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音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音爆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1]。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2]。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名词解释

音爆(物理现象)一般指轰声

轰声 是指飞行体在超声速飞行时产生的冲击波传到地面形成的爆炸声。飞行体在飞行时,挤压并排开前方的空气。当飞行速度超过声速时,飞行体头部在空气中形成冲击波(船首波),同时在尾部由于被排开的空气重新汇合也形成冲击波(船尾波)。船首波和船尾波一起随飞行体以相同速度前进。冲击波传到地面形成轰声时,地面的空气压力扰动的波形呈N字形,称为N形波。它是一个快速压缩,后继一个缓慢膨胀,然后紧接着另一个快速压缩的连续过程。快速压缩时超压(△P)约为48~480帕(Pa)。

飞行体在飞行时,挤压并排开前方的空气。当飞行速度超过声速时,飞行体头部在空气中形成冲击波(船首波),同时在尾部由于被排开的空气重新汇合也形成冲击波(船尾波)。船首波和船尾波一起随飞行体以相同速度前进。冲击波传到地面形成轰声时,地面的空气压力扰动的波形呈N字形,称为N形波。它是一个快速压缩,后继一个缓慢膨胀,然后紧接着另一个快速压缩的连续过程。快速压缩时超压(△P)约为48~480帕(Pa)。两个快速压缩之间的膨胀时间(△T)约为 0.05~0.30秒。轰声的基频决定于飞机的尺寸,约为 1~10赫,其频谱中有丰富的谐频。谐波的包络以每倍频程 6分贝的斜率下降。轰声的大部分能量集中于次声频范围。在超声速飞机的航线下形成一个地面轰声污染区,其宽度约80~160公里,其长度为启程机场的航向后方160公里起,至降落机场的航向前方的 160公里止。

轰声的实际强度和污染区的宽度决定于飞机的飞行高度、马赫数以及飞机的几何尺寸。当飞机在跨声速范围内加速时,通常在地面产生的超压最大,并且在飞机航线下的超压比两侧要大。大气折射和大气本身的扰动也会影响轰声。地形对轰声也有影响,不同的地形有时会引起轰声的会聚,有时则引起轰声的发散。

轰声的危害

由于轰声的压力波是突然到达地面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噪声不同,人们听到的是骤然的巨响。在N形波的波长大于60米时,人们可以听到两声巨响(船首波和船尾波),如果波长小于60米,则只能听到一个响声。轰声的突然性,会使人们受惊,并影响睡眠、交谈、休息和工作,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相关研究

关于轰声对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影响还研究得不够。实验表明,可容忍的轰声超压约为50~100帕。如每天受一次超压为90.8帕的轰声作用,与飞机飞过一次时的感觉噪声级110PNdB等值,也与30NNI(噪声次数指数)等值。据此可以计算出每天16次轰声的烦扰程度为48NNI,这是人所难以忍受的。轰声还能震碎附近的门窗玻璃,甚至引起建筑物的损坏。

防治轰声危害的措施

防治轰声危害的措施是:改进飞机空气动力性能,规定轰声的容许超压,限制超声速飞机的飞行,增加飞机飞行高度,控制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操作程序,选择适当航线使轰声远离居民区等。

参考文献