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6日 (一) 17:51 由 Tr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侯成 (三國群將)

韓暹

韓暹(?-公元197年),東漢末年將領。初為黃巾起義軍餘部白波軍將領,後受原白波軍將領的興義將軍楊奉招納,引軍前來護衛漢獻帝東歸洛陽,因功受任大將軍,領司隸校尉。此後居功自傲、擾亂朝政,獻帝為曹操接向許縣後,韓暹失勢,隨楊奉投奔袁術。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術攻打呂布,韓暹又投向呂布,助其大破袁術。同年韓暹與楊奉於呂布授意下進犯劉備,楊奉被劉備誘殺,韓暹欲出逃并州,中途為杼秋縣屯帥張宣所殺。

本 名: 韓暹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群: 漢族

去世時間: 公元197年(東漢建安二年)

主要成就: 護衛漢獻帝東歸洛陽

官 職: 大將軍、司隸校尉

人物生平

護帝歸京

公元189年(中平五年)二月,黃巾起義軍餘部郭太在白波谷起兵反抗東漢朝廷,史稱白波軍。韓暹初為白波軍手下將領,夥同楊奉、李樂、胡才等,後楊奉投靠了涼州軍閥李傕。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七月,時在長安的漢獻帝在得到把持東漢朝廷的涼州軍閥李傕和郭汜的同意下東歸舊京洛陽,將軍楊奉、董承等一併同行。行至途中李傕等反悔,合兵前來欲劫回漢獻帝。十一月,雙方在弘農郡東澗大戰,結果楊奉和董承戰敗,百官士卒死傷無數。

王師敗績,漢獻帝唯有露宿在曹陽的田野中。楊奉和董承於是假裝向李傕等人求和,暗地裡派遣使者前去河東郡招納韓暹、李樂、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韓暹等合軍成數千騎兵前來支援,幫助楊奉、董承大破李傕等,斬首數千級,獻帝車駕得以繼續東進。董承與李樂護衛左右,韓暹則與胡才、楊奉、去卑斷後保護獻帝車駕。

十二月,李傕等再一次引軍前來追趕,雙方再一次大戰,楊奉與韓暹等戰敗,百官又一次慘遭大規模的殺戮,從東澗開始四十里當中攻殺連續不斷,獻帝的車駕艱難到達陝縣,趁夜渡過了黃河。經河東郡大陽縣時,河內郡太守張楊也加入了護衛車駕的行列。行至安邑縣,獻帝派遣太僕韓融至弘農郡向李傕、郭汜等求和,局勢得以緩和。

东奔袁术

在護送獻帝期間,韓暹與楊奉、董承、張楊因相互間意見對立而變得不和。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二月,韓暹領兵進攻董承,董承走歸張楊。七月,獻帝的車駕終於輾轉進入洛陽,楊奉和張楊出屯護衛洛陽,韓暹和董承則留在京中守衛皇宮。八月,韓暹被漢獻帝拜為大將軍、司隸校尉,並得以假節鉞。

此後,韓暹居功自傲、為所欲為、擾亂朝政,董承憂慮之下秘召兗州牧曹操勤王。曹操於是入朝進貢,趁機奏報韓暹、張楊的罪過。韓暹驚懼,單騎投奔屯兵於梁縣的楊奉,但獻帝念及韓暹護衛的功勞,並沒有追究韓暹的過錯。九月,獻帝在曹操護衛下前往許縣,韓暹隨楊奉自梁縣出兵想要劫回獻帝,但沒能趕上獻帝的車駕。楊奉與韓暹於是引軍到潁川郡的定陵縣劫掠騷擾,曹操不予理睬。十月,曹操出其不意突然攻擊楊奉、韓暹位於梁縣的軍營,楊奉、韓暹失去立足之地,向東投奔袁術。

叛术归布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春,袁術自稱天子,派韓胤為使節,向盤踞徐州的呂布轉達即將稱帝的事情,同時想和呂布結成親家。呂布聽取沛相陳珪的意見,拒絕親事,並將韓胤交給了曹操。袁術聽聞大怒,便派手下大將張勳、橋蕤等人同韓暹、楊奉合兵,率領步騎數萬,分七路進攻呂布。陳珪建議拉攏楊奉與韓暹,呂布於是寫信表明聯合之意願,又答應打敗袁術之後,將軍中錢糧全部贈與。韓暹、楊奉大為高興,決定聯合呂布,在下邳攻打張勳等人,袁術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此後韓暹夥同楊奉在徐州、揚州一帶抄略為寇,並在呂布授意下前往搶掠劉備軍的軍資。不料楊奉被劉備誘殺,韓暹恐懼,想要逃亡并州,在途中被杼秋縣屯帥張宣所殺。

參考資料

1. 三國志12 韓暹 .三國在線

2.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殺郡守邢紀。丁酉,大赦天下。二月,有星孛於紫宮。黃巾余賊郭太等起於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東。

3.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傕將楊奉本白波賊帥,乃將兵救傕,於是汜眾乃退。

4.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傕、郭汜既悔令天子東,乃來救段煨,因欲劫帝而西。楊定為汜所遮,亡奔荊州。而張濟與楊奉、董承不相平,乃反合傕、汜,共追乘輿,大戰於弘農東澗。承、奉軍敗,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皆棄其婦女輜重,御物符策典籍,略無所遺。

5.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十一月庚午,李傕、郭汜等追乘輿,戰於東澗,王師敗績。

6.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壬申,幸曹陽,露次田中。楊奉、董承引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及匈奴左賢王去卑,率師奉迎,與李傕等戰,破之。

7.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承、奉乃譎傕等與連和,而密遣間使至河東,招故白波帥李樂、韓暹、胡才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並率其眾數千騎來,與承、奉共擊傕等,大破之,斬首數千級,乘輿乃得進。董承、李樂擁衛左右,胡才、楊奉、韓暹、去卑為後距。

8.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十二月庚辰,車駕乃進。李傕等復來追戰,王師大敗,殺掠宮人,少府田芬、大司農張義等皆戰歿。進幸陝,夜度河。乙亥,幸安邑。

9.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傕等復來戰,奉等大敗,死者甚於東澗。自東澗兵相連綴四十里中,方得至陝,乃結營自守。

10.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既到大陽,止於人家,然後幸李東營。百官飢餓,河內太守張楊使數千人負米貢餉。帝乃御牛車,因都安邑。河東太守王邑奉獻綿帛,悉賦公卿以下。封邑為列侯,拜胡才征東將軍,張楊為安國將軍,皆假節、開府。其壘壁群豎,競求拜職,刻印不給,至乃以錐畫之。或齎酒肉就天子燕飲。又遣太僕韓融至弘農,與傕、汜等連和。傕乃放遣公卿百官,頗歸宮人婦女,及乘輿器服。

11.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二月,韓暹攻衛將軍董承。夏六月乙未,幸聞喜。秋七月甲子,車駕至洛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己卯,謁太廟。八月辛丑,幸南宮楊安殿。癸卯,安國將軍張楊為大司馬,韓暹為大將軍,楊奉為車騎將軍。

12.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建安元年春,諸將爭權,韓暹遂攻董承,承奔張楊,楊乃使承先繕修洛宮。七月,帝還至洛陽,幸楊安殿。張楊以為己功,故因以「楊」名殿。乃謂諸將曰:「天子當與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楊當出扞外難,何事京師?」遂還野王。楊奉亦出屯梁。乃以張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領司隸校尉,皆假節鉞。暹與董承並留宿衛。

13.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暹矜功盜睢,干亂政事,董承患之,潛召兗州牧曹操。操乃詣闕貢獻,稟公卿以下,因奏韓暹、張楊之罪。暹懼誅,單騎奔楊奉。帝以暹、楊有翼車駕之功,詔一切勿問。

14.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天子之東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術,遂攻其梁屯,拔之。

15.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太祖曰:「善。」即遣使詣奉。徙大駕至許。奉由是失望,與韓暹等到定陵鈔暴。太祖不應,密往攻其梁營,降誅即定。奉、暹失眾,東降袁術。

16.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二年春,袁術自稱天子。

17.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術遣韓胤以僭號事告布,因求迎婦,布遣女隨之。沛相陳珪恐術報布成姻,則徐、楊合從,為難未已。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將軍宜與協助同策謀,共存大計。今與袁術結姻,必受不義之名,將有累卵之危矣。」布亦素怨術,而女已在塗,乃追還絕婚,執胤送許,曹操殺之。

18.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袁術怒布殺韓胤,遣其大將張勳、橋蕤等與韓暹、楊奉連勢,步騎數萬,七道攻布。布時兵有三千,馬四百匹,懼其不敵,謂陳珪曰:「今致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珪曰:「暹、奉與術,卒合之師耳。謀無素定,不能相維。子登策之,比於連雞,勢不俱棲,立可離也。」布用珪策,與暹、奉書曰:「二將軍親拔大駕,而布手殺董卓,俱立功名,當垂竹帛。今袁術造逆,宜共誅討,奈何與賊還來伐布?可因今者同力破術,為國除害,建功天下,此時不可失也。」又許破術兵,悉以軍資與之。暹、奉大喜,遂共擊勛等於下邳,大破之,生禽橋蕤,餘眾潰走,其所殺傷、墯水死者殆盡。

19. 《漢末英雄記》:布令韓暹、楊奉取劉備地麥,以為軍資。

20.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奉、暹奔袁術,遂縱暴楊、徐間。明年,左將軍劉備誘奉斬之。暹懼,走還并州,道為人所殺。

21. 《漢末英雄記》:暹失奉,勢孤,時欲走還并州,為杼秋屯帥張宣所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