣的涵養,他們自以為不可一世,不僅僅無視欒書,就連韓厥的面子都不給。

前585年,楚國令尹子重攻打鄭國。入冬後,欒書帶領晉軍救援鄭國,在繞角與楚軍相遇,子重一看對方來勢洶洶,主動退卻,晉軍順便進攻楚國另一個盟友蔡國。楚國公子申、公子成率領申、息兩個縣的楚軍救蔡國,在桑隧抵禦晉軍。當時晉軍內部發生了一次爭論。

好戰派趙同、趙括主張與敵人開戰,並積極向欒書請戰,欒書本打算同意。但荀首、范燮、韓厥三人反對,理由是:我們這次出兵是來救鄭國的,楚軍避開了我們,我們才進一步前來進攻蔡國,這叫做"遷戮"。這樣得寸進尺不但疲憊,而且必然激怒楚國,即便是真刀真槍地干一場,我們不一定就能獲勝,我們以一國之力和楚國兩個縣作戰,打贏了也勝之不武;一旦戰敗,反而丟臉!不如見好就收,回去算了。欒書一揣摩,覺得很有道理,下令班師。

前583年春,欒書率軍進攻蔡國,進犯楚國本土,作戰中俘虜了楚國大夫申驪。楚軍撤退,晉國這次乘勝追擊,進攻楚國的附庸沈國,俘獲了沈國國君揖初。鄭國軍隊也趁機攻打許國,圍攻其都城東門,俘獲頗多。當時晉國輿論認為,這次勝利是因為欒書在前年採納了荀首、范燮、韓厥三人的良言。

自此,韓厥已成為晉國一位舉足輕重的卿士,甚至其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國策的制定、戰爭的攻防。

下宮之難

趙盾死後,趙氏家族迅速分裂。宗主趙朔審時度勢,要與當權的欒氏、荀氏靠攏;趙盾的兩個異母弟趙同、趙括卻要堅持趙盾的政治主張,拉攏先氏、郤氏,鉗制欒氏、荀氏。

後先氏覆滅,趙氏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盟友。好在執政的郤克與趙氏關係很鐵。前590年前後,郤克執政,趙朔位居中軍佐。無奈年輕的趙朔實在是命薄,不久就英年早逝了,這對趙氏家族的前途蒙上了陰影。前588年,晉景公擴軍,趙同、趙括、趙旃都進入卿士行列--家族的最後回光。

郤剋死後,欒書執政,趙同趙括依然堅持對抗欒氏與荀氏,缺少了趙朔的趙家與當權派勢同水火,危機四伏。

前587年,趙嬰齊與趙朔的遺孀趙莊姬通姦東窗事發。 趙同、趙括於第二年發配趙嬰齊至齊國,已經被內亂稀釋的趙家外強中乾。前583年,趙莊姬突然向哥哥晉景公誣告趙同、趙括將要謀反。欒書、郤錡作偽證,晉景公號召諸卿出兵攻打趙氏於下宮,諸卿都想吃掉趙氏這一塊肥肉,紛紛落井下石,惟獨韓厥思念趙衰的養育之恩、趙盾的知遇之恩、懷念與趙同、趙括、趙穿等趙家人共度幼年,強頂住國君的壓力,不惜與諸卿反目,堅持不出兵 。這就是韓厥的做人原則--"飲水思源"。

力保趙孤

下宮之難,趙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所有大宗族人被屠殺殆盡,數代以來沉積的雄厚家底玉石俱焚,其封地也被晉景公全部剝奪,交予公族羊舌氏統領。

目睹了慘案後的韓厥,再也無法低調下去了,向晉景公強諫:以趙衰的功勳、以趙盾的忠誠,在晉國竟然沒有繼承他們爵位的後人,今後為國家做好事的人誰不害怕?三代時期的賢明君王,他們的家族都能享受幾百年天賜的俸祿和爵位,難道他們的後代中就沒有邪惡的人?不是的,是他們依靠着先代的功德避免了禍患。《周書》說:不敢欺負鰥夫寡婦。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發揚道德啊!

晉景公沉默一會,認為確實愧對趙氏先輩,想想寡婦妹妹長期住在娘家,不成體統,好在趙莊姬還為趙朔留有一子--趙武。晉景公決定以趙武為趙氏繼承人,續嬴姓之嗣,並將趙氏的封邑還於趙武 。趙武尚年幼,韓厥更是對趙武關懷備至,呵護有加。

卿位沉浮

前583年,趙氏滅族,荀首死去,晉景公又裁撤三支新軍為一支,只剩四軍八卿,位置如下: 中軍將 欒書 中軍佐 荀庚 上軍將 士燮 上軍佐 郤錡 下軍將 韓厥 下軍佐 荀罃 新軍將 趙旃 新軍佐 郤至

荀首的良子荀罃首次出現在卿士行列,且與韓厥同領下軍,二人同屬於賢臣,成為了十幾年後晉國復興霸業的脊樑。 前577年,中軍佐荀庚死去,兒子中行偃入八正。欒書與郤錡的矛盾日益升級。 中軍將 欒書 中軍佐 士燮 上軍將 郤錡 上軍佐 荀偃 下軍將 韓厥 下軍佐 荀罃 新軍將 郤犨 新軍佐 郤至

欒書為拉攏中行氏,安排資歷尚淺的中行偃佐上軍,職位直接凌駕於韓厥之上。郤錡毫不示弱,又安排自己叔父郤犨將新軍,形成三郤集團。而像韓厥、荀罃這樣的公正派既不招惹欒書,也不會去巴結郤錡,地位難以得到提升。 前574年,中軍佐士燮面臨內亂將至,心中絕望,憂憤而亡。八卿將佐以此向前提升,士燮的兒子士匄繼其父之位,為新軍佐。時八卿如下: 中軍將 欒書 中軍佐 郤錡 上軍將 荀偃 上軍佐 韓厥 下軍將 荀罃 下軍佐 郤犨 新軍將 郤至 新軍佐 士匄

由於鄢陵之戰後,晉國的外部壓力大減,大家都有着瓜分國內權益的衝動:首先,晉厲公寵幸奸逆,這些近侍大夫,都對卿士看紅了眼,躍躍欲試;其次,士燮身亡,矛盾最大的欒書、郤錡都在最權威的中軍任職,矛盾凸顯時沒有任何緩衝;再者,三郤的權勢到達了鼎盛,不可一世,晉厲公又想滅掉強族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整個晉國高層的和諧都處在近乎崩潰的邊緣,君權與卿權以及卿權之間的血腥鬥爭一觸即發。

怒斥亂臣

終於,暴風雨來臨了。晉厲公以胥童、長魚嬌為首討伐三郤,三郤被殺,郤氏凋零。胥童又將欒書、中行偃逮捕,但晉厲公竟然釋放欒、中行二卿,並命其官復原職。晉厲公大賞近侍,以胥童等人為卿。不久厲公游匠麗氏,欒書、中行偃發動政變,將厲公囚禁。 欒、荀二人深恐遭到世人唾罵,想向天下人證明是"厲公不仁,所以欒某不義",就派人向韓厥與士匄傳話:大家一起把國君給弒了。欒書意在使諸強卿共擔弒君之名。士匄初涉政壇,動作不便過大,只是婉言拒絕。韓厥出於忠臣的良知,將欒書一行的罪惡行徑毫不隱晦的說出來:"靠殺死國君來樹立權威,這種事情我可做不出來。把權威凌駕在國君頭上是不仁,事情萬一失敗了,就是不明智;即使得手,享受一利也必然要承擔一害的,這種事情不能幹。從前我被趙家撫養,趙莊姬陷害趙家,我都能頂住不出兵。俗話說:殺頭老牛沒人敢做主,何況你們要殺害國君呢?你們不能侍奉國君是你們的事,找我做什麼呢?"這一番話將欒、荀二人回的無言以對,年輕氣盛的中行偃甚至憤怒到要討伐韓氏,幸虧欒書及時制止。

悼公拔擢

儘管韓厥反對,但欒書、中行偃終究還是弒殺了晉厲公,並擁立公孫周為君,是為晉悼公。悼公上台後,就要撤除原厲公時代的諸多弊政,將晉厲公所任用的諸多近侍大夫盡行驅逐,表現出不與奸黨同流合污的決心。

晉悼公早已立下鴻鵠大志,就是要匡扶晉國霸業。要建立蓋世功業,就必須有一套完全歸自己統御且辦事能力強、效率高的幹部集團。像欒書這種才能出類拔萃卻又習慣在朝中拉幫結派的陰險政客,晉悼公是肯定不願意當他的君主。相反一心為國,又資歷豐富的韓厥成為悼公政權的首選。果然,短短几個月,欒書就消失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從三郤被害,經厲公被弒,到悼公坐朝,欒書蒸發,長達近一年的晉國人自編自導自演的故事劇結束了。 前573年11月,晉悼公重組四軍八卿,晉悼公破格提拔鐵面無私的韓厥為執政大夫兼中軍元帥。時晉八卿如下: 中軍將 韓厥 中軍佐 荀偃 上軍將 荀罃 上軍佐 士匄 下軍將 欒黶 下軍佐 士魴 新軍將 魏頡 新軍佐 趙武

韓厥迎來了人生事業的巔峰,成為了晉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壇混跡近40年之久的韓厥印證趙盾昔日的預言--"他日執晉政者,必此人也!"韓氏家族也因為韓厥的這次飛躍而再度升華。

晚年去世

晉悼公即位後,已年入黃昏的韓厥為報答悼公的知遇之恩,拼盡全力為晉國的復興做着最後的衝刺。晉悼公七年(前566年),韓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壇,其子韓起(韓宣子)繼位為卿。此後韓氏在晉國的顯赫地位始終沒有衰落。

人物評價

韓厥一生歷晉國五朝,公忠體國,作戰勇猛有智;政治上頭腦清醒,多遠見;待人以寬,知恩圖報;拒不下石,關懷遺孤;可謂一代賢臣良將。韓氏終三分晉國而有其一,厥之遺惠矣。

文獻記載

《國語·晉語》

《史記·韓世家》

後世子孫

前566年,韓厥深感荀罃的雄才大略,宣布告老,便不再過問朝政。其長子韓無忌(韓穆子)當立為卿,韓無忌自稱有疾,便將卿位讓予其弟韓起。晉悼公重組內閣,時六卿將佐如下: 中軍將 荀罃 中軍佐 士匄 上軍將 荀偃 上軍佐 韓起 下軍將 欒黶 下軍佐 士魴 新軍將 趙武 新軍佐 魏絳

韓起未有任何光輝建樹,卻高居上軍佐一職,亦是韓厥之功,晉悼公感於韓無忌讓賢之賢,授命韓無忌為首席公族大夫。韓氏的地位自此顯赫。 前560年,經晉悼公默許,韓起謙讓,趙武躍居為上軍將,位居韓起之上。 前548年,士匄崩逝,趙武執政,韓起為副,共同維護晉國乃至天下和平。若韓厥尚在,視二子(趙武、韓起。趙武,韓厥視如己出)皆成大器,也當老懷為安了。

前541年,趙武仙逝,韓起執政。韓起利用手中職權,超拔趙武之子趙成為中軍佐。韓氏、趙氏共創大業。韓起執政27年,始終以國家穩定、諸侯和睦為己任。韓起用職務之便,權分晉國,令韓氏的勢力大大提升,與范氏一併成為晉國的最強的世卿大族。吳鄢陵季子、晉叔向皆預測:晉國之政必歸於韓、趙、魏三家。

前525年,趙成早亡,其子趙鞅繼立,韓、趙聯盟後繼有人。

前514年,韓起壽終正寢,其孫韓不信(韓簡子)繼之,年輕的趙鞅扛起了韓趙聯盟的大旗。

前497年,趙鞅與范氏、中行氏相攻,韓不信與魏侈共為趙氏請,晉定公赦趙鞅之罪。

前493年,趙鞅執政,趙氏、韓氏、魏氏三家共壓智氏。

前455年,荀瑤劫持韓虎、魏駒攻伐趙無恤,三家兵圍晉陽兩年有餘而不下,韓氏、魏氏合謀趙氏反攻智氏,荀瑤戰死。三家滅智。

前425年,韓康子韓虎逝世,其子韓啟章立,時三晉強盛,晉侯反朝於三家。同年,趙無恤卒,魏斯繼之為執政。

前413年,魏斯領三晉攻伐天下,拓地千里。

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魏斯、韓虔、趙籍為諸侯,三家分晉,韓氏化家為國,史稱韓國。

後世紀念

邯鄲市叢台公園境內的七賢祠中有一塑韓厥的塑像,供後人紀念。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張福元飾演韓厥;

1999年電視劇《莊姬公主》:張承好飾演韓厥;

2010年電影《趙氏孤兒》:黃曉明飾演韓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