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音乐的人文诠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音乐的人文诠释

研究音乐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声学音乐民族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评论、音乐欣赏、作曲法、曲式学、和声学、复调音乐、配器法、乐器等等。第一辑“学理基础反思”,所收文章均与学科理论相关。第二辑“中国音乐评析”,主要笔者参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评论的相关反映。第三辑“西方音乐解读”,不仅包括笔者在这方面的方法论研究和专题论述,也包纳一些笔者的相关随笔和译著书序。第四辑“歌剧真谛探究”,围绕歌剧这种特殊的音乐/戏剧体裁展开。

基本内容

定价:35.00元

书名:音乐的人文诠释

作者:杨燕迪 著

ISBN:10位[7806922393] 13位[9787806922392]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35.00 元

内容提要

研究音乐文化的范围很广。从纵的方面说,是古今中外音乐史的研究,通过音乐史的研究,可以了解音乐文化的源流和变迁,达到鉴往知来、鉴古知今的目的,从横的方面说,音乐文化的研究涵盖音乐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声学、音乐民族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评论、音乐欣赏、作曲法、曲式学、和声学、复调音乐、配器法、乐器等等。通过东西音乐和中外音乐的比较研究,可以过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和“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的目的。

在“人文诠释”的思想指导下,本文集选择收入笔者近十多年发表在各类刊物、杂志和报纸上的音乐文论,并按相关类型分门辑录。

第一辑“学理基础反思”,所收文章均与学科理论相关。第二辑“中国音乐评析”,主要笔者参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评论的相关反映。第三辑“西方音乐解读”,不仅包括笔者在这方面的方法论研究和专题论述,也包纳一些笔者的相关随笔和译著书序。第四辑“歌剧真谛探究”,围绕歌剧这种特殊的音乐/戏剧体裁展开。

作者简介

杨燕迪(1963- ),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历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

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 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

获奖情况:1993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 “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2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研究奖”、2000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奖)、“上海市育才奖”、2001年度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200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研究奖(2002)。

目录

钱仁康:总序

第一辑 学理基础反思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

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

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思考与建议

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

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

音乐分析的本质介定及历史回顾

音乐理解的途径:论“立意”及其实现——为庆贺钱仁康教授九十华诞而作

第二辑 中国音乐评析

寻访中国音乐之“真”——记瞿小松乐坊多媒体剧场音乐会“秋问”

评2000’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

音乐的“双城荟萃”

坚守抑或退却?——听朱践耳“第十”和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

非常时代的诗意锻造——重听田丰的交响合唱《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

“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

跨时空对话:谭盾新作《复活之旅》观后

“童谣集”:民间歌调的现代加工——评刘敦南的钢琴小品新作

我为为何聆听音乐新作?

音乐的“现代性”转型——“现代性”在二十世纪前期中西音乐文化中的体现及其反思

第三辑 西方音乐解读

第四辑 歌剧真谛探究

后记[1]

参考文献

  1. 音乐的人文诠释豆瓣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